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皇帝的“敏感词”

作者:李钟琴 发表:2008-12-15 01:3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经常到网上论坛浏览、发帖的人都知道,国内大多数论坛都设有"敏感词"过滤功能。如果网友所发的帖子中有所谓"敏感词",是不能顺利发帖的。殊不知,这"敏感词"由来久矣,其"发明权"当归明太祖朱元璋所有。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参加过被他称为"贼"的反元武装。对于这段历史,他一直有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明白他的这段历史,与他出生入死的战友们都知道,瞒是瞒不住的,所以他并不讳言自己出身贫贱、当过和尚等事。他亲自撰写的《大明皇陵碑》就有回忆幼时"家道惶惶"、"草木为粮"的窘境,以及他"空门礼佛,出入僧房"的经历。对于他参加过"贼军"之事,他曾经公开辩白过,也并不讳言。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臣民们瞧不起他,最忌讳别人提起他的历史问题。其实,在现在看来,朱元璋的这段经历并没有什么很不光彩之处,即使是市井无赖、游方和尚,也无可厚非,"英雄不问出身低"嘛!然而,在门阀、等级观念森严的专制时代,却是不怎么光彩的。

一直到死,他都去不了这块心病,整日疑神疑鬼,对臣子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仔细推敲,琢磨臣子们是否在讥讽嘲笑自己。谁若稍有犯忌,他便挥起屠刀,"以区区小过,纵无穷之诛"。

按当时惯例,朝廷每遇大的节日、庆典,内外臣工须进贺表以致贺。内外文武百官诸司进的表笺一般都是由一些从事秘书、教育工作的文吏、学者起草,为的是将表笺写得华丽生动些,拍好皇帝的马屁,以求升官发财。这类表笺多是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按说不该有什么问题,然而却偏偏有许多人死在这表笺之上。

著名学者、杭州教授徐一夔曾写了个贺表,吹捧朱元璋为"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不料朱皇帝大怒,叫道:"‘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剃发也;‘则'字音近贼也。" 竟因此诛杀了徐一夔。

朱元璋忌讳"光"、"秃"等字眼,颇有点类似于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阿Q也忌讳"光"、"秃"、"亮"等字眼,生怕人们笑话他的癞头疮。然而阿Q毕竟无权无势,别人犯了他的忌,他也只能怒目而视以泄愤。朱元璋则不然,朱元璋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谁若犯了他的忌讳,那便是死路一条。而且朱元璋的文字禁忌比阿Q 多得多。凡是同"僧"、"贼"有关的字眼,甚至是谐音字,如"生"、"光"、"则"、"道"、"盗"、"发髡"、"取法"、"圣"......他都忌讳,一看到这些字眼,他便特别敏感。

下面罗列一些著名的"表笺之祸":

浙江府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卫作《谢增俸表》,表内有"作则垂宪"的句子,因"则"字音近"贼",林元亮当即被处死;

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表》,以表内有"垂子孙而作则"句被处死;

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为按察使作《贺冬表》,因表内有"以则天下"句而被处死;

桂林府学训导蒋质为布按使作《正旦贺表》,以表内有"建中作则"句祸致杀身;

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为本府作《正旦贺表》,表中有"睿性生知"之句,因"生知"音近"僧智",蒋镇于是被杀;

陈州府学训导周冕为本州作《万寿表》,以表内有"寿域千秋"句被杀。大概缘于"寿"字与"兽"字同音之故;

澧州府学正孟清为本府作《贺冬表》,因表内有"圣德作则"句而被处死;

怀庆府学训导吕睿为本府作《谢赐马表》,表中有"遥瞻帝扉"句,因"帝扉"音同"帝非"、"帝匪",吕睿因此丧命;

祥符县教谕贾翥为本县作《正旦贺表》,中有"取法象魏"句,因"取法"音同"去发",贾翥亦未免一死;

毫州府学训导林云为本府作《谢东宫赐宴笺》,笺内有"式君父以班爵禄"之句,因"式君父"嫌于"弑君父",林云惨遭诛杀;

尉氏县学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表中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一句,因"法坤"音同"发髡","藻饰太平"音同"早失太平",许元因此送了性命;

德安府学训导吴宪为本府作《贺立太子孙表》,表内有"永绍九年,天下有道,望拜青门"之句,据说因为"有道"音同"有盗",吴宪便被抓起来砍了脑袋;

著名学者、处州府学教授苏伯衡也是因表笺犯忌被捕处死的,如今我们已难以得知他到底写了什么犯忌词语而得罪朱元璋的。《明史》中只是笼统地说他"坐表笺误,下吏死",苏伯衡的两个儿子同时被害;

元末遗儒蒋景高也因表笺之祸而被斩于市......

此类冤案,不胜枚举,正史、野史所未记载的当会更多。

至于"表笺祸"的起因,黄溥的《闲中古今录》解释道:朱元璋当初开科取士,还是非常重视知识分子的,因此他的功臣们大为不满。朱元璋便教育他们说:"乱世用武将,治世则应用文人。"功臣们则说:"这当然对了。可是这些文人们爱发牢骚,喜欢讥讪朝政,最初往往不易觉察到他们的这些毛病。譬如张九四(即张士诚),原来也对文士儒生以礼相待。可当他请文士儒生替他取个名字的时候,儒生们竟替他取名为‘士诚'。"朱元璋道:"这个名字不错嘛!"功臣们则说: "《孟子》中有‘士诚小人也'的句子,目不识丁的张士诚怎会知道!"这话令朱元璋打了个寒,想到自己与张士诚差不多,文化程度并不怎么高,说不准会被别有用心的文人们含蓄地讽刺一下,这怎么能行!于是,他阅览文武百官、内外诸司的表笺时特别留心,"表笺之祸"因此而起。

把"表笺之祸"归咎于功臣勋将的挑拨是难以服人的,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朱元璋多疑和残暴的本性。

据传说,有一年元宵佳节,朱元璋微服出游。街市上花灯高悬,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花灯上有各种各样的灯谜。有一个灯谜,谜面是一幅画,画上一妇人怀抱西瓜,坐在马上,马蹄子相当大。朱元璋熟视良久后,勃然大怒,回宫后立即命令刑部大臣去将做灯谜的人捉拿归案,活活打死。刑部的官员感到莫名其妙,请求从宽发落。朱元璋气冲冲地嚷道:"他亵渎皇后,犯大不敬罪,难道能赦免吗?"刑部的官员这才猜出谜底。原来,自从李煜令窅娘缠足之后,女子缠足在宋代便开始流行,至明朝初年已经成为民间风俗,不缠足的女子会被人耻笑。马皇后是淮西人,没缠足,是大脚。灯谜中的妇人怀抱西瓜(淮西),坐在巨蹄(大脚)马上,朱元璋便由此联想到了马皇后。

朱元璋不仅对本国臣子、文人的表笺深文周纳,对外国来的表笺亦是如此。

朝鲜国王李成桂向朱元璋进表笺,据说其中就有"犯上"字样,朱皇帝一肚子不痛快,但又不能像杀大臣文吏那样将李成桂抓来杀死,只好降罪于朝鲜使者。朝鲜使者称其表笺是一个姓郑名集的人所草。于是,朱元璋发起了淫威,将朝鲜的进贡物品一一退还,并要求引渡郑集。李成桂不敢得罪这位泱泱大国的暴君,连忙将郑集送到南京请朱皇帝处治,朱皇帝这才多少消了点气,将郑集发配云南,总算是"皇恩浩荡",饶了那人一命。但他对朝鲜仍是余怒未消,令辽东都司不得同朝鲜有任何联系,更不许进行民间贸易,道是"永远绝也"。

"表笺之祸"令大臣文吏们胆战心惊,以至不敢提笔妄书一字。而每遇朝廷有庆典活动或重大节日以及官员们受到了皇帝的赏赐之时,这贺表谢笺又不能不写,写的时候,一旦稍有不慎,不知哪个字就会触怒朱元璋,招来杀身之祸。朱元璋倒也体谅大臣们的苦衷,顺应大臣们的请求,两次颁布《表笺定式》和《进贺表笺礼仪》,最后又让翰林学士刘三吾、右春坊赞善王俊华等起草《庆贺谢恩表笺成式》,正式颁行天下诸司。《成式》中对于表笺应该如何写、哪些是需要避讳的敏感字、敏感词等等,都作了详细说明,规定撰写表笺时须按《成式》填写,依样画葫芦。

有了《庆贺谢恩表笺成式》,文吏们欢欣鼓舞。虽说文吏们难免还会遭罹文字之祸,但只要避开敏感词,按要求写些套话,至少可以免于"表笺之祸"了。从此之后,"表笺之祸"也的确大大减少了。不过,到了明世宗朱厚熜统治时期,"表笺之祸"竟又死灰复燃,如嘉靖三十三年,六科给事中张思静就因《元旦贺表》中有犯忌之字,被朱厚熜施以廷杖,打了个半死。

除了开列许多表笺中的敏感词外,朱元璋还规定,老百姓在给孩子取名字时,有些字也是不能用的,如"天"、"国"、"君"、"尧"、"舜"、"禹"、 "汤"、"文"、"武"、"周"、"秦"、"汉"、"晋"、"神"、"圣"等等,还有些词也要避讳,如"太祖"、"圣孙"、"王孙"、"太傅"、"太保"、"大夫"等等。给天下臣民列出不能使用的"敏感词",这堪称朱皇帝的一大发明,也是中国专制文化的一大特色。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