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屯堡:守望漢族古典生活(組圖)


在中國貴州省腹地,以安順為中心,包括普定、平壩、鎮寧、紫雲、清鎮、長順、晴隆等方圓幾百平方公里內,生活著一群既有別於當地少數民族,又不同於其他漢民族的漢人--屯堡人。他們的語言、習俗、服飾、信仰、建築,都保留著鮮明的明代風貌,因而被譽為漢民族的"活化石"。據歷史記載,屯堡人是明代朱元璋調北征南時留下來的後裔。至今,他們依然說:"我們是朱元璋的後代,我們是南京人!"


穿行在屯堡的鄉間,在獨具特色的老舊建築中,在身著鳳陽漢裝的婦女的笑顏中,在人們古樸典雅的言語中,處處都能感受到文化源頭的熟悉和親切,感受到屯堡這個民間文化堅守者的感動和震撼。穿過高大的石頭寨門,在整齊的石板小路一側,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石頭的圍牆,石頭的屋子,石頭的古橋,彎彎曲曲在石頭叢中綿延向前的小河……屋前屋後的路上,一個個包著白色頭帕、繫著圍裙、穿著或藍色或白色寬袖對襟長衣的天龍婦女在行走、在說笑、在勞作。誰能想到,當年離開江南家鄉時,此去經年,一去不返。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只當這居住了六百多年的地方是異鄉。因此,他們固執地保留著家鄉一切。


凝固時光600年

明代是雲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時代。六百多年前,浩浩蕩蕩的江南大軍來到了偏處一隅的貴州,他們除了帶來當時中央政府的政治目的外,也帶來了江南獨具韻味的水鄉文化。踏進當時的落腳地,眼前恍如時光倒流...

從貴州中部一直向西,向西,就是雲南。這是從內地通往這個著名的西南邊陲最為便捷的途徑。從600年前開拓的古驛道到後世修建的公路、鐵路,都沿著這個方向不斷延伸。

從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開始,這條入滇通道上不知發生過多少戰爭。為了維繫中心腹地與邊塞南國的一統江山,一代又一代的軍人在這裡不斷灑下鮮血,無論他們手中拿的是長矛、弓箭還是刺刀、步槍。

1381年,明朝皇帝朱元璋派30萬大軍進攻西南,消滅了元朝殘餘勢力,鼎定雲南之後,朱元璋害怕無數兵將用流血換來的大局又變成權力的真空。一道聖旨將強大的帝國軍隊留在雲貴高原,建立衛所。這個決定改變了數十萬人的命運,來自江南、中原的精銳部隊沿著橫貫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佈防,按照明軍的編製駐紮下來。朱元璋又下令將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兒女全部送到戍地。在當地,軍隊的居住地稱為"屯",移民的居住地稱為"堡",他們的後裔叫做「屯堡人"。

今天,在這條通道上行走,我們看不到戰爭的影子。順著黔滇公路從貴陽出發,一路西行,春陽和煦,曾經的血腥廝殺成為實難尋覓的歷史遺蹟,湮沒在田園山間。而以衛、所、屯、旗命名的地方隨處可見。這都是當年朱元璋部隊戍守貴州留下的痕跡。

最後的明朝人家

600年前明帝國遍佈全國的軍屯哨所,早已湮滅無跡,而貴州高原腹地留下的屯堡人和他們的屯堡文化,仍在堅強地證明當年的討伐廝殺。生存在貴州腹地安順的廣袤土地上的大明帝國的遺民,還頑強地保留著祖先留下的生活傳統、服飾習慣、飲食口味甚至語音腔調。

"山、水"之變

水鄉文化隨著明軍而泊來貴州,在與本土民族文化長期的廣泛的衝撞後,遂發生了一系列的蛻變。江南的青磚四合院一到了"山國"貴州就搖身一變而成了石板四合院,院裡的主樓也變為石板吊腳樓。

這一類型的建築已經普遍的流行到了貴州的其他民族之中,並逐步得到認可。貴州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影響了江南建築文化的蛻變,而江南的建築文化又導致了貴州本土民族建築觀念的變異。二者的巧妙融合,倒也天工巧奪,魅力獨具。這樣的結合在中國的建築史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奇蹟,因為這個"奇蹟"太順理成章了,絲毫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不過,屯軍的建築和貴州本土民族的建築和一個很明顯的區別,那就是他們的樓房的四周均分布著不等的槍眼。而且,屯堡裡還建有巍峨的哨樓。這樣一來,屯軍的建築就不僅有了居住功能,並且還有了軍用功能。


穿行在屯堡幽深的石巷中,你除了能感受到深厚的歷史氣息外,還能體味到一種陡臨沙場的心跳與肅穆。
                 
可以說,貴州的屯堡不僅是明史的一塊活化石,而且還是一面鑑定歷史澄澈的鏡子。屯內採取八陣圖結構布局,建築多為軍事需要考慮。屯堡的民居結構十分有特點,基本上採用小青瓦、白粉牆。

北京城市科學研究會的鮑世行教授說,雖然屯堡依然沿襲著漢族人從江淮地區帶來的徽派建築風格,但是也只是內室採用了木製結構,並且建築平面多為合院式,採取"三房一照壁"的平面布局。而外面為了抵禦外侵,選用的都是厚重的石頭作為房屋的牆壁。以鮑屯為例,鮑屯內的街道狹窄,曲折多變,並且按八陣圖佈置,敵人進來就像進了迷魂陣,這裡的房屋屋頂非常平緩,上面像魚鱗一樣錯落地佈滿石片,各家的屋頂相連,平時居民可以很輕鬆地在各家的屋頂上走動。這樣一旦有外敵入侵不但可以讓居民迅速爬上屋頂,並能行動自如,而且屋頂上的石片扔出去就是很厲害的武器。除此以外,屯堡地區民房的門都很低,這和傳統的徽派建築的高大房門有很大的區別。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大型的武器搬運進屋。專家說,屯堡的建築處處都為軍事上的需要做了考慮,這些設計構成了屯內多層次的防衛體系。

穿在身上的歷史

屯堡地區婦女的服裝非常特別,多以青、藍色為主,樣式為寬袍窄袖並且不加花邊。據當地的老人講,屯堡婦女的服飾是傳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馬大腳"的服飾。俗稱"鳳陽漢裝"。這些服飾從安徽傳來,如今在安徽當地早已失傳,但是在屯堡卻完好地保存下來了。這種服裝在當地不僅僅作為節日或祭祀的禮儀服飾,在日常生活中、勞作時都穿著。屯堡當地的婦女都是自己在家紡布、漂色,再親手縫製衣服的。當地人覺得穿著這樣的衣服充滿自豪感,這種衣服如今已經成為屯堡的一種標誌。


屯堡婦女的服裝絕少有紅色的。只有在結婚的時候,新娘才穿一次鮮紅的嫁衣,而這紅嫁衣的風采也就成了屯堡婦女一生種記憶深處的經典風景,那是她們一生種的幸福極致。

唐以後,中國社會文化崇尚女子以"三寸金蓮"為美,女子纏足曾被視為一種美與德的象徵,而屯堡的婦女是不纏足的,據說是因為朱元璋的妻子馬秀英自幼習武且不纏足。她嫁給朱元璋以後,南征北戰,還率將校家屬縫衣做鞋。屯堡婦女說到自己為何不纏足時總會說:"我們皇帝娘娘不裹腳,我們也不裹腳。 "雖然不裹腳,但是屯堡的婦女都有一雙非常別緻的繡花鞋,這種鞋只有屯堡的人才會做。鮑教授說,這種繡花鞋十分講究,鞋底是布底,鞋面上有尖頭略向上翹起,呈倒勾狀,鞋幫大多以藍色、青色、綠色為底色,上面繡著色彩斑斕的花鳥魚蟲;有兩層白布連接鞋幫的沿口,一直到小腿肚,從腳踝以上打綁腿。屯堡的女人不論去哪兒,就連在田中勞作都會穿著這樣的鞋。


此外,屯堡婦女的髮型也非常的特別,俗稱"兩耳蓋發"。它是將一綹頭髮從耳下梳過,結成一個長長的辮子,在後腦杓上盤成碗口大小的髮髻。已婚的婦女還要在頭上帶一塊白手帕。每個朝代的更迭,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征服,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改服易冠。清朝時期,清政府宣揚"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那時,漢人都要改變自己的髮型,選用清朝的髮式,否則就會招致殺身之禍。因此屯堡地區經過幾百年的風雨,依然能把明朝的服飾和髮式保留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研究屯堡的漢服對於現在研究歷史有很大的啟迪作用,屯堡人的服飾可以讓我們穿越歷史看到最古老的漢族服飾,這也許在世界上是最後一塊完整的保留漢族服飾文化的地方了。


據屯堡人說,屯堡婦女的頭飾和服飾在婚前和婚後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婚前,姑娘梳著獨獨的一條辮子,頭上不包帕子,很清純很俊俏。而衣服的上衣則是小袖的素色長袍,並以布為腰帶。婚後,婦女頭上挽著髮髻,並用銀做的細練簪繞髻一圈。包青色或白色的頭帕。並且必須穿大袖長袍,前襟點綴著花邊,腰帶改用絲綢腰帶,後面打著結。江南的絲綢工藝在屯堡婦女的絲綢腰帶上得到了較為突出的體現。這條絲綢腰帶是屯堡婦女最莊重,最昂貴的裝飾品,任何人都不能隨意地觸摸。結婚的時候,新娘子還要剪眉,扯臉,也就是將臉部的汗毛和前額的毛髮一齊剪掉,並把眉毛剃成細柳狀。

與婦女們截然不同的是屯堡的漢子,他們的服飾都一色的漢族服飾。如果僅從他們的服飾來看,根本就判斷不出他們是否來自於遙遠的江南的。他們的嘴上叼著長長的菸斗,兩眼瞇著,神情泰然。而故鄉的印象是否在祖輩的口承種留在了他們的記憶裡呢?那一派煙雨朦朧,那一片依在洇洇河畔的樓影,那飛檐翹角的青磚四合院,那盈滿了水的靈柔的絲綢喲……

無處不在的神祐

宗教在屯堡幾乎無所不在。不知是當年從江南泊來的,還是因為深受貴州本土民族文化信仰的影響所致。而屯堡人則說祖先以來都是這樣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們發現屯堡人所信奉的神靈主要是以歷史上有關軍事方面的人物以及漢族所普遍崇拜的諸般信仰。如崇拜關羽、道士、巫婆、陰陽端公、山神等。

每逢農曆五月十三日,屯堡人便要舉行一次大規模的"迎菩薩"活動。彼時,各個村寨的屯堡人都舉著用木頭彫刻的"關聖帝"塑像,游場串壩,以供人瞻仰。在屯堡。幾乎每個村寨的大姓家族都設有祠堂、祭廟。而每家的堂屋正壁上均設有神龕,神龕下面又設置有神壇。神龕中,屯堡人供奉的神位顯得豐富而又複雜。既有佛教人物,又有壇神趙侯,還有祖先牌位以及有關諸神。

宗教已經完全滲透到屯堡人的精神和意識裡面去了,他們對宗教非常虔誠。

在屯堡,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廟宇。為了表達他們對佛祖的虔誠,有的屯堡婦女竟然跋涉了兩百多里的路,從安順徒步到貴陽黔靈山的弘福寺燒香叩拜。而且,她們還規定,朝山拜佛的婦女得從不再生孩子時後開始,倘若朝山拜佛後,又再生孩子的話,那麼一切都的從頭再來。因為,她們認為,只有身子乾淨了,才能表示對佛祖的虔誠,佛祖的惠澤才會垂青於你,顛沛的心靈才會得到神靈的慰藉。

屯堡人設立的神壇是一種小型的瓦罐,裡面盛著香火和黃色的草子。而祭壇的方式則是採取跳神和跳花兩種。 據《安平縣誌》記載:"正月元旦至十五,擊鼓以唱神歌,裝扮儺神,沿村逐疫,所至之寨,比款以酒食,九月祀五顯神,遠近咸集,戲舞終日,至暮乃歌。"

而今,這樣的祭祀活動除了按照上述日子和規矩舉行外,還在其它節日裡舉行。

軍營裡的假面舞會

幾乎任何一個朝代任意一個國度的軍隊都有它獨特的隨軍文化,用來豐富軍人的精神生活。中國明朝時期的軍隊自然也不例外。

明朝軍隊的隨軍文化中有一種典型的戲劇,叫做地戲。這是一種帶著面具,以軍事題材為主要內容,以說唱為主要方式的獨特劇目。

地戲顧名思義就是在地上演的戲,一般每年演出兩次,一次在春節期間,稱為"玩新春",另一次在7月半穀子揚花的時節,稱為"跳米花神"。演出的劇目有《封神演義》、《三國》、《薛剛反唐》、《四馬投唐》、《羅通掃北》等武戲,演出時,演出者將插著長長雉尾的面具--當地人稱之為"臉子"- -仰戴在頭頂,臉罩黑紗。演出者都是普通的屯堡人,戲裝是簡單的戰裙,一般分兩色,白色為正面角色,藍色為反面人物,演出者手拿短小的木製兵器和扇子,在一鑼一鼓伴奏下,以高亢的聲調展開劇情。

55歲的瀋福馨是地道的安順人。至今,他仍然清楚地記得兒時第一次看地戲時受到的震撼,"那天,我在東關門外玩,突然看到幾個戴面具的人在跳舞,樣子怪嚇人的。大人說,這是在'跳神'。""跳神"是地戲的傳統叫法。一戴上神秘色彩濃郁的地戲面具,平日蹲在牆腳、言語不多的莊稼漢立刻像換了個人,舞弄刀槍、揮動折扇,舉手投足間好不瀟灑。

地戲怎樣來的?是誰傳入的?說法不一,莫衷一是。最簡單的解釋是:"祖宗帶來的。"對於地戲的真正由來,歷史上也沒有確切記載。民間傳說,第一堂臉子是洪武年間一個姓湯的指揮從南京帶來的。

在屯堡人心中,地戲是永遠割捨不掉的情結。沒有"跳神",過年像是沒了味道。戴著假面的地戲,比起描眉畫眼、音韻悠揚的京戲、越劇來,是少了很多精細,但其間的原始、粗獷,卻是與數百年前漢族文化更為接近的形態。

很多研究屯堡的學者認為,地戲源屬於軍儺,是朱元璋部隊入黔時從江南帶來的,他們推斷,屯堡人演出地戲,一是為娛樂,二是為敬神祭祀,驅邪納吉,早年間還有訓練武功、加強戰備的作用。自徽班進京,一直發展到如今的國粹京劇,人們似乎很難說清楚京劇的根源究竟在什麼地方。根據戲劇專家的分析,屯堡地戲可能就是京劇最古老的根源。

有趣的是,地戲的題材都是宣揚正統的內容,《水滸》之類造反題材以及《紅樓夢》一類卿卿我我絕不涉及。周官屯地戲隊班頭胡永福說,這和屯堡人的軍隊背景有直接關係,地戲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高尚娛樂,它只能表現愛國忠君之事。

歲月荏苒,地戲所擔負的"寓兵於農"的功利目的已不復存在,而作為一種世代傳承的文化現象,它已深深地滲入到屯堡人的生活之中,成為屯堡人最引人注目的風俗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地戲,屯堡人就會喪失它最具光彩的特徵。在漫長的600多年中,對屯堡人而言,"地戲"是根的延續、文化的傳承,通過"地戲",寄託了屯堡人對富裕生活的滿足、對征戰勝利的驕傲、對故土阡陌的熱愛、對倫理信仰的精神寄託。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捐助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