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中国国务院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称,“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将年均增长达13%以上”。《规划》要求,要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
按此计算,未来5年内中国人均工资有望实现“倍增”。经过30年发展,中国是否已临近“充分就业”阶段(即所谓“刘易斯拐点”),可谓见仁见智。在劳动力从过剩向短缺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工资的确在上涨。中国加入WTO的2001年,平均年收为15.9万日元,日本为454万日元,收入差距达28.5倍。2010年,中日GDP总量逆转,中国城市地区平均年收增至45万日元,日本则降至412万日元,收入差距缩至9.2倍。2005年至2010年,中国城市地区工资增长率为13.8%,5年内工资正好增长了约一倍。不过,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79.3万日元)与北京(78.6万日元),和日本收入最低的冲绳(323万日元)、青森(338万日元)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
单纯从收入水准上看,中国已大致相当于日本的60年代,当时日本出现了“刘易斯拐点”。1960年7月,岸信介下台后,笃信凯恩斯主义的池田勇人以绝对高票当选首相,上台即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他认为,“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若劳动者工资水平没有与GDP增长比例同步增长,社会生产力与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实施收入倍增才能解决国家经济内需不足、产能过剩问题”。
在此期间,日本GDP计划目标为7.8%,实际年增长11.6%,国民收入年增长11.5%,两者基本上实现了同步增长。至1967年,日本提前翻一番,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1968年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国。从1960年到1973年,日本人均实际收入增加了两倍,失业率也维持在1.1%至1.3%左右的低水平。经济学家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一书中称,这让日本国民生活方式、社会形象、思维方式,乃至日本列岛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就像换了个国家似的。
中日两国经济结构差异巨大,不能简单照搬日本的经验,但在当下,日本在很多方面依然是一面镜子,靠近它可以看清我们自己。实践证明,当一国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条件时,国民消费与生产同步增长才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藏富于民才是根本的维稳之道。
与日本相比,中国扩张内需的潜能更大,靠薄利多销的“中国制造”换回的巨额贸易黑字将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长期的“外向型”经济并非长远之计。而且,如果经济增长和工资增长的速度不匹配会挫伤劳动者积极性,国民无法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就将无法成就“中国梦”。在经济还持续高增长阶段,尤其是财政收入、垄断性国企的收益及其内部留存富裕的情况下,进行国民收入分配改革无疑是明智之举。
当然,中国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单纯靠“收入倍增计划”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不适度控制通货膨胀,会让收入倍增的消费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从1960年代开始,日本还完善工会制度,制定了“劳动三法”(劳动关系法、劳动基准法、工会法),承认并保护“劳动三权”(团结权、协商权、争议权),在泡沫经济到来前,就基本完成了福利制度建设,积聚了抗衡此后漫长的经济停滞的力量。
根据日本的经验,中国当前急需的是包括收入分配、劳工权益保护在内的综合性配套改革,且这一系列的改革都宜早不宜迟。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