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倾注心血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昨天在苏州正式启用,贝聿铭亲赴现场为博物馆揭幕。
中新社报导,亲自出席博物馆开馆仪式的贝聿铭相当激动,感谢苏州乡亲对他的支持,以及能有机会为苏州家乡作点贡献。他说,“七十三年前离开中国,但我的根在中国、在苏州,博物馆新馆是我对家乡作出的一点小小的贡献,有机会在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感到非常荣幸”。
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公尺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二○○三年十一月奠基,历经三年的施工,选在今年中秋节作为开馆日。据说,这是由贝聿铭亲自定下的,取意“团圆”。当地媒体认为,贝聿铭从苏州走向世界,最后的一件传世建筑作品又在苏州,就是个大团圆。
从事建筑设计近四十年的贝聿铭,是世界公认一流的建筑师,他设计的美国国家艺术馆的东楼、约翰甘乃迪纪念图书馆等建筑,被称为是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也成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据悉,贝聿铭自接手苏州博物馆新馆后,没有再接过新专案。
苏州副市长朱永新说,“不论从苏州还是世界角度来看,贝聿铭都是苏州公认不二人选”。
朱永新回忆说,当时为了请动贝聿铭,他和苏州市文广局高福民曾多次赶赴美国,带去家乡的昆曲、评弹等,希望能勾起贝聿铭的思乡之情,游说贝聿铭为家乡留下一件传世作品。据说,贝聿铭就是被苏州当局的诚意所感动,决定亲自出马为苏州博物馆设计。
苏州博物馆新馆紧临拙政园、狮子林、民俗博物馆、昆曲博物馆等苏州古城区,当初选址时,一度引发争议。当时一些媒体曾以“新馆建在拙政园的心脏”、“救救忠王府、救救拙政园”等报导,质疑新馆对拙政园和忠玉府等古建筑的破坏和影响。因此,对贝聿铭来说,新馆的设计,要保持新馆的独特,又要与邻近古代建筑群结合一体,无疑是一大挑战。
贝聿铭把新馆称为“小女儿”,十分重视和宠爱。对于苏州新馆的设计,不仅贝聿铭本人相当满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屈志仁也认为,这一设计体现“中而新、苏而新”的概念,并以现代钢结构代替木构材料、深灰色石材的屋面、突破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等,对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作了新的诠释。
来源:联合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