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景气周期,十年股指回到原点,是证券市场的耻辱。
围绕十年股指不上涨,形成两派意见:一派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成果斐然,股指不上涨是全球同此凉热,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与是否圈钱无关;另一派则认为股指不上涨与融资额过高密切相关,圈钱市是十年股市不上涨的罪魁。笔者支持后一种意见。
如果处于经济下行周期,通胀或者滞胀作祟,上市公司盈利乏力,股指不上升是市场现象;如果处于经济景气周期,通胀温和,上市公司账面盈利大幅上升,股指不上升,必定是财务数据或者市场制度出了大问题。
我们以道琼斯指数为例,上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滞胀周期,道琼斯指数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筑底盘整过程,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什么耻辱。周K线显示,从1970年6月5日的一周,道指收盘于700.44点,到1981年1月5日,仍在976.40点徘徊,期间经历了大幅震荡,指数反弹60%以上,又坠入了地狱。到1982年,美国经济好转,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随之而来。到2000年1月14日,道琼斯指数收盘于11722.98点,上升了14.86倍。
过去的十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背景极好:经济处于上行周期,GDP保持在9%左右的增长速度,通胀率平均水平1.8%,而广义货币发行量过去十年上升450%。无论从实体经济发展、货币发行量、财富增长速度还是上市公司盈利,中国理应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起码与1982年到1987年的美国证券市场相当。
A股市场却迎来了一轮极其古怪的过山车行情。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收盘于6124.04点。而到2011年12月27日收盘,沪指报收于2166.21点,跌23.90点,跌幅1.09%,成交仅仅374亿元;深成指报8711.55点,跌164.64点,跌幅1.85%,创年内新低,成交401.2亿元。创业板指数报727.17点,创下历史新低。
A股市场在此期间却有另类牛市。主要表现在数量、规模与市值上。2001年6月14日,A股市场上市公司总数为1064家,总市值为
48740.81亿元;2011年12月13日,A股上市公司总数增至2329家,总市值达到219942.09亿元,为10年前的4.5倍。A股流通市值大幅增长到167685.81亿元,为2001年6月14日(16284.55亿元)的10.29倍。市场的估值中枢在下降。十年前的平均市盈率大约在60倍左右,而目前,虽然中位数市盈率不低,但加权平均市盈率却极低,上证综指11.35倍,创业板在30多倍,大盘股拖累了股指上涨的步伐。
市场化的融资机制从来都不是股指下行的原因,只融资无回报的圈钱才是根本原因。从2001年至今,上海证券市场的整体股息率呈现显著上升态势。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股息率从2001年的1.01%上升至2011年11月的3.74%,上升幅度高达270%,市场分红总额从2001年285亿元增加至2011年11月的3215亿元,增加幅度达10倍。这样的数据没有说服力,不可能证明在A股市场存在价值投资。且不说分红基数太低,就算分红增加一倍,绝大多数也进入了大股东的腰包。
2001年6月至2011年10月,A股市场累计分红7500.67亿元,近七成公司上市十年未有现金分红,而十年来投资者累计为国家缴纳了5388.91亿元的印花税。投资者所得到的回报甚至不如定期储蓄。
有人以新股认购的热情证明新股发行受到热烈追捧,在低迷境况下,PE退出平均能获得4到5倍左右的回报。对此,我只能说,国人的赌徒心态与不恰当的发行管制、不负责任的信托机构,一起造就了这一怪胎。
上市公司盈利如何?2010年度,276家创业板公司之中,274家创业板公司共获得政府补贴19.14亿元,占同期创业板公司净利润的10.32%。上市公司补贴的营业外收入成为救命稻草。
未来五年,融资数量不会减少,通胀压力只会上升,实体经济艰难转型,从外部环境而言不具备牛市基础。如果要产生牛市,只能靠内部变革。此时,适逢数家文化企业扎堆上市与金融企业大发特发债券的新闻出台,让人惊出一头冷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