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表情,猜情绪,猜文化(图)

发表:2011-10-08 14: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猜猜我是什么心情

他笑了,她也笑了,同样的表情,一个是西方人,一个是东方人,你能看出他们表达的同样的喜悦之情吗?他怒了,她却没有,不一样的表情,一个是西方人,一个是东方人,你能看出他们其实拥有同样的愤怒吗?

一项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不同文化的人,其表情也不同。特别是东西方的差异很大,同样是哀伤,但哀伤的表情各不一样。

全世界各种族的人,他们都拥有相同的表情,表达着人类最基本的情绪:喜、怒、哀、乐、厌恶、惊奇和轻蔑,这是一种传说,瑞士弗里堡大学心理学系教授Roberto Caldara说:“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表情的突破

“我们能够清晰地分辨出西方人和东方人的文化差异,”弗里堡大学心理学系教授Roberto Caldara和他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同事们通过对人类表情的研究,得出这一新结果。

为什么欧洲人在和东亚人交流时,往往容易产生误解?“人类如何通过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感情,是由各种文化决定的,”Caldara教授说。在此之前,针对表情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Paul Ekman于1966年所归纳的6种表情:愤怒,恐惧,快乐,伤心,厌恶,惊讶。后来学术界普遍认同了第7种:轻蔑。 这些表情与生俱来,且放之四海而皆准。Ekman依据不同脸部肌肉的动作和不同表情的对应关系,创造出“面部行为编码系统”(FACS)。

表情与文化有关

然而Caldara教授希望借助实验推翻这种表情是全球“恒定”的这种理论。在第一个实验里,他选择了13位欧洲的西方人,让他们对“面部行为编码系统”的6种基本表情(由欧洲人做出),和一个较中立不表达情绪的表情做出判断。随后,他又邀请13位东亚人做同样的判断,测试他们对这些(由亚洲人做出)表情的理解。他们眼部的运动将被高科技仪器所捕捉。结果显示,欧洲人较重视眼睛和嘴巴的表情;而亚洲人比较重视眼睛和眉毛。而且,不少亚洲人会混淆恐惧和惊吓,以及厌恶与愤怒的表情。

由此推断出的原因可能是:东亚人不喜欢使用嘴巴表达比眼睛更容易泄露的负面情绪。这也证实了早期的一些研究:中国人难以认清依照“面部行为编码系统”所设定的负面表情,尤其是愤怒,识别率只有40%。

写入基因里

另一位微表情学的专家大卫松本(David Matsumoto)是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甚至认为人类的表情是受基因决定的,而不仅仅是文化。他的论据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使用不同的面部肌肉,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而其他文化的人也可以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即使是先天性失明,他们也会有各种和其他人一样的传统表情,“这一定来自于基因,”松本这样认为。

那么为什么日本人的表情比欧洲人更难以识别呢,难道他们的表情文化也写到了基因里?这位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对表情后面所隐藏的背景不够熟悉。在他对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所做的一项实验中,他分别给出了足够的信息,“营造出贴近生活的背景”,这样韩国人几乎可以百分之百识别出美国人的“愤怒”。

这样就可以推断出,即使因文化的不同,而使得人们的面部基本表情发生微妙的变化,所代表的情绪也有所偏差,比如美国人的大笑,表示他很开心,而一个东亚人的大笑,则几乎可以意味着他的狂喜。但如果对某种文化拥有足够的信息,那么通过面部表情“解码”是完全可能的;换句话说,见到某人的某种表情,也不要轻易下结论,一定要把某人放到他个人的文化情景中去“猜测”,才可以推断出他的真实情感。

来源:瑞士资讯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