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报导,中国传媒大学今天发布“2009中国网络(网路)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网路舆情呈现出“热点多、涉及面广、持续性强、社会影响增大”等特点,网民把社会问题“曝露”在网路上,形成民间舆论的集散地,网路“舆论监督”对现实社会、尤其是官方施政的影响日益加大。
这份由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发布的报告也指出,当前社会实情与网路舆情间的互动格局正在形成。大量案例研究显示:网民对重大社会事件网路舆情的贡献率为59%;在79%的重大新闻事件中,网民积极评论对媒体增加报导量具有推动作用。
2009年发生的湖北巴东邓玉娇刺官案、上海“钓鱼执法”(孙中界断指)事件都是网民和媒体共同推动,促使弱势者权益最终获得平反。
报导说,这一份中国首份权威网路舆情指数报告也披露,中国网民去年最关注的8大焦点问题依序是:反腐倡廉、房价问题、就业问题、户籍制度、养老保险、食品安全、医疗保险和交通安全问题。
这份报告也分析网路论坛发帖内容指出,“高房价”成为最受百姓关注的话题,网民普遍认为房价过高,舆论主要矛头指向中国房地产行业现状不尽人意,亟待改善,而高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又抑制消费者购屋意愿。
报告透过对2009年网路焦点事件分析发现:对国家重大事件,中国网民及舆论态度多以正面评价为主;经济类话题容易成网路媒体报导焦点;“反腐倡廉”诉求成为网民主要呼声,网民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反腐维权的话语权(发言权);论坛、博客(部落格)消息往往能引发轰动性效果,因应网路舆情的不同态度带来的结果也会迥异,“顺应民意可缓和舆情,如果回应欲盖弥彰则较事件本身更易引爆舆论。”
对于大陆网民如何看待行政执法机关的公信力?报告分析发现,媒体及民众对政府通报中所呈现的具体案情“选择性失明”、不予采信,这是政府公信力流失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也凸显网路舆论监督力量有盲点。
报告也指出,经济政策、政治议题、民生问题、腐败等问题往往成为触发网路舆情的导火线,但是“网路恶意炒作”和“舆论监督失控”更是值得警惕问题。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