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谈中国: 谨防看病更贵 (图)

作者:郭文婧 发表:2009-12-04 21:1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要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在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以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时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中国经济网》11月23日)

发改委的医改思路,从理论上说,有合理的地方。但中国的政策,在执行中往往容易走样。针对同一个政策,各取所需,各自解读,符合自己利益的,就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规避政策给自己利益带来的风险。中国医改的核心目标应该是三个方面,一是病有所医,不能因为贫穷而得不到医治;二是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不会因病致贫;三是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让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涨诊费降药价",这一剂药方,能够实现医改的目标吗?估计比较难。

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药品降价已实施了23 次,最大降幅甚至达到超过70%。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每次药品降价,不但没有给广大患者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导致了某些廉价药、救命药的悄然消失。再看到药品降价的新闻,老百姓表现出来的已经不再是兴奋了,而是担心和忧虑。很简单,如果认真执行药品降价,药商和医院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失。撞不起,躲得起,要么是药商将药品改名依然卖高价,甚至卖更高的价格,要么是医生让廉价药进不了处方,自然消失。

如果药品降价的政策得不到真正的落实,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就没办法得到根本解决。现在,有了"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以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医院就会采取新的办法,让你一次可以看好的病多看几次,一次手术可以解决的问题分几次手术解决,这样,患者的支出不仅不会因为药品降价而减少,反而会因为"提高诊费"而增加,从而导致老百姓看病更贵。如果药品降价的政策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施,患者的支出恐怕也不会减少,最多是持平。

医改,需要坚持"手段性政策"的落实,如,药品真正降价,真正进入处方,真正让患者一次可以治好的病绝不需要第二次。更需要的是要坚持"价值性政策"的落实,那就是公益性、公共性、全民性的问题。要将医疗产品供给,作为公共产品,至少作为半公共产品,确保全体公民病有所医。在公益性的原则下,为了让廉价药不消失,政府可以给予药商一定的政策优惠,也可以对临床诊疗、护理、手术等服务实行财政补贴,不一定需要涨价。

说穿了,现在医改的问题,其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医改价值取向的问题,是"完全市场化下的谁得病谁出钱",是"半市场化下的谁得病谁出钱",还是"公益下的政府个人共同承担",还是"公益下的政府为主个人为辅承担",甚至是"完全公益下的财政承担",这是根本性的问题;二是政策原汁原味完全落实的问题,不能逃避政策的执行,不能片面执行,不能利用执行。可是,到目前为止,这两个核心问题,我们依然没有看到解决的希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