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玉清去世的半年前,王玉清的张姓保姆说,“她每天早、晚都要烧两柱香。”王玉清接话说,“我想‘老头子’!我是在给‘老头子’烧香。”这个古稀老人带着丝丝柔情说出了真心话。
身世清贫
1911 年,王玉清出生在大邑蔡场万延村一户农民家庭。王家五口人,有三亩多地,并在蔡场街上开着一个生意红火的糖果铺子。王玉清父亲人称“王谷花”,他制作的谷 花糖香脆、甘甜、化渣。王家人勤于劳作,省吃减用,日子也算富足。而王玉清自幼聪慧,读过两年私塾,还学得一手闺中“红线”,颇讨人喜欢。
明媒正娶
长期以来,盛传一种说法是,王玉清是在砍柴时被路经的刘文彩看中,并“霸占”到手的。而记者问到此事时,王玉清带着几分气愤,双目圆睁道;“我是明媒正娶的!”
原来王玉清有个表哥叫赵践庭,在刘文彩家做事。1936年,当他听说51岁的刘文彩打算再次纳妾后,即想把王玉清的一位堂 姐介绍给刘。赵的大舅舅得知后,便提议最好把王玉清许配给刘。因为王有文化,人才也出众。
1937 年农历4月24日早晨,接亲队伍用一乘青纱小轿接走了如花似玉的 王玉清。轿至安仁高大华丽的刘氏老公馆正门口,52岁的刘文彩一身海力蒙长衫正在等候新人。
甜蜜往事
而当记者问及“你觉得你跟刘文彩生活的12年,是否幸福?”时,王玉清反问道:“咋个不幸福嘛?”记者明显感到她对从前的美好的怀念。
嫁到刘家后,由于王玉清机敏乖巧、精明能 干,一心相夫,刘文彩对她十分宠爱。每当刘出远门或到镇上“公益协进社”“办公”时,总要叫王玉清一同前往。逢文彩中学开学或毕业典礼,“校董”刘文彩身后站总是着华贵大方的王玉清。一到王的生日,刘文彩总是给她张罗一、二十桌酒席,邀亲朋好友为她添彩祝生。遇重要社交,刘必携王玉清同时出现在“同庆茶楼”一道品茗。
真实生活
文革中盛传的“刘文彩生活奢侈,王玉清吃鸭子不吃肉,专吃鸭蹼”时,王玉清淡淡一笑道,“那是他们说的!我出身贫穷,过惯了穷 人的日子。见别人吃完鸭子,剩下好多爪子,我觉得丢了可惜,就捡来吃了。其实,哪个放到肉不吃,专爱吃爪子呵?!”
生离死别
1948 年初,刘文彩两度吐血,被诊断为肺结核。王玉清对他悉心照料,无微不至。1949年3月,随着中共军队的隆隆炮声,刘文彩的肺结核病趋于严重。 “‘老头子’病重后,好多次躺在床上,流着泪跟我说:‘我死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每次他说完这话,我们都抱在一起,眼泪跟到流。”王玉清接受采访 时谈至此细节,眼圈红红的。
艰辛岁月
刘死后,王玉清就在成都住下,靠打布鞋,做咸菜、臭豆腐卖为生,长达五年之久。六十年代,王玉清作为漏网大地主被揪回原籍蔡场公社。作为刘文彩的姨太太,遭批斗是家常便饭。中共给予她平反后,近70岁的王玉清才结束了劳改生活。92岁时,王玉清在闲逛中摔了一跤,之后卧床不起以致去世。
她平静的死和曲折的一生,是那么耐人回味。在半个多世纪的思想改造之后,她依旧保持着清醒,世人由此才能得知尘封的事实;她依旧保持着良心,默默忍受了一生的痛苦;她依旧保持着忠贞,至死思念着、祝福着爱侣恩人。
背景资料──真实的刘文彩
严肃的历史学者笑蜀先生所著的《刘文彩真相》,揭示了真实的刘文彩,破除了几亿人在政治需要的年代里被灌输的虚构之词:
刘文彩小时候不爱读书,但天资聪颖,热衷于赌博。二十岁不到就“下海”,由于深谙传统文化“左右逢源”之道,使他 在商界无论是生意、还是人缘都有口皆碑的。最奇的是他的生意从来没有亏过本,堪称商界奇才。也干了不少坏事,诸如种鸦片、卖毒品、走私军火、滥设关卡瞎收费之类。
据刘文彩家乡四川大邑县的不少农民回忆:刘待人厚道,常对邻里乡亲扶危济困。特别是到晚年,他个人出资2.5亿 元(折合当时200多万美圆)兴办了当时全四川师资设备最好的文彩中学,并刻碑明示:学校成立之日,刘家不再对校产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
刘文彩确实结过两次婚、纳过三小老婆。在他同时代同地位者中并算不过分。刘文彩的家中也从来没有过什么“水牢”、“地牢”、“行刑室”,那所谓“水牢”无非是存放鸦片的仓库,而“刑具室”、“行刑室”只不过是刘家摆放瓷器和年货的储存间。
(看中国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