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批医药机构退出医保 背后原因令人深思(图)

发表:2025-04-11 00: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医务人员正在治疗病人。
医务人员正在治疗病人。(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5年4月11日讯】(看中国记者蔡思云综合报导)近期,中国多地医保局发布通报称,大批医药机构纷纷主动申请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其中以诊所、门诊部及民营医院为主。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近几年,陆续传出医疗机构解除医保定点服务的消息,今年又有大批医药机构退出医保。此外,不少定点零售药店也纷纷退出医保。

据京报网3月27日消息,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地区绣菊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等2家定点医药机构,因不能继续为参保人员提供服务,申请中止协议。经过市、区医保经办机构审核,现决定对上述2家定点医药机构中止协议。

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等6家定点医药机构因已注销,以及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医保服务一体化管理等原因,申请解除协议。经审核后,已经解除协议。

4月2日,内蒙古赛罕区医保局消息称,第一季度赛罕区共8家医药机构主动解除定点服务协议,退出医保结算体系。

4月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医保局发布消息,呼和浩特市医保中心对主动提出申请解除医保协议的14家定点医药机构予以批准,解除相应医保定点服务协议。

4月9日,安徽省六安市政府官网发布关于终止4家医药机构医保服务协议的通告。

同日,澎湃新闻报导,内蒙古鄂托克旗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4家定点医药机构主动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的公示,并表示将进一步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手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其实,早在去年河南省周口市就有医院主动解除医保定点服务。《人民日报》报导,2024年7月23日,太康神华医院提出自愿解除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的申请。

未来,民营医院和药店想要拥有医保资格,难度或许会加大。截至目前,已经有不少地方发布暂停医保定点资格申请的通知。

大批医疗机构退出医保的原因

中国大批医疗机构退出医保,其中一个原因是医保政策的剧烈变化和调整对民营医院造成了打击。在DRG/DIP改革之下,医疗质量和手术类型难以拿到较高的分值,导致部分民营医院亏损严重。

部分地区医保基金收支压力较大,结算周期较长,给民营医院运营带来诸多不稳定性和压力。这导致一些中小型民营医院难以适应新的医保环境,选择退出医保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此外,医保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频繁的飞行检查、专项整治行动等增加了合规成本和其他经营风险。特别是自2024年4月《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发布以来,医保监管力度空前加大,违规使用医保资金的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在这种高压态势下,许多民营医院担心被查处,宁愿选择退出医保以规避风险。

再者,部分地区医保经办和地方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对政策和监管细则过度解读,也容易产生误判。这不仅增加了医疗机构的经营成本,也损害了其社会口碑和声誉。

同时,一些药品和创新项目技术并未纳入医保,限制了部分医疗机构在诊疗方案上的大胆尝试。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民营医院对医保的不信任。

在过去宽松的医保环境下,医保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如今严格的控费政策下,更多的患者带来的可能是科室亏损、医院亏损、医务人员绩效下降。未来,民营医疗机构需要在保持医疗服务质量和合规性的同时,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有人认为,大批医药机构主动退出医保的现象反映了当前医保政策和监管环境对民营医院的巨大影响。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思考如何在保障医疗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同时,推动民营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上述现象,网民们纷纷表示:“医保亏空太多了,医院已经垫不起了。”“医院先垫付了款,医保局那边迟迟不拨款。”

此外,也有人认为:“退出的都是民营医院,因为现在骗保的法律成本太高,让它们得不偿失。”“淘汰民营医院的医保,这些都是黑医院。”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