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和林黛玉。(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红楼梦》第四十回,林黛玉跟贾宝玉和薛宝钗说起大观园的景色。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拔来拔去。”
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哪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宝玉道:“果然好几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这里,从三人的谈话中,林黛玉表达了她最不喜欢李商隐的诗。
还有一处也可以证明。林黛玉不是个言行反复无常的人,她的性情贵在真。香菱入大观园后,要跟着黛玉学诗,为了辅导香菱,林黛玉列举了一长串诗人的名字:王维、杜甫、李白、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名家人,唯独没有李商隐。
李商隐是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字义山,号玉溪生,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也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句美的诗人。其诗以构思新奇、风格秾丽著称,尤以爱情诗闻名,《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将缠绵深情推向极致。他的诗多含爱情隐痛,有一种独特的美,尤其是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情思宛转,辞藻精丽,读起来百转千回,所以被历代传诵。
林黛玉是一个诗人,对诗论的造诣极高;同时,她又是一个极为重情之人,处于同宝玉的爱恋中,情丝敏感,应该对李商隐所作的诗作感同身受。林妹妹对宝玉情意绵绵,为什么不喜欢擅长写情的李商隐呢?
这个答案被她唯一的学生香菱无意中透露出来。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贾宝玉过生日,请了众姐妹一起庆祝。
吃饭喝酒之际,宝玉提议大家一起玩起“射覆”行令的游戏。
射覆也是较早的酒令游戏,本质上是一种猜谜游戏。就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李商隐的诗作中就有“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句。沈复《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有“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句,又有“船头不张灯火,待月快酌,射覆为令”句。
大家玩游戏时,可巧宝玉和宝钗对了点子。
宝钗覆了一个“宝”字,宝玉想了一想,便知是宝钗作戏指自己所佩通灵玉而言,便笑道:“姐姐拿我作雅谑,我却射着了。说出来姐姐别恼,就是姐姐的讳‘钗’字就是了。”
史湘云心直口快,提出不合时事,“宝玉”二字无出处呀!这时香菱道:“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怎么你倒忘了?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又有一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他两个名字都在唐诗上呢。”
香菱的解读独到而深刻。
大观园里有三个人对香菱学诗影响比较大,一个是薛宝钗,但是宝钗虽然有才华,但是她的屋里并没有摆放诗作;另一个是史湘云,她虽博览群书,但是香菱说完之后,她竟然也不知道有此出处;所以香菱说出此句话,只能是林黛玉教给她的,但是林黛玉公开说过自己不喜欢李商隐,既然不喜欢,为何要教香菱学李商隐的诗呢?
就是这句:“宝钗无日不生尘”,真实透露出她内心的隐秘情感。
雨荷之美。(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原来呀,李商隐的诗林黛玉本质是喜欢的,她不会仅仅只喜欢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也会喜欢诗中的感情;她不喜欢的其实只是香菱所说的这7个字而已。
林黛玉父母双亡,她的人生路就再无选择,只剩下一条嫁给宝玉的路。但是万万没想到,薛宝钗选秀失败,在王夫人、贾元春明里暗里的引导下,走上了金玉良缘的道路。
薛宝钗是一个入世的人,对于自己的婚姻大事,颇为上心。她用尽世俗的手段,不仅自己与宝玉拉拢关系,而且还有意感化林黛玉,更主动与贾家友好相处。这些方法手段在暗自情伤的林黛玉看来,真真就像是一只美丽的宝钗日日蒙尘。
没有亲人为自己做主,又不能公开指责薛宝钗,又不能直接向宝玉传递心声,黛玉只有用另外一种方式表白,所以她在宝、钗、黛三人对话中说出自己“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责任编辑:文丽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