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滴语】嗜书如命

作者:周垂纶 发表:2011-07-15 21: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今日,N哥到货站把朋友给我邮来的《白话史记》取回。我打开小箱子,看到里面有一张台湾出版社的发票和三本书。望着这些书让我想起了与那位台湾朋友的“巧遇”。

我以前认识一位现在在美国工作的姐姐,一次她所在媒体需要稿件,她就把《征稿通知》给我邮来,我因为主要是在看中国这里做,所以我只能把这里已经发表的稿件,通过邮箱给他们。后来就与那位台湾朋友逐渐的熟悉了。

有一次我问他,台湾版的《白话史记》是不是很好?没有那么多的党文化的东西?他说,那是。让我给他一个地址,我十分不情愿的给了。(因为我不愿意向别人“要”东西,虽然我真的是那种“嗜书如命”的人。)结果,他把书籍给我邮到那座城市。不巧书到当日,我离开了那里;后来那里的朋友帮我邮到这里。到现在我才见到这本书的“真貌”。

“嗜书如命”这个词用在我身上,真的是恰如其份。因为我从小就特爱看书,当打开书籍,闻着那缕缕墨香,陶醉极了;甚至连母亲唤我吃饭都充耳不闻。一心沉浸在书籍之中。后来上高中之后,由于一位朋友是开书店的,我整日的泡在那里,宁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把买书的钱节省下来。也许那时母亲最“害怕”的就是我回家,笑着对她老人家说:“娘,今天我又弄回一百多块钱的书!”

后来,因为离开家乡,整日上班,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看这些“课外书”;不过,有的时候,到别人家串门的时候,看到人家有自己喜欢的书,就红着脸向别人借,结果“借”倒好借,可是“还”却不容易,不是因为自己贪书,而是想还,人家已经搬家,无处去还……

一点点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有这个“嗜好”,于是我走在哪里,朋友们就帮我弄一些旧的当地的历史地理、民俗之类的书籍,让我看;有的朋友利用工作之便帮我弄了很多未解之谜之类的书;而当自己手头充裕的时候,我就自己掏腰包买。

我这个人不喜欢收藏,虽然我喜欢那种“坐拥书城”的感觉,但是我在图书的选择上比较随意。能读,没有太多错字就行。不管是原版还是盗版。因为我总觉得,书籍是看的,不是摆设。所以很多的书上都留下了我的勾勾划划。为什么很多时候我写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其他书中所列的东西,这与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记得一位旅居挪威的专栏作家曾经说过:“要想写好文章,必须多看书,看看别人真的需要什么,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和文采,才能写出那种真正打动人心和让人信服的好文章。”

望着,逐日增多的书籍,想起母亲在我此次临行前的那句话:“我看你的这些‘课外书’将来得弄个书柜了。”记得当时我一笑:“那得等我有自己的房子再说吧。现在我一个人行走天涯,一路漂泊手边只要有几本书就够了,暂时用不着的,都统统放到您老人这里存放。”

也许在别人眼里,我成了“书呆子”,不知享有别的方面的乐趣。我只能一笑,人各有志吧。我喜欢在书海中无有任何忧虑的行舟。静静的看着自己最喜欢的书,那对于我来说是最开心和最快乐的事情!

点击看中国论坛原文链接与作者交流



来源:看中国论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