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竟是粮食出口大国

发表:2011-10-30 12: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编者按:饿死几千万人口的时期,中国居然是粮食出口大国!!!中国人的生命真的是如粪土、如草芥啊!!!

其实据查,59年、60年、61年还风调雨顺的很呢!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自然灾害”,根本算不上自然灾害年,是个风调雨顺年!什么“年自然灾害”?!干了天大的坏事还要把责任推给老天!老天岂能也像中国人那样任你摆布?!

1959年起,粮食产量锐减,可国家的征购粮任务数却在逐年攀升,最高居然达到了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五。在饿死人最多的1959年,全国粮食储备是343亿斤,足够城乡居民一年所需。可国库有粮却不振灾,而是眼睁睁地看着上千万人活生生地饿死。政府的麻木不仁,从老百姓口中夺粮。1961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曾提出给中国粮食援助,可是经查却惊讶地发现:每年饿死上千万人的中国,居然是粮食出口大国!发生大饥荒的三年间,为了增加黄金储备,我们的粮食出口量却连创历史新高。1958年是2656.9千吨,1959年达到4155.5千吨,1960年是2654.1千吨,1961年更是达到了4454.7千吨。“生命诚可贵,黄金价更高。”政府拿老百姓的命去换钱,这才是造成大饥荒的最重要原因。
---转自春秋中文社区

三年自然灾害时的粮食哪里去了?---出口!(转)
作者:zuozhi  发表日期:2007-01-2612:59:01

  表2.中国粮食产量、进口和出口(千吨)

   年   产量    进口     出口     净进口
  1958  200000   225     2885     -2660
   1959  170000    0      4155     -4155
   1960  143500   65      2720     -2655
   1961  147500  5810     1355      4455
   1962  160000  4920     1030      3890
(文章来源:http://forum50.cei.gov.cn/NameList/LinYiFu/lyf7.htm)

    年度       粮食产量     比上年减少
  1958年     4000亿斤
  1959年     3400亿斤      600亿斤
  1960年     2870亿斤      530亿斤
    1961年     2950亿斤
(文章来源:http://www.pep.com.cn/200406/ca420887.htm)

一、1950-64年中国偿还外债和对外援助支出(亿元)

  年份    偿还外债  对外援助
  1950~55   6.80    12.60
  1956     5.97    4.04
  1957     6.08    4.67
  1958     7.23    2.76
  1959     7.11    3.50
  1960     6.73    3.63
  1961     6.58    5.19
  1962     6.42    8.54
  1963     2.86    9.61
  1964     0.96    12.16

资料来源:偿还外债数摘自《中国财政统计:1950-1991》(财政部综合计划司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第135-136页。对外援助支出摘自历年国家预算决算报告。

二、周恩来1964年《政府工作报告》节录

我们在经济困难期间,不但没有借一文钱的外债,而且把过去的外债几乎全部还清了。我们欠苏联的各项借款和应付利息共计十四亿零六百万新卢布(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使用和消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军事物资的贷款和利息),已经按期偿还了十三亿八千九百万新卢布,剩下的尾数一千七百万新卢市,我们已经向苏方提出,用今年对苏贸易的顺差额中的一部分来提前全部还清。过去向苏联借的五十万吨食糖,今年已经还了二十万吨,其余的二十万吨,准备提前在一九六五年全部还清。前几年我们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欠帐,现在已经全部提前还清。

不仅如此,这一期间我们还节衣缩食,拿出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和物资支援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预计到一九.年年底,我国的对外援助共计支出人民币六十六亿七千万元,其中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年支出的为三十五亿五千万元,占百分之五十三。

这场大灾难从1959年开始,到1960年和1961年发展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1960年5月,粮食问题开始尖锐化,交通沿线的国家粮食库存越挖越空,已经调度不灵。到6月上旬,北京市库存只够7天的销量,天津市库存只够10天的销量,上海市粮食部门已经没有大米库存,靠借外贸部门的出口大米过日子!!!工业基地辽宁有10个城市库存粮食只够销八九天。粮食调出大省江西,省内南昌、景德镇、赣州、九江四个主要城市也处于随调随销的危险境地。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拥有大片肥沃黑土地的东北三省,都纷纷向中央告急:请给我们粮食!

全局性的实际情况究竟是什么样?陈云实在担心。如果不能准确估计,就会对真实情况产生错觉,影响决策的准确性。但那几年粮食“卫星”乱放,高估产,高征购,使经济统计数字如雾里看花,没个准头。
(转自http://lz.book.sohu.com/chapter-2206-4-1.html)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力争完成今年对外贸易的收购任务和出口任务的紧急指示
来源:人民网
(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人委,各部、委:

目前国民经济各个战线的形势都很好,对外贸易战线的形势也好。今年的进口任务可以完成;收购任务和出口任务比起反右倾以前也有了显著的进展。但是,由于今年春季和夏季对外贸易的收购任务和出口任务完成得不够好,所以到十月十五日为止,全年收购一百亿元商品的计划只完成了百分之六十六点四,全年出口七十九亿元商品的计划只完成了百分之六十五。今年只剩下六十多天了,全年对外贸易的收购任务和出口任务有完不成计划的危险。中央和国务院认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紧急地动员起来,抓紧今年最后的六十多天,采取突击的方法,力争完成今年对外贸易的收购任务和出口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认识,完成对外贸易的收队任务和出口任务,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重大问题。没有出口就没有进口;完不成收购计划和出口计划,进口商品就没有外汇支付。对兄弟国家拖欠外汇过多,不仅会影响到我国进口任务的完成,影响到明年生产建设大跃进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影响到兄弟国家生产建设计划的安排,影响我国的对外信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当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但是,努力出口以保证必要的进口,在目前建设中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决不能轻视。中央和国务院责成各级党委和各有关政府部门将以上的道理在全体干部、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解释,在继续深入地反右倾、鼓干劲的基础上,开展一个轰轰烈烈的收购、调运、出口的突击运动,大战六十天,力争完成今年对外贸易的收购任务和出口任务。

要完成出口任务,必须采取“一挤、二顶、三超”的办法。“挤”就是在内外兼顾的原则下,某些品种没有完成计划,凡是国内可以少吃、不吃,少用、不用的商品,应当决心挤出来供应出口。“顶”就是对于实在完不成出口任务的商品,应当坚决用其它可以出口的商品(粮油棉除外)来顶替。“超”就是凡是有条件超计划出口的商品,应当力争超计划出口。在收购、出口工作中,首先要抓大宗的、重要的、值钱的而又易销的出口商品,同时也不放松可以出口的小宗商品;既要保证数量,又要保证质量。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出口商品要优先安排,生产加工在先,供应原材料和包装材料在先,收购在先,运输在先的指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按期如数如质地完成出口任务。

为了检查今年对外贸易的收购任务和出口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解决收购、调运、出口中的问题,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国务院成立一个临时性的出口办公室由姚依林同志负责,办公机构设在财贸办公室,并责成有关各部指定一位副部长负责这项工作。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人委认为有必要时,也可以组织一个临时办公机构,或者指定省长或一位副省长进行督促检查和具体组织的工作。

以上这些工作,请各地立即讨论执行。
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中共中央关于压低农村和城市的口粮标准的指示
来源:人民网

正由于灾害的损失,夏粮征购和粮食销售两个方面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夏杂粮的征购超过一点,小麦的征购差得较多,从七月一日到八月二十五日,征购粮入库一百三十九亿斤,比去年同期的一百九十亿斤减少五十一亿斤;在同时期内,销售一百五十二亿斤,比去年同期的一百二十九亿斤,增加十三亿斤;一出一入为六十四亿斤,库存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百亿斤(包括六月底以前的库存减少数在内)。辽宁省要求增加粮食调入的数量,个别重灾省不仅不能调出,也要求调入一点。因此,全国必须立即采取压低城乡口粮标准的方针,要求农村少吃,城市也要少吃;丰收区少吃,灾区更要少吃;灾区减少征购任务,丰收地区则必须多购,各个丰收的省份要比在北戴河所商定的全国上调粮一百九十亿斤的总盘子中所分摊的数量更多调出一点;只有如此,才能减少歉收省份的任务,而又保证上调粮一百九十亿斤任务如数完成。同样,在一省、一县、一社之内,都要实行丰收的单位多购一些的原则,支援灾区。

周总理在如何开展我国对外贸易问题上有很多重要思想和独到的见解。比如,在外汇短缺的情况下,我们要不要抛售黄金的问题上,周总理的指导思想给我们很深的印象。

1960年,我国财政赤字已经高达80亿元,但为保证最低限度的国计民生的需要,还必须从国外进口大量小麦。在严重危机面前,如果我国在国际市场抛售黄金,以解决外汇紧缺问题,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周总理不赞成这样做。他说,黄金不能卖!我们要以黄金作后盾。他强调,在外汇的使用上,我们花一个美元都要认真考虑考虑!周总理这种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着想的崇高思想品质,使我们感动不已。事隔这么多年后,每当我想起他这两句言简意赅铿锵有力的话,仍然感慨万千。在周总理直接过问下,我们不仅没有卖黄金,而且还利用金价比较便宜的机会,每年买进几十万两黄金。年年买进,一直买到1970年。这些黄金都是用专机运回国内的。

来源:看中国编辑整理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