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原校长许智宏说中国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发表:2010-04-16 23:2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北大原校长许智宏  (资料)

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最近表示,中国目前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大学的软环境与世界一流大学比,差得很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是本月12号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上发表上述看法的。《长江日报》星期四的报道援引许智宏的话说,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3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

许智宏表示,虽然莫斯科大学的校长萨多夫尼奇,以及已故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季羡林教授等人都说,北京大学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但他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对许智宏的这种看法,旅美中国学者程晓农表示同意:“我同意他的看法,这位校长谈到了一流大学所需要的条件那就是一流的学者,一流的研究成果,还有一流的学生。但是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下,它没有办法谈的这三个一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三个一流的前提条件是三个自由。第一个自由是教授和学生的思想自由;第二个自由是教授和学生的学术自由;第三个自由是教授管理学校的治校自由。如果没有这三个自由,中国不可能出现任何一流的大学。”

程晓农先生还认为,大学教授不应该受到如同政府机构员工那样的管理:“学校如果在管理上完全被党和政府的管理机制所控制。教授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管理学校和学校的科研,而只是被动的服从政府的种种具体的指示和规定,那么教授就只能成为政府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的工具。现在中国正好是这样的情况。教授没有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每天小心翼翼的看着政府的脸色,学生也不愿意冒风险去追求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学校里面教授不能做主而是官僚做主,官僚靠着政府和党的支持,用以系列行政手段迫使教授按照党和政府的行政管理规定去执行政府的政策和要求,这样的话呢教授的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被剥夺了。”

《长江日报》的报道说,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的提法,源于1998年5月4号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典礼;同时也是中国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名称的由来。有报道说,以当年财政收入测算,中国的 “985工程”如果完全兑现,总投入将在300亿元以上。许智宏认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甚至也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完成的。

许智宏介绍说,现在的北京大学与美国的耶鲁大学相比,论文数量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大了。但中国整个大学的软环境建设,没法和国外一流大学相比。中国在这方面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差还“很远,很远”。他说,大学最关键的是应该培养更多优秀学者,培养更多优秀学生,一所大学何年何月成为世界一流并不重要。如果大学的土壤变得非常肥沃,总有一天诺贝尔奖会在中国出现。美国得克萨斯州科技大学的教育学系主任蓝云也表示,同意许智宏有关世界一流大学定义的观点,蓝云教授并说,大学应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创精神:“这个校长说的三点我觉得非常重要。一个是要大师嘛,培养得出好的学生,还要拿得出成果来,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中国哪一所大学能够够得上标准?我觉得似乎还不是很多。总的来说吧我觉得有几个方面还是要加以注意的:第一个是学术的自由问题,保证教授的学术自由是在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个很必要的条件。不应该受太多的限制。因为对人类的文明有大贡献的成果不是在受限制的情况下能够产生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让北大、清华这些大学老师们、同学们享有更多的学术自由。”

就中国大学质量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曾表示,中国的教育投资已经很大,人也很多了,师生比民国时期多了几百倍。但是,现在中国基本没有民国时期那样的大师,没有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梅兰芳这样的演员等。他认为,中国的教育投资不足问题,比起教育体制的落后来是个小问题。去年十月底去世的、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生前曾说,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他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很大问题。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