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92周年 北大不复当年

发表:2011-05-05 10:3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今年的「五四」运动92周年纪念日,中共为了强调建党90年,对于五四显得格外低调。在五四运动发源地----北京大学,学者也指出,由于害怕触到当局的雷区,多数年轻人根本不敢表达对政治的关注。

作为「五四」发源地的北京大学,曾是中国近代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学校之一。但今年在校内,仅有一张8号要举行的交响乐音乐会海报提到「五四」。 而「五四」精神领袖之一,北大校长蔡元培塑像,被安置在湖畔树丛中偏僻一角。塑像前也只有一束已经枯萎的献花。

有一名北大学生表示,北大校园内有「思想警员」监督学生,导致很多学生思想束缚。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夏业良分析,一代又一代人的牺牲,让当前学生都收到父母「不要触及雷区」的忠告。因此当前学生不敢表达,很少有学生还具有“六四”时将理念付诸行动的热情,更不用説和五四相比了。

张健(时事评论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比如说,你看法轮功修炼者、家庭教会、异议人士,他们所展现的对国家对民族的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的,还有对自己的自身人权的捍卫和追寻,包括对自己的理想、信仰这种追求,很明显,你要追求这种真、善、美等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会受到阻力。”

1919 年5月4号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爱国运动。而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 1926年北伐战争期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追随「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 (科学),探索强国之路的思想文化运动。

不过,中共当局将「五四」定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夏业良教授认为,当局并不承认民主、科学、自由等普世价值观,它的宣传和历史并不一致。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也认为,「五四」本来是一个伴随白话文、西方文化等引進的「新文化运动」,但被过度演绎为政治运动。

张健(时事评论员):“用谎言编织的社会,你要想知道真相,很明显,你就触犯了他们的底线了。就像艾未未说的,在专制的国家里,你要想试图了解这个国家的话,那你就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如今,被当局热情演绎成政治运动的「五四」,也因为同样的政治原因被抹去了原有的精神。「五四运动」到今年已经92周年了。当年那些激情沸腾的场面,那些神采飞扬的人,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调,在时下青年的心目中,已渐行渐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NTD【禁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