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报导,中华鲟已有一点四亿年的历史,堪称“活化石”,最大的重上千公斤,又称“长江鱼王”,生于长江,长于大海,在海洋里生活九年至十四年后性腺成熟,再向长江上游金沙江洄游产卵。
报导指出,在长江大水坝建成后,长江葛洲坝下游的宜昌市附近水域是中华鲟唯一的洄游繁殖产卵地。然而,这一带的多家企业日夜向江中排放污水,致使中华鲟面临有去无回的生存困境。
报导引述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刘灯红的话说,据观测,一九八一年葛洲坝截流前,每年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的中华鲟超过三千五百条,如今洄游至宜昌江段产卵的中华鲟已不足五百条。
据报导,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监测中心公布的报告称,野生中华鲟总资源量仍在锐减,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十年后中华鲟可能灭绝。
来源:中央社台北十三日电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