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视野】《老子》解言

作者:杜月 发表:2008-12-04 02: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有传说成份的历史人物老子,可谓地球人最近这七千年或一万年历史智慧的真正开端。其圣人道是孔子君子儒的高台。道家可谓百家(包括儒家)的老子。
关 于老子生卒,目前认为老子生于公元前九世纪中期,《道德经》成书于公元前776年。这一年,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有记载的希腊历史同时开始。其他方 面关于老子的传说还很多,但无论怎样,老子的学说开启了人类数千年的智慧历程,将杂芜的早期思想引向了通向圣人的大道,直接影响了中华的百家思想,甚至为 儒家的君子理想开辟了源头,塑造了后世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所以由老子而形成的道家乃是百家思想之祖,是我们共同的老子。

2、我们所知道的老子其实不是老子。"老学"不堪"剥葱"式的研究。
剥葱就是"化神奇为腐朽",也容易变成纯粹的手艺活,同时实证也用剥葱式的研究把老子及其老学剥的支离破碎,使我们难以在总体上对神圣的老学一窥全豹,这样 剥出来的老子还是真正的老子吗?所以真正研究老子思想必须加入自己的综合体悟,以潜沉和观照的思想去逐步接近老子的神韵大道。

3、老子真实的历史地位在孔子之上。好比一场电影,老子是编剧、导演和演员三合一,孔子只是演员。只因为孔子是中华皇朝文化政治历史剧里的主角,老子却只演了序幕,所以看戏的人便多关注孔子而疏忽了老子。
而相对诸子的学说而言,《老子》的思想实际是最早给大家铺陈了一张质朴而庄重的桌布,其他的各门各派都是在这张桌布上陈列自己色彩与形体,进而共同构成了东 方学术思想的源头风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都借用了《老子》的思想既符合历史的事实,也符合东方文化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老子》思想除了包含博大 深邃的东方本体论哲学外,更包含了道家修炼的文化思想的总则以及儒家圣君思想的源头活水,孔子只是老子任总导演下的主演罢了,而这更是《老子》一书的独具 价值之所在。

4、关于《老子》,近现代社会里的学者引领我们步入因实证而西化的迷途。

实证的西化迷途最大的后果就是剥葱,剥的支离破碎,剥的体无完肤。老子的大道是具有超越性的,用我们实证的狭隘眼光投射过去自然如坠五里雾中,完全不能在整 体上体悟老学的丰满神韵。实证一上来先要收罗证据,然后对比证据,"一份证据说一份话",这就完全把老学的神髓完全拒绝。对中西学术淹贯通达的钱钟书曾经 就针对陈寅恪批评过:所谓"实证主义"就是烦琐无谓的考据,盲目的材料崇拜。在以前,清代"朴学"的尚未削减的权威,配合了新从欧美进口的这种实证主义的 声势,本地传统和外来风气一见如故,相得益彰,使文学研究和考据几乎成了同义名词,使考据和"科学方法"几乎成为同义名词。

5、《老子》属于以修炼或修养为根本的中国子学中的经典蓝本。
由于有早期的君王修炼历史,我们对早期君王文化和功力都有尧帝般给人"近如太阳,远如云彩"的感受,留下神奇的传说当历史被安排到崇智尚力阶段,君王不修道 而靠武力、礼仪等来维系政权稳定时,修炼便转入史官或文士等根基好的人那里去隐修。当修炼由君王密修到士人隐修,修炼也便渐渐传入社会。由此可知,《老 子》由一位隐修的李姓或老姓、单姓文士--德行高超的老先生--西周末年写成,春秋中期传出,战国时代盛传,成为中国修道(养)之子学的经典蓝本是毋庸置 疑的。

6、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初始的氏族部落酋长国的首领都属于神不时地关照着的秘密修炼者,炎帝(神农氏)、黄帝、尧等都是。
把握住"神传文化"这一主心,我们就能体会到早期太古首领的修炼身份,本身关于他们的传说就由来已久且汗牛充栋,比如神农尝百草、黄帝得九天玄女授书、大禹 治水、河图洛书等等,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正是他们的修炼以及神的加持与关照才让天下得以生发繁衍,可谓由此推动法轮常转,为后世的修炼文化播下了种子。

7、修炼的书如同今日大博物馆的名著或名画,往往都是孤本、绝版。
传说中文字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可在中国从刻在石器、铜器、龟甲上到刻在竹木简上,经历了约两千年漫长过程。其间散失毁损者不知凡几,更加上数千年来诸多修炼 者为了保持修炼之术能得以正常赓续,往往心传口授,不到非常时期或者遇到非常人很少拿出示人,河图洛书也是在宋代才得以公示天下,以致修炼的书如同今日大 博物馆的名著或名画,往往都是孤本、绝版,要想得到,除了大价钱,还要机缘巧合才行。

8、当历史被安排到崇智尚力阶段,君王不修道而靠武力、礼仪等来维系政权稳定时,修炼便转入史官或文士等根基好的人那里去隐修。当修炼由君王密修到士人隐修,修炼孤本渐渐传入社会。
这就是我们神传文化的一次裂变。早期君王的修炼在这个阶段已经式微,由崇智尚力的文化所影响,只能通过武力加礼仪的"元规则"来治理天下了,以致修炼也就从 君王转移到史官或文士等根基好的人那里去,一方面这些人深具道统,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有天命思想,知道修炼之道之于后人的意义,所以在这样的过程累计中,有 他们所主导的修炼孤本也就得以渐渐传入社会,进入到了华夏文明的大熔炉之中。

9、《老子》成为中国修道(养)之子学的经典蓝本。
见第5点

10、老子修道是来奠定中华修道文化思想和由东周乱世到皇朝治世道法特征原则基础的。
中华修道文化思想起源于老子,虽然后来分出了许许多多的不同派别,但是老子思想是众家的主根脉,《老子》一书处处都隐含着修炼的秘密与途径,而且是修性与修 命相结合,包括后来由东周乱世到皇朝治世道法特征原则也受老子影响甚深,也由此形成了中华神传文化与修炼文化的主要特色,影响了数千年华夏的演进历史以至 今日我们每一个人。

11、老子使命博大悠长,故而横跨周朝治世和乱世,活两、三百岁修成中国第一大道。
老 子的使命就是传道。而且传的不是一般的道,而是宇宙人生的大道,这样的圣人襟怀使得老子不光是普渡众生,更是为整个后期的历史文化发展做铺垫。老子生于公 元前九世纪中期,于公元前776年写成《老子》/《道德经》宏篇巨著。所以老子是一位身负教人修道使命的历史人物,他的出生本身就具有带有传奇色彩,活了 两、三百岁修成中国第一大道。所著之《道德经》也就是供修道者每日诵读领悟以修炼的道德慧悟之路:炼德得功成圣。

12、《老子》是一本奠基的道经,一人写成却包含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想,加之战国时代书的不同抄本流传时又由抄者添加内容,后人尤其今人实证,就被弄成战国书籍了。
我 们可以在老学里面找到诸多文化思想的影子,包括后来的诸子百家,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老子是奉天命而来、成大道而去,有影无踪、留下文字的中国圣(神) 人。可谓"老子李耳不是人,九天大道下凡尘"。传文字昆仑《道德经》,人在字中,大隐隐于市(世),自然自在,无为不争,大道天成。然而版本的流转且将老 子的著作有所改变,一直到了一帮"剥葱"匠手里,就被"实证"出了战国书籍的结论。所以,葱还是少剥为好。

13、 "老学"迷途,把中国以修炼为基本连带政治、经济、军事、医药等内容一体化的子学, 用西方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开始分科研究(哲学化、科学化)的方式解剖分析,人为弄成了所谓老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社会理想、经济思想、军事思想等。
老 学博大精深不假,但并不能由此可以认为我们可以在里面去开小煤矿,国寨"砖家"就最爱这一套。这里挖一个洞名曰"老子政治思想",那里挖一个坑名曰"老子 经济思想",还能以无限的"创造力"发现"老子家庭哲学"、"老子的恋爱观与夫妻观"、"老子的饮食烹饪哲学",令人喷饭。华夏神传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 能以西方的科学理性加以解剖分析,越是早期思想越是这样,如果用所谓的"实证科学"去研究《易经》简直就是拿放大镜看太阳,小心别把眼睛烧坏了。

14、剥葱似的"老学"研究,最后消灭了"老学"这根"老葱",只剩下老子的思想杂碎。
剥葱的结果就是支离破碎、体无完肤,然后庸人就收集一片碎屑,声称找到了老学的真面目。博大精深的老学其实此等鼠辈可以得其玄机?那么是不是葱就不能去整理一下呢?非也。如果有泥土灰尘,洗一洗,顺刀切一切,葱香自然就有了。

15、如此"老学",盘腿喊痛、天目漆黑的教授、讲师及学生都敢研究,也都能研究,将中华圣经或第一道书折损为普通学问。
根 器浅、定力弱的人是注定无法与老学结缘的,大道靠体悟,也要靠身体力行参透大道之义,常人看老子也就"一本书",所以都敢来献丑,把老学讲的面目全非,或 者加一些西方后现代的词汇,拉虎皮做大旗,根本对"盘腿喊痛、天目漆黑"无所谓,这样下来,圣道之载体自然成了一堆昨日黄页,不灾梨祸枣就烧高香了。

16、老学迷途是研究。
如 前所述,老学的靠的是体悟,甚至对整个东方神传文化而言,体悟都是我们入其门径窥其堂奥的不二法门。但恰恰是这一点,许多人在一些西式治学方式的影响下已 经完全忽略,他们的方法就是"剥葱",甚至从"手工"变成了"流水线",这样生产的来的学术"研究"有质量吗?这样除了把老学引向迷途,钻进死胡同以外, 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17、儒家人伦之理每日都存在于我们华人的生活中,不是研讨出来,而是复读领悟出来的。
儒 家伦常之理由来已久,影响华夏已数千载矣。从孔子发轫儒家思想以来,儒家的经典就进入了华夏文明的广阔天地,《四书五经》加上各种各样的"校注"、"疏义 "、"正义"、"发微"、"钩玄"等等以及各类故事别集,也把儒家的伦常之理细致的阐释给了我们。但是在我们领悟的过程中,仅仅依靠"研讨"就能明其要义 么?非也,反复的诵读加上自己的领悟才是要领,前人栽就教导我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拿起《易经》,在每一卦的大象辞里所反复涵咏的"君子"华章,如 果不去进行深层的心神领悟,无论"研讨"多久都是徒劳的。

18、老子之《道德经》所谓"道"的理,比《原谷谏父》含之"孝"的理,深奥何止千百倍?
孝 本身只是儒家伦理之中的一个范畴,是体现尊卑秩序、固定长幼差别的重要途径,也是家族社会得以长治久安的现实门路,所以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文化占据了 很大的比重。但老子的《道德经》所包孕的"道",却实实在在远远超出了"孝"的范畴,它直指圣人之大道,人生之大道,宇宙之大道,并在其中告知了人们成道 的修炼体悟门径,其深奥自然是儒家的伦常概念难以望其项背的,这就是说,儒家的伦常之理我们都要通过体悟来完成,那比之深奥千百倍的老学"道"理,是我们 研究研究就能了解的吗?

19、《道德经》正道是不研究只诵经,主要是供修道者每日诵读领悟以修炼的道德慧悟之路:炼德得功成圣。老子不讲学,讲经讲道。春秋战国各行各业都称为道,诸子百家都论道,却惟有老子教人修道。
《道 德经》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它不是学问去理解去解释,它是圣人道。只能每日诵读领悟是修炼的道德慧悟之路,其本身也只能反复吟诵,理解多少就是领悟了多 少,每一次的诵读也必然加深对"道"体悟与理解,和读《易经》一样。这就和同时期的其他子学不一样,其他门路讲得多、论得多,可是悟的少、修得少,唯有老 子告知了我们体悟与修炼的"大道"。

20、读《道德经》是不能分解为哲学、政治、军事等思想来单纯地解读的。
分 化的研究其实是西方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开始分科研究,是现在的科学思维的指导思想,把被研究的对象从环境中割裂出来,再進行抽象,因此其结果通常是不考 虑该对象与环境的互动,也抛弃了操作该对象时对环境的影响。而老子讲: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讲道,而道为"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而后"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那么道自然可以包罗人间的万象,却不能抽象出来具体的知识分化,否则天地之精义也就荡然无存了。

21、"圣人道"的"非常道"意义是解释和理解不出来的,只能体悟式的读和修。
老子自己都说"道可道,非常道",也就说"圣人道"的"非常道"是不能通过解释来具体阐述的,要的是我们通过反复的诵读加上以修炼为手段的体悟,才能慢慢得其三昧,并且不断的丰富道的博大内涵的。这也是东方古老文化的共性,非独"道"理如其然也。

22、 "老经"--老子所著《道德经》--讲圣人道,五千字讲透了。你用人脑子去读,永远能深入,永远还藏着你没能悟到的理。中华所有后学都无力再涉及。
《道 德经》或曰《老子》究竟讲什么?这个问题包含着开启《道德经》智慧大门的钥匙。从古到今,读《老子》之"道"受传承或启发或辟蹊径创新道家、儒家、墨家、 法家等后学的代不乏人,可是谁提出了老子的奥义?恐怕也就庄子和后世少数能与修炼文化结缘的人知道,但是也出于"道可道,非常道",大多没有给我们留下过 多的指引。

23、读《老子》之"道"的人很多,但大都着眼的是"道"的文化思想,把《道德经》当成哲学、政治学、军事学等对待,不懂修道不具功夫,却在创立自己的学问--著书立说(包括写评注)--上夯大力。
有些学者费力地去考证不过古稀的80岁老人究竟活在春秋还是战国,究竟德先还是道后?以及老子思想所包含的种种他们自己杜撰出来的"学",虽然充了"核心期刊"文章发表的数,但这样不懂修道、不具功夫的学术是不能把老学的真实内涵和盘托出的。

24、有些学者爬着看老子,越看越觉得古人或前人的眼光没有自己的独到,所见不如自己的真切。
眼 光的局限也是后人对待老子学说的大问题,受"考据"的解剖式研究思维的影响,许多人只把目光局限在老子的某一个词语、某一个概念、某一个句子、某一个章 节,老学的整体神韵和原貌他们无缘入目;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错觉,认为老子也受时代的"局限",在一些问题上远没有现代的我们看得清楚、看的全面,得出这 些结论,论者还往往趾高气扬,"大学者"的优越感人家可是表现的一点都不"玄妙"。

25、这些"老学"剥葱者或超越者翻阅一辈子 《老子》,竟然还没提出《老子》究竟讲什么的问题,更别说从中发现了什么。这样研来究去,老子没了,只剩"老子杂碎"上席了。
把葱剥来剥去能得到什么呢?能得到一个最后的"核心"吗?显然不能,剥到最后也就是一堆葱屑而已。这样的治学途径无疑是不可能真正了解老子所揭橥的圣人之道的,所谓"圣人之道"也比须是具有圣人潜质之人方可熏染,盘腿喊痛、天目发黑的诸公们大概不属于这个行列。

26、老子的《道德经》就讲圣人道,讲其特性和原则,讲圣人如何循天道对待事物(名、无、有、玄、妙等),如何无为不争地治国、生活、用兵,等等。
君 王循天道无为不争地治国、生活、用兵,以修成圣人的大道乃是老子《道德经》五千言的真正主题,也就是圣人道的内涵、特性、原则以及实现途径。他用多棱角、 多侧面的方式把圣人之道的光辉画卷给我们徐徐展开,也把作为早期修炼者的君王治国途径做了说明,以此来推进天下的圣道和老子本身的神圣使命。

27、《道德经》通篇都在讲"圣人"是怎样的,如何才能成为圣人。
老 子在《道德经》里面,时时处处都在告知我们圣人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 无不治"、"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如此谆谆 教诲,俯拾皆是。

28、圣人道不就是"非常道"吗?没有明说,就须读"道"者领悟。
" 非常道"是什么道?行业道、诸家道是寻常道,人生准则、政治原则也是"常道"。即使宇宙本体和规律,进入学术研究和学问立说上,不还是"常道"吗?然而, 通读《老子》即可发现,圣人道就是"非常道",虽然老子没有明说,但就须读"道"者领悟。而各自领悟则必有深浅、角度、侧重的不同,而且会不断变化,这不 是"非常道"是什么?第一章讲道,没有定义,只有描绘:无有路,玄妙门......如此道属于谁,当然属于圣人老一辈。

29、 "圣人"之词在周朝已不时地出现在鼎文、诗文之中,成为王国的希望者。
《老 子》从第二章开始讲圣人之道,81章共有 23章直接论及圣人问题,占全文三分之一之重,间接说来几乎都在讲圣人的道和德--如何遵循,如何培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 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等,圣人做什么,如何做圣人,老子的教诲非常细致。之所以这样,也是老子对圣人抱有极大的希冀,毕竟君王成圣方才是王国的希望。

30、圣人非同寻常,故而其道"非常",只可修不可讲,讲出来便不是道了。
既 然圣人非同寻常,老子的圣人道岂可随意而讲?而且即使讲出来,能真正涵盖老子所要表达的圣人之道吗?显然不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老子才从多侧面来举重 若轻的阐释圣人道的特性与原则,告知我们圣人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希望我们在体会和参悟的基础上不断的执行,更在实行中更深入的体悟,除此之外,圣人之 道的修习的确没有别的终南捷径。

31、圣人道跟愚民统治,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老 子对圣人道做了至简至易的阐述,圣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确不是常人能够完全理解。"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常善救人"、"圣人无为"、"圣人去 甚,去奢,去泰"......这些话语恐怕把一些人弄得头晕目眩,也可能导致所谓的一些"老学"学者偏偏对如何修道成圣人不感兴趣,只中意剖析,结果弄出老子主张 愚民统治等浅见薄识。但是老子的圣人道绝非愚民通知,思想作为"道德"发端的《道德经》可能主要来宣扬愚民吗?老子的思想立足于天下苍生,立足于圣人情 怀,其胸襟之博大可囊括万有,连"统[color=#0000FF]治"二字都不可能在老子思想中占有多少席位,遑论"愚民统治"了。

3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等话语,其实是不可琢磨和研究的。
如 前所述,老子的思想只能用智慧和身心去体悟,而不能通过"研究"、"论证"的手段来坐实,不禁老子思想这样,中华早期神传文化都这样。我们古老的文化这几 千年来被多少人皓首穷经的"研究"?结果呢,谁能说研究了什么结果?倒是一些只重体悟和践行的老实人得了真意,夸夸其谈之辈是休想通过写论文的方式来玩老 子的。

33、一遍又一遍的通读,才能够走近圣人、拥抱圣人,才有机会修炼成"抱一"而"明"、"长"、"有功"的"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之圣人,善于反其道而行之的"无为"而"无败"、"无执"而"无失"的圣人。
老 子的书神意满篇,许多至易之理在初次的阅读中是不可能一下就完全理解的,甚至不是在一定年龄就能理解的,这一方面取决于你的根器深浅,另一方面还要看你的 人生感悟是否达到了应有的厚度。老子的"道"直指圣人,是超越现实、超越历史甚至超越理性的精神指引,因此,除了反复诵读,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能真正领悟 老子思想的。每一次读凡人道的《红楼梦》我们都会为以前没有领会到的东西而长吁短叹,何况圣人道的《道德经》呢?

34、圣人"德"多且大的道理,如同《原谷谏父》中"孝"的荣耻感,不是别人口里讲出来、自己听到的,而是一遍又一遍"诵读即在修炼"的过程中真切体悟到的,那才有意义。
圣 人的"德"首先是不可能用举例来论证的,就像完全不能用举例来描述中共的"恶"一样,因为本质是彻底的,是不需要例证的数量来增加说服力的。"德"的领悟 也是靠我们潜心的诵读进而加以体悟,但决不能像文人做学问式的来研究,只能反复诵读,身体力行进行体会,把诵读也当成修炼,修炼是功到自然成的过程,读老 子也是一样的。

3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足不出户而知天下,这难道还不是圣人得道而具有的"不行而知"的功夫么?眼不窥牖而见天道,这难道还不是圣人得道而具有的"不见而明"的功夫么?
知晓了人生宇宙之大道,则万事了然于心,万物了然于目。因为万事万物无不包含在宇宙人生这个大范畴下,作为得道之圣人,自然天下万事无不领会,渺远天道莫不知晓。这也是为什么圣人难得,圣人难修的地方。

36、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脚 出户外,肉眼看山水,迷在其林谷河流中,何以知天下;足不出户,修成天目看人身,道慧真眼知天下。窥窗之外,男人匆匆忙忙为名利,女人昏头昏脑为爱情,何 以见天道;不学琼瑶,修成慧眼看人身,神游八方见天道。行万里路,肉眼必为万事万物所累,皮毛表象所见越多,事物真象所知越少。因此,"无为而无不为"的 道理也就显而易见了。

3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 人无执着分别之心,只有大关怀大慈悲大承担之心。他们来到我们的世界就是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博大的人文襟怀和深重的历史使命救度世间,百姓之心圣人最能感 同身受,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能够为了百姓之苦乐奉献一生,甚至往往承受巨大的痛苦也在所不惜,这种超功利的精神指归除了圣人以外,别无所求。

3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 人胸襟的博大和思想的高远也正体现在这些地方,此种思想,古今中外的诸多先圣莫不如此。在他们眼里的常人,是没有判若云泥的高下之分的,他们能把常人的种 种分别执着完全淡然的心中,以超乎常人的承受力接纳世间所有的是非善恶,他们对人尽最大的努力来关怀来拯救,以无比的大爱来推进人类的历史进程。我们认为 的不善不信,在圣人那里也是他们要关怀拯救的,而我们认为的善与信,有何尝真正就一定是圣人的标准?所以,在圣人眼里,我们都是天真的孩子。

39、因"常德"而得天下一切的人,难道还不能"不为而成"吗?
足 不出户而知天下,就是圣人得道而具有的"不行而知"的功夫;眼不窥牖而见天道,这就是是圣人得道而具有的"不见而明"的功夫。圣人道乃非常道。得"非常道 "之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自然不需要动手动脚、亲力亲为才能成事。得道之圣人,其德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功,他的心即百姓的心,他动心百姓 的心不能不动,他信什么百姓也信什么,不信者因为被他信任也因他而信。如此因"常德"而得天下一切的人,自然能"不为而成"了。修"圣人道"就能使人的 "德"演练成"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的功能。老子说玄话,是实实在在具有这圣人之 "德功"。

40、因为"德功"是不让质疑者随便见到的,除非天地不容此人或此类人的时候。
" 老学"学者是不信有"德功"的。道家传说和道教神话,他们听后都会嗤笑不已:老子有此功夫,直接做周王,把中华圣朝延续到今日,让全世界都成为中华德朝岂 不玄妙?这样想和说时,学者便愚迷了。常人只是肉眼所见,走遍天下知道的也只是人间的知识,愈向外求,真知愈少。圣人天目所见的是超越空间间隔的真知,体 悟到的则是天地间的规律,"德功"也是这样,非有大智慧者是悟不到这个层面的。因此,"德功"层面不是常人所在,当这些真正展现在常人的眼前的时候,多半 这个时代就已经被天地所抛弃了。

41、《道德经》讲"圣人道",传的是道,谁想成为圣人,得道而演化道德成功能,那就修。
老 子指出了圣人道,告诉了我们圣人的特征、原则与思维方式,那剩下的就是我们的修炼了。想不想成为圣人在你,想不想得到功能在你,想不想修炼也在你,不能指 望瞟了一眼《道德经》你就是老学学者了,更别指望你就参透圣人道了。修炼的路是自己走下去的,老子告诉你路牌和路上的步法,其他的就看你的怎么走了。

42、老子的使命是来传圣人道给世人,岂是来给愚迷不信的人表演使其信的?
" 上智闻道,大信之;中智闻之,若存若亡;下智闻之,大笑之"。老子指引给世人的圣人大道是主要给上智之人来大信的,以及给中智之人通过修炼来证得的,至于 下智们要大笑,那也是自己的事,老子可不会通过"体验式营销"来给大家证实一番再让你自愿入道的。修炼是个人的事,是个人的自由选择,而且修炼直指人心, 信与不信他人可是强求不了的。

43、老子可以培养圣人,却不给"老学"学者启蒙。
老 子的使命是把从三代开始君王逐渐失修的圣人道传入社会,传给世人,让能修的人回天听命,也是为后世需要奠定修炼文化,培养圣人,引领圣人自然就是老子的一 大要义,"老学"学者个个都是"著书立说"的"大学问家",一是用不着一个什么头衔也没有的布衣之人来说教,二是把葱都剥完了,空剩下一堆垃圾葱屑,拿什 么当教材呢?

44、文王强周兴国,武王伐纣灭商,都是因为德多且大,才得姜子牙辅佐而成就"伐无道,得天下"的宏大伟业的。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无需多言;"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教训不胜枚举。"得道"自然"顺天",因为"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亦有德名曰"好生", 魔亦有业号之"杀戮",此冰炭不相容也。"顺天"之君自然亦有天之德,"逆天"之主自然亦有魔之业。以天德摧魔业,大道之所主,岂人力可违也!

4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中 华文化治国必以君子,君子之道,正道也。思之正、行之正,则位之正、身之正,如此则政之正而国之正,以至天下正。"兵者,生死之地,存亡之道",必以出奇 而致胜。奇者,灵活机动之谓也,天时地利人和均可左右胜败,而人之智,则要化万势而为我用,奇兵则不可不用也。天下之取,必以德,天命所归则无为而无不 为;若以暴力得之,他日必以暴力失之,独夫民贼之辈亦必见戮于刀下,尚梦呓万世之江山,岂可得乎?

46、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 为之治,天下太平,民命不劳而财不伤,生发之气不求而自得;好静则民不受扰,黄发垂髫自可各安其乐,必以余庆而继善,以余殃而去恶,岂有不正之理乎?无事 则民脂民膏不损,财利之道不堕,焉有不富之理?君无欲,则无取;如此则民无忧无惧,为善之念生发而做恶之心消遁,淳朴之风可得矣!

47、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圣 人之道合乎天地,大德而不言,大功而不傲。无为之政,不言之教都是圣人治国之道。以恬然自适之政治国,则民无忧惧之心,所得其所,所乐其业,风气自淳;反 之扰民不堪,劳民不已,民风岂能不衰?所以圣人之作为必然雍容淡雅,极端、夸张、强力、偏狭等等绝不是圣人道所应有的特质,儒家在这一点上引出了中庸的含 义并投射在君子身上,也是把捉到了圣人的这一鲜明特色。

48、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以 烹小鲜之法治国,正乃"闷闷"之政也。圣人大道衍布天下,群阴慑服,暴戾之气消遁,淳淳之民得以休养生息,圣德之君得以厚德载物,神鬼无交战,人君不睽 目,两相恬然融融,其德自交归矣。三代之下,大道日益式微,神鬼颠倒,民亦自伤,圣人不得其位,华夏板荡,不亦讵可慨哉?

4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此 乃圣人做事为人之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事无论难易大小,要想成功则首先取决于做事的态度,其次是做事的方 式。从细处着手,从基础着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自然大功可成。对事情要有忧患之心,严肃对待,有时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来背水一战。如果盲目 乐观、吊儿郎当的做事,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圣人在细小处依然认真执着,日积月累,圣德亦日益恢弘矣。

5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此段乃圣人之要义,万古不变之理也!江海恭谦至下而能纳天下之水,圣人亦恭谦至下而能载天下之民。以民为大为上为先,则民自以圣君为大为上为先,退一步的海阔天空也只有圣人才能深切体会,其实万事何不如此?不争,则自上高格,对方欲争而不得,如此,谁与争锋?

51、 圣人无为而正民心,"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方、廉、直、光的恰到好处,故能"治大国,若烹小鲜"。
无 为并非蒙头睡大觉似的无所作为,而是有一种高智慧的定态,"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就是对这个定态的描述,"方、廉、直、光"就是对这 个定态的要求,如能做到就是圣人之道,进而民心自正,万事推进,此"无为而无不为"之谓也。"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就恰如其分了。

52、"老学"学者以为老子在玄谈幻想,其实是以愚者之浅知见智者之慧识,完全不对板,越说越显其愚迷无知。
" 老学"学者乃常人,有的甚至乃愚人。燕雀之所视岂可见九天之华光?读不懂想不通,自然看老子的书就是"满纸荒唐言"了。但是就此打住也好,但往往许多"专 家学者"的积极性很高,虽然不懂还是要来勉强"阐释"一番,让人哭笑不得。这样也把我们"学者教授"的底子无意中暴露了出来,只会玩弄一些陈腐概念,再蘸 一点个人偏见和党文化余毒,一片片"核心期刊"论文就可以等登"大雅之堂"了。

53、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常人钝钝,知圣人者焉能不希?知者之中能身体力行以圣人道为法则之人又焉能不贵?所以,圣人是孤独的,他似乎没有常人想象中的华丽外表,甚至连个像县委书记前呼后拥的风光都没有,但是圣人的思想却如怀中宝玉,不轻易示人,轻浮愚钝之徒也是难有机缘一睹仙容的。

5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做 学问做人都该这样,坦然自己的无知之处并加以填补,也就难得了;强不知以为知,问题也会随之而来的。圣人之所以完美,乃是圣人会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并努 力使之完美,这样等于每天都有检查机制和纠错机制,持续改善便不求而自得了。孔子每日"三省吾身",目的即在"病病"也!

5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老 百姓都不怕你了,你还有什么"威不威"的?这个时候你的"威"连同你的"伟大光荣正确"都会被人们当拖鞋一样扔掉,而且你大祸临头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所 以,最好别去压迫民众,只有不压迫国民,国民才不会厌恶你抛弃你,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所以圣人只求明心见性,而不受外在的一切蒙敝本性,以致干出蠢事。这 也就是圣人看轻假象,而求真我的超越与解脱的原因。

56、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易 经》的益卦与损卦讲的就是"损有馀而补不足"的天道,《圣经》的马太福音也为我们昭示了"损不足以奉有馀"的人道。都知道"天法道",能依天道"有馀以奉 天下"的人自然就非道者莫属了。圣人之得道,不居功自傲,不恃不骄,连贤德的"表面文章"也不屑为之。扪心自问,我们能做到吗?

5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水 性润下至柔,但是"水滴石穿"、"水可覆舟"、"水火无情"我们也听过,而且一旦水势冲天本地,则无坚不摧无可抵挡。所以强弱的对比不是绝对的,一旦量变 引起质变,你就是"铁桶江山"也照样汪洋大海。只是我们很多时候道理虽懂,却没有真正聚集力量,所以到现在某些人还认为我们很软弱。所以圣人告诫我们:只 有能够承受举国屈辱的人,才可以担当社稷之主的重任。只有能够承受举国灾难的人,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君王。忠言听起来总不那么顺耳,但我等当自勉之。

58、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表 面上和解了深仇大恨依然会有内心残余的不满,这可不能算是真正的修嫌释好;因而智者宁肯让别人有负于他,而他也不对他人苛责。圣人总是让别人亏欠于他而不 思追讨、以德报怨,无德之常人总是怨怨相报、斤斤计较,甚至以怨报德。如此立身待人,能真正与人为善乎?唯有业力循环,冤冤相报,万世不得安宁矣!

59、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有 道德的人总是愿意让别人欠他的,因为他懂得"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他还会主动地把自己的"有余"拿出来"奉天下"的。他是"为腹不为目"的,在物质丰 裕的时候,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去造福其他人;在物质困乏的时候,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没道德的人不能让别人 占他一点儿便宜,而且恨不得占尽别人的便宜才好。他是那种"持而盈之、揣而锐之"的人,他追求的是"金玉满堂",追求的是个人的享受。他心里除了他自己没 有任何人,不断地迷失在欲望的追逐中,不断地损他人之不足而奉自己之有余。最后当然是"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遗。"了。俗话说:"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 怕天不怕。"又有话说:"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这些话就是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最好的注解。上天对世人本来就没什么亲疏之别的,无非是"同于 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下人,天下事,大抵如此。

6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忠 诚正直、尊重事实的话听起来往往不舒服,不会令人非常满意;漂亮的字句、优美的修辞、悦耳的言谈往往都带有种种夸张甚至阿谀谄媚而不足为信。因为大道自然 是平淡而不华丽的。人也一样,真正的得道善人不会用各种华丽的词藻,精巧的辩才来讨论、研究,相反喜欢与人辩论、争论,求个输赢的行为并非善道;知道天道 的人不会刻意去博闻人间的知识以充当"智者",执著于人间杂碎知识的人也不会有高级生命为他启悟天道,如此,则"知"从何来?

6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道所蕴含的自然规律是生长、养育万物而不恣害众生,所谓"厚德载物"是也;圣人的行为准则就是只施德行而不争功名,而"为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你想与之争的机会都不给你,当你偃旗息鼓下来,依然发现超然淡定的他还是泰然自若的在你面前。

62、《道德经》是修道的经文,不要做剥葱厨子,要做诵经孩子。
这些随意拈来的经文,经过简单的阐释,可见其内涵何其博大,对圣人大道的指引何其恢弘。所以,我们都《道德经》万不可以"实证研究"做唯一的菜刀,更不可只以为读读就完事,这样的薰习手法则无非是虚掷光阴了。

63、《道德经》对于修炼得道的圣人,才显政治、经济、军事、医药等方方面面的奇功异能。
所以我们可以说《道德经》系统讲述了圣人道的修炼。《老子》文字昆仑,引领后世开创修养或修炼为根本的子学,为后世修炼文化奠基。也才对真正修炼的道之人展现神髓,使之一通百通。因为圣人大道无所不包,不所不在,区区人间事,自然蕴含其中,习之愈久,则所见愈明。

64、老子的《道德经》是古代人体?宇宙大科学之世界名著。
对 于书中所讲,我们能够领悟到《道德经》已经远远不是一本简单的修身养性之书,其为我们指引的圣人大道通向无边无际的宇宙,通向渺远幽深的生命世界,我们倘 能沿此走下去,宇宙生命的光辉图景亦会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到时,"古代人体?宇宙大科学之世界名著"对《道德经》而言,就更加恰如其分了。

65、兴德须修,道成圣人!
老 子给我们引出的圣人大道实际也是一个修炼的法门,圣人之道自然伴随圣人之德,此德乃人间之圣德,欲兴此德莫非修也!任何修炼都一样,没有什么简便方法,唯 一方法就是持之以恒、身心合一,以正念推动自己不断前行,如此方可真正迈步于"圣人大道"之上,圣人之德自然也就紧随其后了。

66、中华诸子百家是《易经》文化之母跟文化之父《老子》生育出来的文化儿孙。
《易 经》乃"群经之首",是我华夏文化的开山总源头。《易经》为我们揭示的宇宙观和世界演化原理至今深深影响着我们中国的思维,有的甚至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骨 髓血液中,让我们自己都难以察觉了。与《老子》比较,《易经》内容细致庞杂得多,内部的结构也更加严密复杂,用词古淡优雅,宛如慈母娓娓而叙;《老子》则 言简意赅,举重若轻,高远崔嵬,若父道之刚正。两相结合,中华诸子也便从中呱呱坠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子学《孙子》、《论语》、《庄子》、《荀子》、 《管子》、《韩非子》等谈"道"都借用过《老子》的大智慧。

67、老子写《道德经》传出圣人道,讲出得道而有"德功"的秘密,似乎只为将道家修炼的文化思想传播出去,使命完成后便骑青牛西去。
综 合来看,我们也能体会到老子传道也是历史之安排。他只讲五千言,可是其大道之深广远远超过后世所有文本,更重要的是在阐述圣人大道的同时告诉了我们德功之 所在,道德二字也从此有了真正的深刻含义。如此神圣使命完成后,老子翩然离去,为后世留下许多传说故事,引得剥葱厨子们忙活了几千年,现在还在津津有味的 忙着。

68、《老子》跟《易经》生了许多儿孙。夏、商、周三代之《易经》乃君王问卜之卦、 卦形、卦名、卦辞、爻题、及爻辞的总称。
《老 子》跟《易经》作为华夏文化源头的两座绝世高峰,对后世中华文化的演进产生了质的影响,从诸子开始,这种影响就已经明明白白的表现出来了。任何中国本土的 思想文化都能在二者中找到影子。《易经》由问卜之卦、卦形、卦名、卦辞、爻题、及爻辞组成,但是其思想内涵却远远不止于问卜,自古就有"好易不占"之说。 其包含之易理就是中国几千年前的宇宙相对论和微观量子论,而且在这其中,他更引出了圣人君子的境界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这无异于又是一种圣人道 的阐释途径,和老子相比,则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异,只不过在叙述中更体现了"慈母"的细致入微罢了。

69、周朝《易经》卦名、卦序和卦、爻辞等相传至今,其卦、爻辞可谓神话,也可谓王语,构成中华各子学流派的母本。
周 朝《易经》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易经》并非源于周朝,夏商均有自己的《易经》,如《连山》、《归藏》,只不过于今早已失传。 《易经》的原始文本由伏羲八卦的卦名、卦序和卦、爻辞组成,后来经过文王、周公的卦象组合和孔子的补充,加入了《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 传》、《序卦传》、《杂卦传》和《文言》,也即我们常说的"十翼",才成了我们今天的《周易》。从内容量来看,《易经》之广博无复多言,其中的所有爻辞卦 辞象辞可谓字字珠玑,出神入化,包蕴着无比深刻的大道理。华夏后世的所有思想文化莫不植根于《易》,都有赖于《易经》的最初哺育才得以成形,谓其"中华各 子学流派的母本"当非过誉。

70、《易经》讲道说德颇为驳杂,且跟人事密切纠缠,日日诵读也是修炼,却走在"乡 间"的小道上。
《易 经》内容深厚广博,往往微言大义,以象喻理,和《老子》的五千言相比自然要杂芜许多,对易经的深刻领悟也是通向圣境的法门,只不过这可要极高的悟性与极高 的根器,一般人想只通过《易经》来完成修炼以至功德,可就是在走小路了,一来容易迷路,二来费时费力,没有真正的师傅引导,想让小路变为捷径实在太困难 了。

71、《老子》上论道下论德,以"无为不争"之圣人道画龙点睛,成为中华各子学流派的父本。
《老子》相对就要直接许多,直指圣人大道,进而引出大道之德功,更以"无为不争"的圣人姿态灌注其中,将一幅光彩夺目的修炼画卷花洒的酣畅淋漓气韵盎然。为后世的诸子之学直接注入了元气与神髓,浩浩荡荡繁衍至今,使我们今天依然能够见到"乃父"、"乃祖"的绰约风骨。

72、儒家孔子以"仁"道复兴"周礼"--兴儒成家--思想文化的血液、骨骼和肌肉的主要结构都来自周朝的《易经》,来自《易经》的乾坤两道。
儒 家以"仁"道立家,把"礼"作为其政治理想和伦理秩序的实现途径。作为儒家"至圣"的孔子在给《易经》做传(十翼)的时候就把这种儒家理想体现了出来。 《周易》乾坤二卦乃起首两卦,提纲挈领,化育天地。孔子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给乾坤二卦做大象辞,还给这两卦专门做 了其他六十二卦都没有的《文言》,可见孔子对此二卦的深悟与看重。在两卦的卦辞、系辞和彖辞中我们也能充分体验到儒家思想的"礼"所阐释的秩序合理性与" 仁德"所彰显的天地精神。所以学儒而不读《易》,与村野愚夫无异。

73、老子者,神龙圣人也!尧、舜、禹、汤、文王、周公不过六君子矣。
根 据我们现在能见到诸多古籍记载,从青年到老年,勤学好问的孔子曾经四次问礼于老子。 34岁那年,孔子求教老子之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 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先秦历史记载都十分简略,但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孔子对老子无比敬仰。或许孔子就是读《老子》之后,带问题登门问礼于老子 的,老子对孔子面授过"圣人道",让孔子叹为观止:老子者,神龙圣人也!尧、舜、禹、汤、文王、周公不过六君子矣。

74、孔子只敢讲也只讲"仁义礼智信"之人情的君子儒--礼正乾坤,正邪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 对于老子"神龙圣人"之道,孔子也是"探之弥深,仰之弥高"。把老子的圣人境界投射到人间的君子理想身上,用"仁义礼智信"之人情的君子儒来向老子"神龙 圣人"靠拢,并以"礼"来固化这种理想秩序,然后把落脚点划归到"格物致知立诚明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来。由于其面对世俗人生,更能为大多数人理解接 受,加之君主政治的秩序要求和精神引领,所以才有后世两千年的儒学慧命。

75、由圣人道而君子儒,孔子进老子正门,出旁门而创儒家修养学,才有《论语》、《孟子》、《荀子》等。
孔子问学老子后,领悟了老子的圣人大道,在这个宏大基础上结合了自己的理想,引出了儒家的君子理想、中庸思想以及"仁义礼智信"的立身理想,但总的说来,都以修养为旨归,经过后来儒门诸贤的承传,《论语》、《孟子》、《荀子》等诸多儒学图景才得以与我们见面。

76、儒家虽然尊大儒孔子、孟子为圣人,但"儒圣"非"道圣",盘腿打坐只修养不修炼,以"仁"和"礼"为道。
老 子的道乃圣人大道,孔子虽领悟其中真义并对老子由衷赞叹,但在儒家的思想演进中,孔子把这样的道引向了"君子儒"层面,虽然更加贴近了孔子的人文理想,而 且也更容易被士大夫阶层接受,但从本质上讲,也把老子的"道圣"转化为了儒家的"儒圣",同时更彻底剥离了老子圣道的修炼内涵,将"仁""礼"作为儒家的 核心思想,虽为后来中华文化及政治理想又开辟了一片广阔天地,但老子的圣道在这里已经难窥全貌了。

77、老子是孔子的旁门老师。
综合以上所述,此结论不难得出。正是孔子的多次问学,才让孔子真正体悟了老子的圣道,这无疑给孔子展现了一幅无比深广的修炼图景,让孔子在后来的思想演进中得到了神助般的开示与启悟,并在儒家思想中保留了许许多多的老学元素,称一声老师是名副其实的。

78、孔子学道于《易经》,问礼于老子,《老子》是儒家默认的思想老子。
孔 子学道于《易经》,以《易传》释"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之乾坤尊卑有序之仁义伦理,前面已讲《易经》是儒家君子道德或君子儒学的思想文化母本。孔子四 次问礼载入史册,叹老子为云中神龙,应是聆听《老子》圣人道之后的真切感悟。儒生有为正道艰难隐藏"不修道却在道中"的历史玄机,孟子重义养浩然正气入性 之善道,荀子重礼循天常道抑制人性之恶。东汉诸葛亮、东晋陶渊明起,儒生不入仕林或退出仕途即转入修道,《老子》儒家思想文化之父本也就明明白白了。

79、《管子》与战国道家宋伊学派接受儒家入世治国思想的影响,沿黄帝"无为而治"的政治实践路子,将"老经"中的心无拘束、情寡欲浅的"道圣"修炼主张也修养化了,西汉时渐渐并入儒学。
春 秋时代除孔子之外,管仲也把老子当成圣人。管仲是辅助齐桓公称霸的政治家,并非思想家。却因齐桓公庞大的品牌效应,战国后期被人托名著书《管子》,有很多 "道论"文章与儒家正心养性的修养学相附会。托名管仲的《管子》在思想演进中与儒家学说暗通款曲,最终也走向了入世现实层面,但也把"无为而治"和"道圣 "修炼也化为固化为一种修养模式。后来随着儒学的渐入主流,这一脉思想也渐渐汇入了西汉儒学的大谱系之中了。

80、圣人道是兵家法的魂。没有《老子》"无形之道"启迪,《孙子》"知胜之道"的"兵圣"智慧,就如同孔子"因材施教"的"师圣"智慧一样,根本不可能"闯"进头脑并用得很好。没有《老子》第31章,决没有《孙子兵法》13篇。
春 秋时代的大军事家孙武受《老子》的影响比孔丘、管仲所受的更大更明显。《老子》第31章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孙子兵法》 "火攻篇"说:"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在其许多战术战略思想中也处处体现着老子思想的影子,无不受到老子"无形之道"的启迪。这无形中不也是 孔子的"因材施教"吗,而且还是圣人的"不言之教"!

81、有对《老子》"以奇用兵"专心致志的念诵,才会有《孙子》"兵者,诡道也"的认识定位。打折改良"圣人道"的修炼,才有《孙子》加强将帅气质修养的培训。
正 是由于《孙子》也在思想内核上受《老子》影响巨大,正是受到《老子》"无形之道"启迪,孙子"知胜之道"的"兵圣"智慧才得以发挥,也才会有"兵者,诡道 也"的认识,这里的诡侧重变化,与老子的"奇兵"概念相吻合,同时孙子也将老子的"圣人道"落实到了将帅气质修养上,真可谓"兵书十三卷、卷卷有老名"。

82、墨子进儒家孔子正门,出旁门创宗教修炼色彩明显的墨家。
墨 子作为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的思 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俨然一个宗教"十诫",带有很重 的早期宗教色彩。他曾做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 家典籍。但后来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把兼爱思想深入理论,还有一些早期的科技探索,也因此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

83、韩非子进儒家荀子正门,出旁门完备了以刑法治国的法家。
韩 非是中国战国时期法家学说集大成者,凭其文采也可称为散文家。战国晚期韩国人,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儒家思想和法术思想,同 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在秦 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他曾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他创立的法家学 说,为中国后来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84、战国时代《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重要子学文集,都曾学道于《老子》。
如 前所述,作为后期子学文化的父本,诸子之书都体现着各家学说学道于《老子》。《庄子》一书,奥义无穷,是以仙逸之境来阐释老子之圣道宏图,也在隐晦之语和 寓言故事中潜藏着庄子本人的圣道理想,而这一切都是老子的神髓风韵,所以后世"老庄"并称,良有以也!荀子也讲天道,"列星随旋,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 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可谓老子的翻版。对韩非子而言, 一直主张法术刑名,:"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以及他的"万物道",其天道观依然在老子范畴。所以,诸子之学说得缘老子多 矣。

85、《老子》的"圣人道"在荀子《天论》那里被变异为"天常礼道",为儒家礼仪修养学服务。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荀子《天论》的起首,这里的"天行"也就是他眼里的"天道"了。"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 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这里不又是在阐述他眼里的"圣人道"吗?进而他将"天人分际"加以揭橥:"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 吉,以为神则凶也。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这样就把明"礼"引入了圣人之道,和儒家的礼仪修养暗通 款曲了。

86、韩非子受荀子影响,写《喻老》、《解老》,改造"圣人道"为"万物(理)道",为其"权术势"结合的法家的酷刑暴政学服务。
主 张"权术势"的君权暴政的韩非都老子影响甚深,撰写《喻老》、《解老》来谈他的学老悟老体会,并以史实论事,把圣人道的高峻无情发挥到极致,进而与他偏好 的法治学说相掺和,形成了颇具形而下色彩的"万物道",为君权暴政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更为后世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奈何自己最终被暴君以刑名所 杀,死得其所乎?

87、诸子学道基本上没偏离老子"圣人道"的,主要是弃官隐居实修的庄子。其《大宗师》、《齐物论》、《秋水》、《逍遥游》,较真切的体悟了圣人道"至人"、"神人"的逍遥人生。所以历史上才有老庄合称。
庄 子是实实在在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到主张"无为 ",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执着,不认可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用飘逸神韵的叙述重新阐述现实,进入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与我为一"的超然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把老子的圣人道在更高层次上一一展现。庄子文章的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 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古典文学也产生很大影响,李白、苏轼作为唐诗宋词两座高峰就处处萦绕着庄子的仙风道骨。

88、尊老是爱父,想爱不容易。
这样伟岸博大的文化思想之父不值得我们尊敬爱戴吗?老子奉天命把该告诉世人的都告诉了世人,却又不能讲明白,谆谆之教至大至远,全书处处天机。如此玄奥的天理不在修炼过程中证悟如何能懂?即使真修炼成"神人"的圣王也会因参破天机而自觉顺从历史的安排。想爱老子真不容易。

89、《道德经》奠定了皇朝道德思想文化的基础。中国人最要爱的是老子。
由 此可见,最该尊敬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从敬天仰神的高度看是老子。首先老子是一个负有重大使命和具高德出奇功的隐修者,跨世纪修成中华第一大道,同时老子是 "道家搭台,儒家演戏"的一统皇朝历程的道德思想文化的奠基人,为延绵数千年的华夏文明注入了圣人神韵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未来中国大学第一届学术月特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