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在中国境外引发热烈讨论(图)

发表:2010-02-14 00: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式起跑

“西方世界还在猜测2010年经济危机的走向,而中国经济显然在无制约地增长。许多人迷惘地望着远东问道:中国人怎么能做到这一切?是否存在一个即将或正在替代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中国模式'?”针对以上问题,《星期五周刊》的署名文章首先观察了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现状:

“西方科学家从中国人进行试验的勇气、提高效率的意愿和并不看重道德意识的态度中提炼出‘中国模式'。当然,更多谈论这一模式的是在中国境外,而不是在北京。”

“2008年底,中央政府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形势下立即做出了总额折合4600亿欧元的激活经济庞大计划,以此证明了'中国模式'行之有效。中国有理由被视为世界经济的救星:没有中国的资源,全球经济遭受的损失将大于现有损失;没有中国购买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美国政府就无法为本国提供任何刺激经济的计划。”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的一些僵硬决策使西方感到恐惧。尽管遭到国际间的抗议,异议人士和政论作家刘晓波仍然在‘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下被判入狱11年。英国公民沙伊克因四公斤海洛因被捕后,中国政府对不要处决他的呼吁置之不理。中国看重经济声望:由于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和庞大的市场,北京在国际上比任何时候都受到更多的阿谀奉承。”

在分析了“中国模式”光彩照人的一面后,文章认为,西方工业国不应被这些光彩蒙住了双眼,因为中国有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香港执教的经济学家郎咸平问道:‘究竟是哪个火车头在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推动国内消费的目标并没有达到,出口不可能长期兴旺下去,仅美国国内政治界的反对就不可低估,生产过剩现在已经出现。郎咸平认为,扩建基础设施能起到辅助作用,但有时间局限,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仅仅依靠长期投资基础设施就能成为经济大国'。”

“最近,更应归属于体制问题的危机现象也开始波及城市中产阶层。看来这个问题具有爆炸性,因为中产阶层受益于经济政策,过去一直与政府忠诚合作。国家激活经济的大部分经费作为投机资本流向了房地产领域,2009年上半年,仅北京的房地产价格就上涨了30%。”

“没有自己的房子,今天中国城市的年轻人几乎无法结婚,不久前官方公布的男多于女的状况使这个问题更为严重。网民把‘蜗居'和‘穷二代'选为2009年时髦词语,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出‘蚁族'一词,以此表示,遵守纪律和付出辛劳却得不到回报。”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