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导,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气温升高主要透过影响冰川和积雪消融、流域总蒸散量、改变流域高山区降水形态等方面,影响三江源地区水资源。
负责人说,数值模拟显示,若降水不变,气温每升高摄氏一度,三江源地区的流域流量即减少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八。
据统计,从一九六一年以来,三江源地区四季及年平均气温普遍升高,年平均气温以每十年零点三二度的速率上升,而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十年约减少十三点九公厘。
负责人表示,水资源短缺在三江源地区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又进一步影响地表水环境稳定,造成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碱化、植被退化、沙尘肆虐等灾难,直接影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治理和工农牧业生产等。
中国全国政协近日正在举行“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专题调研活动。中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秦大河认为,在众多水资源不足的解决方案中,人工增雨作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实施便捷的优点,因此三江源地区应重视开展以生态保护和建设为目的的飞机及地面人工增雨工作,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
据报导,青海省于二零零六年在三江源地区实施高原飞机人工增雨试验,并取得成果,预计项目完成后,每年在三江源作业区内增加降水八十亿立方公尺,增加黄河径流十二亿立方公尺。
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总面积三十六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区和西部地区生态屏障。
来源:中央社台北十二日电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