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能留住博士人才中国博士十之有九留美国

发表:2010-12-07 08: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多数前往美国攻读理工科博士学位的外国人在毕业后都留了下来,至少在衰退开始前是如此,而不是像一些人预测的那样,911事件过后美国限制移民的政策和中国,印度机会的增加,将会使更多的人返回母国。

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时持有临时签证,在美国大学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外国人中,有62%的人2007年仍在美国。 2007年是有此数据的最近年份。据美国能源部(美国能源部)橡树岭科学与教育研究所(橡树岭科学与教育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编制的数据,1997年毕业的这类人当中,2007年仍在美国的有60%。

所有在美工作的理工科博士学位持有人中,约四成为外国人,在工程,数学和计算机领域,这一比例更高橡树岭研究所分析师芬恩(迈克尔芬兰)说,我们继续吸引,留住外籍科学家与工程师的能力,对于提高科学技术投入至关重要。

芬恩说,反映所有可接触人群情况的数据说明,2007年,外籍理工科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留下率”略高于近几年。他的研究结果使用了税收数据来跟踪毕业生,反映的是美国陷入衰退,多个行业与大学就业前景受损之前的情况。

其他分析人士认为,迹象显示近期外国毕业生越来越有可能回到母国,特别是在如今美国就业市场疲弱不振的情况下。杜克大学(杜克大学)普莱特工程学院(普拉特工程学院)居留负责人Vivek Wadwha说,我确信,2009年的数据会显示出一种极大的变化。Wadwha一直在大声疾呼,提醒人们注意这种趋势给美国的创新带来的威胁。2008年10月,Wadwha等人利用注册Facebook,调查了在美国各级学校学习的1224名外国人。超过一半的印度人和四成的中国人表示,他们希望在五年内回国。

国家科学基金会另一项调查显示,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后的几年,外籍博士计划留在美国的比例出现过下降,后来又回升。2007年接受调查的临时签证持有人中,接近80%表示打算留下来,超过一半的人已经有了留下来的明确计划。

父母分别为小学教师与大学教授的张盈在1999年离开了中国,带着两个箱子和2000美元现金来到底特律的韦恩州立大学(韦恩州立大学)。后来他转到卡内基梅隆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并于2008年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他说,有四五个朋友已经回到中国,自己也曾考虑过回国。但现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硅谷校区研究助理教授的张盈还是决定留下来。他说,我在这里度过了10年的光阴,我是花了一些时间才适应了美国生活的,现在会很难适应中国,这叫“逆向文化冲击”。

卢卡斯太阳,Senaka Buthpitiya,Aveek Pwohit,郑诉嗯和恒子程等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生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在为卡内基梅隆大学招生的过程中,他发现中国年轻人已经不像他那代人那样渴望来美国。他说,在中国也有其他一些机构可做研究,比如微软中国(微软中国),他们可以在那里获得辅导与建议,不用到美国来。

据橡树岭研究所的数据,2007年获得美国理工科博士学位的外国公民有16022人,占总数的46%。相比之下,1997年有12966人是外国人,占总数的30%。

芬恩说,相比其他领域,物理类学科和计算机博士项目毕业生留在美国的可能性更大。这些博士项目在中国大陆和印度学生当中很受欢迎,而他们也比来自台湾,韩国和西欧的学生更有可能留下来。2002年的毕业生中,92 %的中国人和81%的印度人五年过后都在美国,而韩国毕业生和德国毕业生的这一比例分别只有41%和52%。

31岁的梅赫塔(Aranyak梅塔)约10年前从印度来到乔治亚理工学院(美国佐治亚技术研究所)研读算法学,并在2005年拿到了博士学位。目前他在谷歌(谷歌)做研究科学家,并且眼下打算留在美国他说,总是有得有失,家庭,文化,等等一切。获得学术背景的最重要方面之一就是你的工作,以及它是否让你兴奋?

沃德瓦使用在线网络LinkedIn找到了1203位已经回国的印度和中国技能型人才。四分之三的人说,签证问题并不是让他们回国的因素,职业发展机会,生活质量的考虑和与家人的联系,才是主要的因素。约70%的中国人和61%的印度人说,国内的职业发展机会要更好。

国家科学基金会最近表示,2009年4月,各类研究生项目的外籍理工科学生入学人数达到158430人,同比升8%。



来源:华尔街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