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导】大学生就业难 身价下降

作者:看中国记者蓝溪综合报导 发表:2006-04-17 03: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年来,大陆大学扩招,毕业生成倍增长。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与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还有3个月就是2006届大学生的毕业时间,时下正是他们的求职高峰期,但据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信息,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难甚于往年。

今年2月,广东的招聘会被省内外应届毕业生挤爆。尤其是2月5日这天,雨大风冷,招聘会现场依然人山人海。为了给用人单位递一份简历,不少学生排着长队,衣衫尽湿。许多本科生已把身价降到了月薪1000元。

南方网4月6日报导,为了在广州找到一份工作,吴锦方在今年2月份的20天内在网上投了近1000份简历,“连吃饭时都按着键盘投几下”。他得到过30多个面试机会,对薪水的预期也随次递减,从1800元降到1500元,再降到1000元。“如果连每月1000元的工作都找不到,那我只有离开广州了。”他告诉记者。幸好,他最终找到了工作。

不只是本科生与专科生面对着身价下降和找工变难的压力,研究生就业也变得尴尬起来。成都市武侯区要招3名小学教师,居然有10余名硕士生前来报名。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外貌也成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歧视女性毕业生行为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教育质量直接有关。来自台湾的北京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程曜在《救救清华大学的这些孩子吧》一文中说:“内地学生的行为和欧美甚至港台学生的行为,大大的不相同。” 清华大学“严进宽出”,“抓紧政治放松学业”。大学生像是会考试的文盲,死记硬背,不愿思考,动手能力很差,却又傲慢自大,且具有斤斤计较的特性。学生之间,以分数作为一切评价标准,有了高分就高人一等。程曜在文章中呼吁“大家来救救这些孩子,把他们的思想紧箍咒拿掉,让他们开始思考。”

教育部职业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姜大源评论说,“学生们没学到什么东西,就业当然困难。考试之前背一背,最后拿个成绩,这种惰性知识有用吗?”

中国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