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文”成为中国网民反封锁利器

发表:2007-09-21 05:4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报导,起源于台湾网际网路年轻族群的新一代流行语“星文”,让家长和老师头痛不已,但却让饱受网络封锁之苦的中国网民看到了希望,有专栏作家便利用“火星文”发表内容敏感的文章,成功避开封锁,“火星文”成为反封锁的最新利器。

中国是当今世上执行网路封锁最彻底的国家之一,反政府及一些敏感的文章、字句,通常无法突破当局的封锁而出现在网路上。

“亚洲周刊”举了一些“火星文”的范例,如“886”就是“再见了”,“THX”就是“谢谢”,“3Q ,3Q,我对你Orz鸟”(翻译:谢谢,谢谢,我对你五体投地了--“Orz”形状像一个一趴在地上。)报导说,现今中小学生上网、发手机短讯,看不懂、不会写“火星文”的人就会被排斥在外。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兼火星文的使用者小俞表示,用火星文就是为了 “不让老师和家长这些大人知道我们在说些什么”。

可是小朋友嘴里的“火星文”,让正常语言学家忧心忡忡,认为它们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不过,最近它却让饱受网络封锁之苦的中国大陆网民看到了希望。

著名博客(部落格)“北风”转贴了专栏作家笑蜀一篇题为“互联网执政反衬媒体悲哀”的文章(http: //www.bullog.cn/blogs/wenyunchao/archives/96110.aspx),点入链接一看,全是乱码,令人头晕目眩,仔细一看,却大有名堂,经逐字解读,这是一篇内容敏感的时评,为防止中国网络审查中的关键词过滤,“北风”将整篇文章用“火星文翻译器”转换为“火星文”发出,避开了互联网封锁。读者阅读时也可以反向转换成正常文字阅读。

据悉,“火星文”起源于台湾地区,由非正规文字符号组成,没有固定规律,且仍在创新壮大之中,之后“火星文”开始迅速在网间流行,并推广到中国大陆低龄网民族群中,成为“九零后”一代最新潮的语言。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