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12月26日上午,在贵州平塘县正式启动。"晚上20时05分与平塘相邻的罗甸就发生了4.0级地震。
诡异的不是云贵高原地震频繁,已然威胁了这个"全球最大"的工程,而是两天后,新华社的电讯《国家天文台与贵州大学合力助开"天眼"》还断然说,平塘的自然条件符合这项工程所需的最苛刻的要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大窝凼(音DANG,去声)的避风屏障好,无冰雹、无地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的确,罗甸地震不等于平塘地震,但罗甸距离平塘确实很近--直线距离只有70公里。2008年12月31日18时13分,贵州省地震局向移动通讯用户发布信息说:贵州罗甸发生4.0级地震,震中裂度6度波及7000公里。。。。"。见下图:
目睹过汶川8级大地震的惨景,并在汶川震区经历过6级以上余震,对4级地震相当麻木的我原本一点没有注意到罗甸地震的消息。只是今天中午因为有事去见猴哥袁熙坤,才知道有关那个在宣传中已经颇多世界领先水平的"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还有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身为全国政协常委的袁熙坤两年前曾有提案,建议阻止这个工程的选址方案。理由恰恰是这里"多冰雹灾害"是"地震灾害"多发区。老家就在贵州的袁熙坤说,他曾为此数次实地调查过平塘地区的自然条件,接着,他拿出2006年3月十一届政协四次全会议上,他提交的《结合实际科学合理推进国际射电望远镜工程建设》提案复印件给我看,上面有这样的字样:
"据平塘县志记载,冰雹严重,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这应该对如此巨大球面项目的建设安全是一大隐患,应慎重考虑!"他还说,2005年11月 26日,他还将内容相近的信,寄给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反映,强调平塘县历史上"冰雹严重,地震灾害时有发生,这对如此巨大球面项目的建设安全是一大隐患,是为不妥!"
猴哥是艺术家,还关心这种事,这让我很意外。故记录于此,看看最终是国家天文台开"天眼",还是地震"开了公众的眼",看看这么大的一个工程究竟是怎么决策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