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屯堡:守望汉族古典生活(组图)

发表:2007-05-08 23:4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中国贵州省腹地,以安顺为中心,包括普定、平坝、镇宁、紫云、清镇、长顺、晴隆等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内,生活着一群既有别于当地少数民族,又不同于其他汉民族的汉人--屯堡人。他们的语言、习俗、服饰、信仰、建筑,都保留着鲜明的明代风貌,因而被誉为汉民族的"活化石"。据历史记载,屯堡人是明代朱元璋调北征南时留下来的后裔。至今,他们依然说:"我们是朱元璋的后代,我们是南京人!"


穿行在屯堡的乡间,在独具特色的老旧建筑中,在身着凤阳汉装的妇女的笑颜中,在人们古朴典雅的言语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化源头的熟悉和亲切,感受到屯堡这个民间文化坚守者的感动和震撼。穿过高大的石头寨门,在整齐的石板小路一侧,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石头的围墙,石头的屋子,石头的古桥,弯弯曲曲在石头丛中绵延向前的小河……屋前屋后的路上,一个个包着白色头帕、系着围裙、穿着或蓝色或白色宽袖对襟长衣的天龙妇女在行走、在说笑、在劳作。谁能想到,当年离开江南家乡时,此去经年,一去不返。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只当这居住了六百多年的地方是异乡。因此,他们固执地保留着家乡一切。


凝固时光600年

明代是云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时代。六百多年前,浩浩荡荡的江南大军来到了偏处一隅的贵州,他们除了带来当时中央政府的政治目的外,也带来了江南独具韵味的水乡文化。踏进当时的落脚地,眼前恍如时光倒流...

从贵州中部一直向西,向西,就是云南。这是从内地通往这个著名的西南边陲最为便捷的途径。从600年前开拓的古驿道到后世修建的公路、铁路,都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延伸。

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开始,这条入滇通道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战争。为了维系中心腹地与边塞南国的一统江山,一代又一代的军人在这里不断洒下鲜血,无论他们手中拿的是长矛、弓箭还是刺刀、步枪。

1381年,明朝皇帝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鼎定云南之后,朱元璋害怕无数兵将用流血换来的大局又变成权力的真空。一道圣旨将强大的帝国军队留在云贵高原,建立卫所。这个决定改变了数十万人的命运,来自江南、中原的精锐部队沿着横贯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布防,按照明军的编制驻扎下来。朱元璋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在当地,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叫做“屯堡人"。

今天,在这条通道上行走,我们看不到战争的影子。顺着黔滇公路从贵阳出发,一路西行,春阳和煦,曾经的血腥厮杀成为实难寻觅的历史遗迹,湮没在田园山间。而以卫、所、屯、旗命名的地方随处可见。这都是当年朱元璋部队戍守贵州留下的痕迹。

最后的明朝人家

600年前明帝国遍布全国的军屯哨所,早已湮灭无迹,而贵州高原腹地留下的屯堡人和他们的屯堡文化,仍在坚强地证明当年的讨伐厮杀。生存在贵州腹地安顺的广袤土地上的大明帝国的遗民,还顽强地保留着祖先留下的生活传统、服饰习惯、饮食口味甚至语音腔调。

"山、水"之变

水乡文化随着明军而泊来贵州,在与本土民族文化长期的广泛的冲撞后,遂发生了一系列的蜕变。江南的青砖四合院一到了"山国"贵州就摇身一变而成了石板四合院,院里的主楼也变为石板吊脚楼。

这一类型的建筑已经普遍的流行到了贵州的其他民族之中,并逐步得到认可。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了江南建筑文化的蜕变,而江南的建筑文化又导致了贵州本土民族建筑观念的变异。二者的巧妙融合,倒也天工巧夺,魅力独具。这样的结合在中国的建筑史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因为这个"奇迹"太顺理成章了,丝毫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不过,屯军的建筑和贵州本土民族的建筑和一个很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他们的楼房的四周均分布着不等的枪眼。而且,屯堡里还建有巍峨的哨楼。这样一来,屯军的建筑就不仅有了居住功能,并且还有了军用功能。


穿行在屯堡幽深的石巷中,你除了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气息外,还能体味到一种陡临沙场的心跳与肃穆。
                 
可以说,贵州的屯堡不仅是明史的一块活化石,而且还是一面鉴定历史澄澈的镜子。屯内采取八阵图结构布局,建筑多为军事需要考虑。屯堡的民居结构十分有特点,基本上采用小青瓦、白粉墙。

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的鲍世行教授说,虽然屯堡依然沿袭着汉族人从江淮地区带来的徽派建筑风格,但是也只是内室采用了木制结构,并且建筑平面多为合院式,采取"三房一照壁"的平面布局。而外面为了抵御外侵,选用的都是厚重的石头作为房屋的墙壁。以鲍屯为例,鲍屯内的街道狭窄,曲折多变,并且按八阵图布置,敌人进来就像进了迷魂阵,这里的房屋屋顶非常平缓,上面像鱼鳞一样错落地布满石片,各家的屋顶相连,平时居民可以很轻松地在各家的屋顶上走动。这样一旦有外敌入侵不但可以让居民迅速爬上屋顶,并能行动自如,而且屋顶上的石片扔出去就是很厉害的武器。除此以外,屯堡地区民房的门都很低,这和传统的徽派建筑的高大房门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大型的武器搬运进屋。专家说,屯堡的建筑处处都为军事上的需要做了考虑,这些设计构成了屯内多层次的防卫体系。

穿在身上的历史

屯堡地区妇女的服装非常特别,多以青、蓝色为主,样式为宽袍窄袖并且不加花边。据当地的老人讲,屯堡妇女的服饰是传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大脚"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这些服饰从安徽传来,如今在安徽当地早已失传,但是在屯堡却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种服装在当地不仅仅作为节日或祭祀的礼仪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劳作时都穿着。屯堡当地的妇女都是自己在家纺布、漂色,再亲手缝制衣服的。当地人觉得穿着这样的衣服充满自豪感,这种衣服如今已经成为屯堡的一种标志。


屯堡妇女的服装绝少有红色的。只有在结婚的时候,新娘才穿一次鲜红的嫁衣,而这红嫁衣的风采也就成了屯堡妇女一生种记忆深处的经典风景,那是她们一生种的幸福极致。

唐以后,中国社会文化崇尚女子以"三寸金莲"为美,女子缠足曾被视为一种美与德的象征,而屯堡的妇女是不缠足的,据说是因为朱元璋的妻子马秀英自幼习武且不缠足。她嫁给朱元璋以后,南征北战,还率将校家属缝衣做鞋。屯堡妇女说到自己为何不缠足时总会说:"我们皇帝娘娘不裹脚,我们也不裹脚。 "虽然不裹脚,但是屯堡的妇女都有一双非常别致的绣花鞋,这种鞋只有屯堡的人才会做。鲍教授说,这种绣花鞋十分讲究,鞋底是布底,鞋面上有尖头略向上翘起,呈倒勾状,鞋帮大多以蓝色、青色、绿色为底色,上面绣着色彩斑斓的花鸟鱼虫;有两层白布连接鞋帮的沿口,一直到小腿肚,从脚踝以上打绑腿。屯堡的女人不论去哪儿,就连在田中劳作都会穿着这样的鞋。


此外,屯堡妇女的发型也非常的特别,俗称"两耳盖发"。它是将一绺头发从耳下梳过,结成一个长长的辫子,在后脑勺上盘成碗口大小的发髻。已婚的妇女还要在头上带一块白手帕。每个朝代的更迭,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征服,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改服易冠。清朝时期,清政府宣扬"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时,汉人都要改变自己的发型,选用清朝的发式,否则就会招致杀身之祸。因此屯堡地区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依然能把明朝的服饰和发式保留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研究屯堡的汉服对于现在研究历史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屯堡人的服饰可以让我们穿越历史看到最古老的汉族服饰,这也许在世界上是最后一块完整的保留汉族服饰文化的地方了。


据屯堡人说,屯堡妇女的头饰和服饰在婚前和婚后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婚前,姑娘梳着独独的一条辫子,头上不包帕子,很清纯很俊俏。而衣服的上衣则是小袖的素色长袍,并以布为腰带。婚后,妇女头上挽着发髻,并用银做的细练簪绕髻一圈。包青色或白色的头帕。并且必须穿大袖长袍,前襟点缀着花边,腰带改用丝绸腰带,后面打着结。江南的丝绸工艺在屯堡妇女的丝绸腰带上得到了较为突出的体现。这条丝绸腰带是屯堡妇女最庄重,最昂贵的装饰品,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地触摸。结婚的时候,新娘子还要剪眉,扯脸,也就是将脸部的汗毛和前额的毛发一齐剪掉,并把眉毛剃成细柳状。

与妇女们截然不同的是屯堡的汉子,他们的服饰都一色的汉族服饰。如果仅从他们的服饰来看,根本就判断不出他们是否来自于遥远的江南的。他们的嘴上叼着长长的烟斗,两眼眯着,神情泰然。而故乡的印象是否在祖辈的口承种留在了他们的记忆里呢?那一派烟雨朦胧,那一片依在洇洇河畔的楼影,那飞檐翘角的青砖四合院,那盈满了水的灵柔的丝绸哟……

无处不在的神佑

宗教在屯堡几乎无所不在。不知是当年从江南泊来的,还是因为深受贵州本土民族文化信仰的影响所致。而屯堡人则说祖先以来都是这样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屯堡人所信奉的神灵主要是以历史上有关军事方面的人物以及汉族所普遍崇拜的诸般信仰。如崇拜关羽、道士、巫婆、阴阳端公、山神等。

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屯堡人便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迎菩萨"活动。彼时,各个村寨的屯堡人都举着用木头雕刻的"关圣帝"塑像,游场串坝,以供人瞻仰。在屯堡。几乎每个村寨的大姓家族都设有祠堂、祭庙。而每家的堂屋正壁上均设有神龛,神龛下面又设置有神坛。神龛中,屯堡人供奉的神位显得丰富而又复杂。既有佛教人物,又有坛神赵侯,还有祖先牌位以及有关诸神。

宗教已经完全渗透到屯堡人的精神和意识里面去了,他们对宗教非常虔诚。

在屯堡,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庙宇。为了表达他们对佛祖的虔诚,有的屯堡妇女竟然跋涉了两百多里的路,从安顺徒步到贵阳黔灵山的弘福寺烧香叩拜。而且,她们还规定,朝山拜佛的妇女得从不再生孩子时后开始,倘若朝山拜佛后,又再生孩子的话,那么一切都的从头再来。因为,她们认为,只有身子干净了,才能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佛祖的惠泽才会垂青于你,颠沛的心灵才会得到神灵的慰藉。

屯堡人设立的神坛是一种小型的瓦罐,里面盛着香火和黄色的草子。而祭坛的方式则是采取跳神和跳花两种。 据《安平县志》记载:"正月元旦至十五,击鼓以唱神歌,装扮傩神,沿村逐疫,所至之寨,比款以酒食,九月祀五显神,远近咸集,戏舞终日,至暮乃歌。"

而今,这样的祭祀活动除了按照上述日子和规矩举行外,还在其它节日里举行。

军营里的假面舞会

几乎任何一个朝代任意一个国度的军队都有它独特的随军文化,用来丰富军人的精神生活。中国明朝时期的军队自然也不例外。

明朝军队的随军文化中有一种典型的戏剧,叫做地戏。这是一种带着面具,以军事题材为主要内容,以说唱为主要方式的独特剧目。

地戏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上演的戏,一般每年演出两次,一次在春节期间,称为"玩新春",另一次在7月半谷子扬花的时节,称为"跳米花神"。演出的剧目有《封神演义》、《三国》、《薛刚反唐》、《四马投唐》、《罗通扫北》等武戏,演出时,演出者将插着长长雉尾的面具--当地人称之为"脸子"- -仰戴在头顶,脸罩黑纱。演出者都是普通的屯堡人,戏装是简单的战裙,一般分两色,白色为正面角色,蓝色为反面人物,演出者手拿短小的木制兵器和扇子,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以高亢的声调展开剧情。

55岁的沈福馨是地道的安顺人。至今,他仍然清楚地记得儿时第一次看地戏时受到的震撼,"那天,我在东关门外玩,突然看到几个戴面具的人在跳舞,样子怪吓人的。大人说,这是在'跳神'。""跳神"是地戏的传统叫法。一戴上神秘色彩浓郁的地戏面具,平日蹲在墙脚、言语不多的庄稼汉立刻像换了个人,舞弄刀枪、挥动折扇,举手投足间好不潇洒。

地戏怎样来的?是谁传入的?说法不一,莫衷一是。最简单的解释是:"祖宗带来的。"对于地戏的真正由来,历史上也没有确切记载。民间传说,第一堂脸子是洪武年间一个姓汤的指挥从南京带来的。

在屯堡人心中,地戏是永远割舍不掉的情结。没有"跳神",过年像是没了味道。戴着假面的地戏,比起描眉画眼、音韵悠扬的京戏、越剧来,是少了很多精细,但其间的原始、粗犷,却是与数百年前汉族文化更为接近的形态。

很多研究屯堡的学者认为,地戏源属于军傩,是朱元璋部队入黔时从江南带来的,他们推断,屯堡人演出地戏,一是为娱乐,二是为敬神祭祀,驱邪纳吉,早年间还有训练武功、加强战备的作用。自徽班进京,一直发展到如今的国粹京剧,人们似乎很难说清楚京剧的根源究竟在什么地方。根据戏剧专家的分析,屯堡地戏可能就是京剧最古老的根源。

有趣的是,地戏的题材都是宣扬正统的内容,《水浒》之类造反题材以及《红楼梦》一类卿卿我我绝不涉及。周官屯地戏队班头胡永福说,这和屯堡人的军队背景有直接关系,地戏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高尚娱乐,它只能表现爱国忠君之事。

岁月荏苒,地戏所担负的"寓兵于农"的功利目的已不复存在,而作为一种世代传承的文化现象,它已深深地渗入到屯堡人的生活之中,成为屯堡人最引人注目的风俗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地戏,屯堡人就会丧失它最具光彩的特征。在漫长的600多年中,对屯堡人而言,"地戏"是根的延续、文化的传承,通过"地戏",寄托了屯堡人对富裕生活的满足、对征战胜利的骄傲、对故土阡陌的热爱、对伦理信仰的精神寄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新一期特刊已经发表
请荣誉会员登陆下载
donate
更多会员专刊
更多专题
今日重点文章
更多重点文章
72小时热门排行
更多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更多专栏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