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领教了日本人的“手机文明”

发表:2011-02-02 21:2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平日里,总会在公车、会场、餐馆、楼道等公共场所,听到突然响起的高分贝手机铃声,接听者也往往大呼小叫、旁若无人。这种被别人的手机铃声、电话内容干扰生活、打断思绪的感觉着实不爽。而一次赴日旅行的经历,却让我真正领教了日本人生活中的“手机文明”。

旅行团乘坐的飞机在日本东京羽田机场一落地,我便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想要给家里报平安,却发现由于疏忽未办理国际长途业务,手机无法使用。于是,索性关掉了手机,静享一个真正的无琐事干扰的轻松旅程。

同行的旅客,大都如我一样关闭了手机。但令我惊讶的是,一路乘坐地铁、参观旅行、逛街购物、餐馆就餐,却出乎意料地没有听到一声手机铃声、没有见到一人大声接打电话,完全摆脱了国内经常遇到的手机困扰。

旅行期间,我们曾在不同的城市雇用当地的司机。一次,司机在我们下车前,征询导游美子的意见,可否互留一下手机号码。美子爽快答应。当司机告诉完他的手机号码后,美子便把电话拨了过去。很快,司机挥着振动的手机说:收到了。

我忍不住好奇,下车后便问美子:“你们怎么都喜欢用振动模式,是不是有专门的规定;另外我在日本没有听到一声手机铃声,是不是所有日本人都这样呀。”美子笑着说:“没有什么规定,这只是我们日本人的一个习惯而已,这样一来,手机铃声便不会影响到别人了嘛。”回答平淡无奇,十分随意,但我听着却十分入耳,不禁从心底开始佩服美子、司机以及推而广之的所有日本人,对他们生活中的文明细节深感敬意。

听了美子的话,我不禁在接下来的行程中,留意起了日本人的“手机文明”。

曾乘地铁到商场购物,一上车就发现车厢内的老、弱、病、孕、残的专座上方,贴有明显的告示,提醒在上述专座旁,要关闭手机。我实为不解,这些专座旁为何要关闭手机?美子解释:这是为了避免手机对有些老人和病人心脏搭桥等的辐射影响。一路乘车,又发现不少人在低头点拨手机发送短信。看来,在公共场所,日本人都会自觉地将手机设置在振动档,避免发出铃声,转以短信相互联系,以保持公共场所的安静。

旅行期间,一位同事曾因水土不服恶心呕吐,我便随他在美子的引领下到宾馆附近的一家医院看病。一进医院,就在走廊里发现了禁打电话的提示牌。我又一次好奇地问美子,经询问护士才知,医院限制使用手机,主要是怕影响病人的休息、治疗,或避免给助听器带来杂音,同时以防电波干扰医疗器械;如果一定要接打电话,必须到医院特设的“通话室”去打,但不能大声讲话和长时间通话。

一次日本之旅,耳畔少了嘈杂的手机铃声干扰,得以让我静心感受日本人的“手机文明”。不禁设想,如果国人也能如日本人这样自觉地管理好自己的手机,将通话的声音压到最低,并将这种文明影响推广到其他类似的领域,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多么美好。但愿,这一天为时不远。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