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台湾母亲

作者:陈水扁 发表:2007-05-10 23:0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心情笔记 

从前有一棵苹果树,她最好的玩伴是一位小男孩,男孩每天都会拜访她,用叶子做成王冠,假装自己是森林之王,或是爬到树上边啃苹果边荡秋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男孩逐渐长大,忘记了那棵曾经陪伴他的树。有一天男孩突然来到树的面前哭诉自己身无分文,树没钱给他,就请男孩拔走所有的苹果变卖;几年后男孩向树表示想要一间房子,树就让男孩砍断树枝盖自己的小窝;男孩老到没办法爬到树上去玩的时候,树就让出自己的树干,给男孩造船出游;最后男孩老到走不动的时候,树只剩下残干,却毫不保留地让男孩静静地坐在上面沉思歇脚。

每次看完这篇小故事,心里就有莫名的感动,因为苹果树与小男孩的关系就如同妈妈对孩子一样,总是任劳任怨、不求回报的付出,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仔细呵护自己的宝贝。

有人说“上帝无法照顾每个人,所以创造了母亲”,母亲对子女的爱象是冬天里和煦的太阳,温暖的呵护着子女,帮助他们一天天的长大。有的妈妈除了照顾自己的孩子以外,也将小爱化做大爱,致力于照顾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担任导护妈妈或是成为终身志工,发挥爱屋及乌的精神,令人非常感动。其实还有一群远渡重洋在台湾角落默默奉献的伟大女性,将毕生的心血都灌注在这片土地上,以无限的爱心守护着亟需帮助的患者,彷佛就象是上帝派给台湾人另一位母亲一样。

白宝珠女士被澎湖人昵称为“永远的白阿姨”,在1952年从美国来到台湾,三年后辗转到澎湖为汉生病友默默打拼,除了挨家挨户为病人送药,更一手导正旁人对汉生病的误解,使这个原本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逐渐为当地住民所接受。

31岁从美国来到“临安麻疯照顾中心”服务的邓璐德女士,曾为了就近照顾病患搬到院内与病患一同生活,这种视病如亲的精神感动了林澄辉先生,进而展开热烈的追求,两人婚后不但一起为弱势服务,也捐出多笔土地兴建教会及托儿所,去年更为了兴建老人服务中心,搬离居住30多年的老家。

日前才离开我们的“喜乐阿嬷”玛喜乐女士,1959年就来到台湾从事医疗及传教的行列,早年照顾南投、彰化地区的小儿麻痹患者,后来至彰化创立二林的喜乐保育院,彷佛象是阳光般普照大地半个世纪。

两年前我曾到彰化二林颁发“总统文化奖”的“太阳奖”给玛喜乐女士,两个月前也亲自颁授“紫色大绶景星勋章”给邓璐德女士与白宝珠女士,对她们比台湾人更热爱台湾的心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台湾这块土地因为有了她们的付出,将会更丰沃、更充实,期盼在接受照顾之余也能感恩图报,让所有母亲的爱都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再过三天就是母亲节了,在此除了要感谢妈妈们的辛劳以外,也要向全国的妈妈说声“母亲节快乐!”

(2007-05-10)

〔转载自《阿扁总统电子报》第291期,2007-05-10〕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