【看中國2013年06月23日訊】即便在監管機構的三條紅線框架下,中石油亦成功參股12家金融機構,掌控了金融全牌照,成為央企產融結合的非典型樣本。截至2011年底,由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責任、正常運營且金融業為非主業的央企共有177家,59家央企擁有金融子企業160家,其中財務公司60家,商業銀行6家,保險、證券、期貨共計70家,信託公司16家。有11家央企將金融業作為一個獨立的業務板塊,華潤集團和國家電網相繼成立了金融控股公司。
央企對外長期金融股權投資多達八百項,投資金額1000億,賬面價值1600億。地方商業銀行成為最重要的投資方向。除財務公司外,金融子企業在2010年營收接近400億元,淨利潤40%。央企控制的金融子企業資產總額2萬億。走得最快的中石油、國電集團、中石化、招商局、中航工業、中海油、航天科技、中化集團,這八家金融板塊佔到整個央企的60%。近年來,央企參股金融機構成一時之風氣,但國資委對控股銀行始終心存戒備,中石油控股的崑崙銀行,華潤控股的華潤銀行,成為僅存的非典型樣本。
起步參股
融資不是中石油的首要甚至重要目的。中石油無疑是擁有金融牌照最多的央企,共參股12家金融機構。2008年,中石油集團提出建成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目標,打造全方位的金融平臺更是關鍵一招。
中石油為何對參股金融機構情有獨鍾?
擺在中石油面前的有兩個問題:一是先前的積累如何進一步保值增值,二是如何應對所處行業生命週期所帶來的風險,解決方案則是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此外,央企每年都有經營業績考核指標,主要包括兩項:利潤總額和經濟附加值指標。
在中國,金融行業的牌照尚屬稀缺資源,金融業擁有天然的、遠超實業的高額利潤。
據銀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銀行業資本淨利潤率超過20%,而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淨利潤率僅為5.9%。金融機構的利潤貢獻既有利於增加利潤總額,更有利於提高經濟附加值。
中國投資諮詢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孟慶軒認為,中石油在油價不穩、市場波動的情況下,如果要成為永續的一個盈利組織,必須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有靈活快速的切換渠道。中石油進軍金融行業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和能源兩個行業具有互補性,融資不是中石油的首要甚至重要目的。石油和金融結合可以為企業發展尋求更深層次、更大範圍的跨行業協同效應。
央企涉足金融往往從設立內部財務公司開始。
1995年,中石油組建了自己的財務公司——中油財務。中油財務集中了成員單位之間的內部轉賬結算,並且在集團內部吸收成員單位的存款、發放貸款,同時還經營有價證券投資、保險代理業務等。
倚靠中石油的強大實力,管理著集團成員單位的結算、貸款、有價證券投資,中油財務公司已經成為國內資產規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強的財務公司之一。
在中油財務的資金集中管理之下,從1999年到2006年,公司有息債務從1444億下降到698億,資本負債率從40.7%下降到10.55%。
2002年之後,中石油開始參股金融機構。當年1月,中石油與義大利忠利保險公司組建了國內首家中外合資的中意人壽保險公司,雙方在新公司各佔一半股權,註冊資本為13億元。5年後,他們又組建合資財險公司,註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還是各佔50%股份。
中意人壽和中意財險的主要業務即是服務大股東中石油集團。
2005年,中意人壽一舉拿下股東中石油39萬離退休工人的200億元的團險保單。憑藉中石油的力挺,中意人壽保費2004年還是3.33億元,2005年即達到199.72億元。
在中意財險,中石油集團貢獻了接近80%的保費。因此這兩家保險公司也被業內視為中石油的自保公司。
2002年2月,中銀國際聯合包括中石油在內的五家大型國企成立中銀國際證券,其中中石油持股21%,位居第二大股東。
保險經紀公司能夠節約大量的費用,證券公司可以為企業改制上市服務,頗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第一個吃螃蟹的
央企非主業投資項目必須經國資委核准。也就是說,央企控股金融機構要先獲得國資委的批准,才能被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放行。
中石油參股銀行的源頭可以追溯到2004年第一輪銀行改革。國家電網、寶鋼集團和長江電力首開先河,以發起人身份分別擁有了建設銀行股改上市1.55%、1.55%和1.03%的股份。
當時的入股大多是財務投資,加上政府主導的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央企作為投資方只是作為長遠預期希望有較穩定的回報,並未同銀行建立對口的戰略合作關係。
中石油第一次試水參股銀行是在2007年。
當時,總資產50億的珠海商業銀行不良率已經達到53%,屬於122家城市商業銀行中的「第六類行」,急需進行重組。
中石油集團對這樁買賣很感興趣。當時,中石油已經參股保險和證券、中油財務,如果能夠藉此機會間接擁有一張銀行牌照,其大財團的架構將更加清晰。畢竟,還沒有一家央企能夠控股銀行。
雖然,中石油旗下的中郵天寶集團曾參股瀋陽商業銀行,成為該銀行的大股東之一,但並不是集團參股,對構建中石油集團金融平臺並沒有起到實質作用。
但一直以來,央行和銀監會對於央企控股銀行始終心存警惕。
央行主導處理了德隆系的問題,在其主筆的《2006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也提到,當前不宜允許產業集團直接或間接控股多家金融機構,對實現已經存在的控股金融機構的產業集團,應設立獨立金融控股公司負責控股和管理各類金融資產。
監管部門擔心,產業資本控股的銀行很容易規避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如果銀行資金直接用於大股東的項目,項目一旦出問題,將侵害到公眾的利益。而許多實體企業入股金融機構後,激進的經營行為往往導致金融業務的過度擴張。央企組建的金融平臺也極易成為市場的壟斷者,進而對原有的市場競爭結構造成破壞和妨礙競爭。
此外,儘管央企在運營財務公司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這些經驗對於運營銀行所需要的能力來講尚顯不足。這可能會導致由央企控股並負責運營的銀行的運營風險較高。
即便阻力重重,中石油依然願意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半年後,中石油集團即與珠海商業銀行達成了重組協議。原有的部分股東在珠海市國資委主導下完成了資產置換,股權回到珠海市政府手中,珠海市政府出資二十多億元,剝離珠海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然後進行增資擴股。
中石油集團向珠海商業銀行出資20億元作為資本金,另出資10億元用於處置不良資產。重組後,中石油將擁有珠海商業銀行86%的股份。
但,一樁看似雙贏的收購案卻遭到國資委的反對。
時任國資委主任的李榮融早已給央企重組劃定了「三條紅線」:不符合主業投資方向的堅決不准搞,超出自身投資能力的堅決不許搞,投資回報率太低的堅決不許搞。除了招商局集團之外,國資委旗下央企劃定的主業均未包括金融產業。
但這「三條紅線」並非不能變通,如果利用金融工具和資本市場為主業服務,同時讓金融業務在可控範圍內,加之金融業的較高投資回報率,似乎也說得通。
據接近這宗收購案審批的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國資委反對的主要原因在於,中石油與珠海商業銀行之前幾乎沒有任何的業務往來,可以說是偏離了主業。國資委也擔心珠海商業銀行的壞賬殃及中石油,從而造成一定的風險。當時銀監會極力贊成,用意不過是希望中石油能夠出手解救珠海商業銀行。
但是非主業投資項目必須經國資委核准。也就是說,央企控股金融機構要先獲得國資委的批准,才能被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放行。
中石油參股珠海商業銀行最後因為國資委不予批准以失敗告終。
千里姻緣
這是三大國有石油公司進軍金融業邁出的最激進的一步。
中石油並未停止尋找。所謂千里姻緣一線牽,很快它又有了新的目標。
2009年初,改制兩年多的克拉瑪依商業銀行有意引入戰略投資者,新疆銀監局通過了關於克拉瑪依商業銀行增資擴股的方案。
雙方幾乎是一拍即合。
克拉瑪依因油田建市,這裡處處有中石油的身影,就連政府機關也設在一處。
2007年12月,中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對新疆油田進行業務整合和重組,克拉瑪依市委即與新疆油田公司黨委為一套班子、兩個職能。新疆油田公司黨委書記任克拉瑪依市委書記;新疆油田公司總經理任克拉瑪依市長。
對中石油而言,此時的克拉瑪依商業銀行資產質量遠超過之前的珠海商業銀行,總資產38.35億,不良貸款率為1.09%,可謂是資產優良,經營穩健。
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說,克拉瑪依商業銀行與中石油早已血脈相連。當時的克拉瑪依商業銀行的主要股東包括:該市財政局持股22.91%,新疆石油管理局持股11.31%,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財政局5.59%,新疆獨子山石油化工總廠3.61%。其中,新疆石油管理局、新疆獨子山石油化工總廠均隸屬中石油集團。
這意味著,當時,克拉瑪依商業銀行14.92%的股份由中石油間接控股。此外,即便是對大股東克拉瑪依市財政局,中石油也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
而克拉瑪依市更是把金融業作為三大新興產業之首,引入中石油更被當地政府視為發展金融產業的里程碑。
時任克拉瑪依市委書記唐健極力促成中石油入股,他說:「相當於克拉瑪依又建了一個千萬噸大油田,無形中提高了克拉瑪依市的軟實力,作用不可估量。」之後,唐健也兼任崑崙銀行的董事。
就在克拉瑪依商業銀行被批准增資擴股後不久,中石油集團向國資委提交入股克拉瑪依商業銀行的申請。
據接近此次審批的人士透露:中石油在申請中提到160餘萬名職工的住房、工資、補充保險以及企業年金等急需專門的銀行進行管理。此前,中石油集團曾與中國工商銀行、海富通基金等8家企業簽訂年金管理協議,僅此一項,總額就高達200億元。
2009年3月,中石油順利拿到了國資委的批復。中石油集團投資28.1億,以現金方式獨家認購克拉瑪依市商業銀行新發行的股份。增加註冊資本20.82億,增資後註冊資本變為22.62億,中石油佔股92.01%。
當時有業內人士評價:中石油此次收購克拉瑪依商業銀行的成功是「三大國有石油公司進軍金融業邁出的最激進的一步」。
控股+發起設立
無論是低風險還是高風險,中石油已將這些金融牌照悉數收入囊中。
崑崙銀行的收購,稱得上中石油金融版圖中極為重要的時間節點,中石油做金融的思路由「參股」變為「控股」和「發起設立」。
不久後,原國資委副主任李偉到中石油調研產融結合,並召開了部分央企參加的產融結合座談會。在會上,李偉指出,產融結合是央企培育國際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這次會議被外界視為國資委對央企進行產融結合的一種肯定。從此,中石油全力奔向產融結合的主戰場,在幾個月內形成了「崑崙系」金融板塊的大發展。
同年7月,中油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寧波金港信託,控股82%,後更名崑崙信託。中石油產融結合的方向顯然得到了國資委的認可。
當時,為了治理整頓信託公司,監管部門對央企投資信託業的審批也較寬鬆,信託公司和地方政府也希望藉此機會引入實力雄厚的央企股東。
中石油巨額的企業年金不失為金融機構的試驗田。2013年5月底,海富通基金與崑崙信託聯合發行國內首只企業年金養老金產品,由海富通基金面向中石油企業年金基金定向銷售的標準化產品,主要投資崑崙信託發行的中石油管道項目單一信託。
2010年2月2日,由中石油集團和重慶機電共同發起設立的第一傢俱有大型企業集團背景的金融租賃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60億元,在全國同行業排名第二。中石油集團出資人民幣54億元,佔股90%。
2012年,中石油集團獲批成立國內第一家自保公司,總部設在新疆克拉瑪依,中石油集團與中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50億元。
中石油方面稱,由於石油行業具有高風險和專業性的特點,目前的普通商業保險不能覆蓋本公司的所有業務領域。成立自保公司是為了滿足高風險和海外項目風險管理需求,平衡商業保險支出,提升風險應對能力,確保出險後保險賠付執行效果,以及節約公司整體保費支出。但獨立董事、經濟學家陳志武投了反對票,他希望公司進一步研究其他的保險方式。
自保公司能否實現中石油的上述需求,還有待於時間檢驗。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所長趙昌文按經營風險將產融結合工具分為三類,其中期貨公司、保險經紀公司、財務公司、租賃公司屬於風險較低的產融結合工具;商業銀行、壽險公司、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信託公司是風險較高的產融結合工具;財險公司和私募基金是風險最高的產融結合工具。
無論是低風險還是高風險,中石油已將這些金融牌照悉數收入囊中。
在當前的監管框架下,國資委是中石油集團的直接監管機構,但國資委本身並非專門的金融監管部門,其監管重點為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涉及金融行業的問題,還需要一行三會來進行監管,而一行三會分業監管的模式,是否能夠有效跨行業、跨市場監管,仍令人質疑。
中石油涉足的金融業務幾乎涵蓋了金融業務的所有形態類型,對這樣一個龐雜的金融帝國,到底由誰擔當監管,主責並不明確。
来源:南方週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