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学问:平水韵

作者:编辑整理/清源 发表:2006-09-17 10: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韵”是构成诗歌音乐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古人写诗、填词都离不开它,我们今天在欣赏和创作旧体诗词时也同样需要掌握有关它的知识。我们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在“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不断运动的,语言也不例外,它的运动造成了同一时代的方音差别和同一地点的古今音差别。古时科举以诗赋取仕,如果考生所操方音各不相同,那么他们写出来的诗赋韵脚当然也各不相同,这无疑地给考官阅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了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写诗用韵标准,唐朝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官方刊定的以“审音”为主要任务的字典,即所谓“官韵”。

上古音韵,即先秦两汉音韵,以《诗经》的音韵为代表,然这种音韵距后世遥远,早已无人用。中古音韵,是唐、宋诗人的用韵标准。中古的韵书,现在能见到或考知并有大影响的,始于隋陆法言的《切韵》。这部韵书总汇古今南北,分韵比较细,共有一百九十四部,声调是平、上、去、入4种。稍后,《切韵》由唐人孙愐修订,成为《唐韵》,韵略有增加,是一百九十五部,声调相同,由于其中规定某些韵可以通用,所以如何按照可以通用的韵部算实际上只有一百一十二个韵。宋真宗时,修《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广韵》依平、上、去、入四声,将韵部分为二百零六个,是今天能够看得到最早的韵书。《广韵》中如果合并可以通用的韵部,实际上只剩一百零八个韵。

《广韵》把韵书的分部扩充到了极致,对研究音韵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因其韵部分得繁细,收入了较多冷僻字及多不用的古字,对作诗却没有什么用处。于是,直接参与编纂《广韵》的邱雍等人又编著《韵略》,只取广韵中的重要字作韵目,以备当时科举考试之用。至宋仁宗景祐年间,又诏刊修《韵略》,改称《礼部韵略》。

其实《切韵》、《唐韵》、《广韵》、《礼部韵略》、《集韵》是一脉相承的。《广韵》是在《切韵》、《唐韵》的基础上增广。《礼部韵略》是《广韵》的简单本,《集韵》是《广韵》的增繁本,他们和《广韵》一样分二百零六个韵部。

以上所说的韵书对于后人而言,只有研究音韵学的价值。后世真正用于诗韵的是《平水韵》。之所以在这里说明《平水韵》之前的韵书编撰过程,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平水韵》的历史传承。

金哀宗年间,王文郁编《平水新刊韵略》(1227),分一百零六韵,据说此书当时作为金代科举之用。其后,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共一百零七韵。现代的考证认为,刘渊《壬子新刊韵略》是王氏书的翻修,两书的区别在于上声“拯”、“迥”两部的合并与否。到了元初的阴时夫定“平水韵”,著《韵府群玉》,合并了上声的“拯”、“迥”两部,成为一百零六个韵部,是今日所称的《诗韵》也就是《平水韵》。明代文人则沿用一百零六韵。

其实关于《平水韵》名称的出处以及最初版本来历的说法很多。但是,现在的考证已经基本确认《平水韵》最早的版本是金王文郁的《平水新刊韵略》,随后刘渊翻修,到宋末元初的阴时夫确定为一百零六个韵部,成为后世通行的《平水韵》。

刘渊和王文郁确实都和平水有关系,一般认为刘渊是平水人,而王文郁则是金朝的平水书籍(书籍为金代官名)。平水是地名,今山西临汾。

《平水韵》实际上是把《广韵》系统韵书所允许通用的韵部合并,同时再把“迥”、“拯”两部也合并,就成了一百零六个韵部。现在通行的平水韵依平、上、去、入四声,将韵部分为一百零六个,分别为平声(上、下)各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比如“东”“同”、“弓”、“空”、“彤”等字排在第一韵,就为它们起一个名字叫“一东”;“元”、“繁”、“言”、“魂”、“门”等字排在第十三韵,就叫“十三元”,等等。

平水韵的出现,一方面被作诗的文人们奉为圭臬,另一方面后世跟出的多种诗韵,大都依此而编写,其中最为著名的为清康熙年间张玉书等人奉旨编撰的《佩文韵府》。康熙皇帝的书斋名“佩文”,《佩文韵府》一名由此而来。《佩文韵府》据平水韵一百零六韵目分韵,计有一百零六卷,而《佩文韵府》是清人科举的用韵标准,实际上也就是延续了《平水韵》的标准。

从隋陆法言《切韵》到平水韵,时间超过600年,不要说实际语音,就是韵书的书面语音也不是毫无变化的。有变化而可以用平水韵以一概多,是因为平水韵,对其前而言,有适应力,具体说,唐宋人写诗词,基本上是依照这个系统;对其后而言,有约束力,具体说,金元以来直到现时人写诗词,必须依照这个系统。因此,无论是读还是作,通晓平水韵就可以通行无阻。

《平水韵》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韵部分类较前人简单让学者易于掌握。《平水韵》不但基本保存了中古音韵,也就是唐、宋诗人用韵的标准,而且因为被后世作为诗词用韵的标准,所以也就是相当于为后世打通了直接接触唐诗宋词这个文学宝库的路径。如果不是《平水韵》的沟通,那么后人学习、欣赏以及研究唐诗宋词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诗经》便是先例),而唐诗宋词的文学价值是众所周知的。

因此,《平水韵》不但为金元之后的中国人提供了诗韵标准,同时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凡的意义。


来源:投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