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石像有破损 疑在“文革”时被毁
据介绍,一品大员文官石像出土后,北京市和朝阳区的两级文物部门专家来到现场进行考证,并作出了该地段施工暂停,先进行文物勘探的决定。6月10日,北京市文物考古队进驻该工地,每天在现场进行勘探。很快,队员在原来出土石像地点挖出了神道的砖石结构层,距文官像约10米远的地方还挖出了武将的翁仲石像和石碑等一批文物。
武将石像与原来出土的一品大员文官石像大小和材质相似,为整块汉白玉雕成,高约3米,重约5至7吨,身着盔甲,双手执戟于腹前。遗憾的是石像鼻部和戟部有破损,石像拦腰还有锈蚀的钢丝绳,很明显,这些原本在地上的石像是后来被人为埋到了地下。考古队现场勘探负责人孙恩道介绍说,这很可能是“文革”破四旧时造成的。
八王坟旁葬公主 牌楼题字泄天机
“八王坟”因被封为“八王”的努尔哈赤第12个儿子阿济格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为什么陵寝不是“八王坟”呢?出土的石像南侧30米处有一座基本完好的牌楼,坊额写有“金枝毓德”的文字。朝阳区文委曹彦生等专家介绍,“金枝毓德”是指女德和公主,根据史料记载,墓主人是被民间称为佛手公主的和硕和嘉公主。
另据介绍,按清朝的墓地设计,神道的南侧是牌楼,神道的后面是享殿,享殿的后面是地宫陵寝。目前,牌楼还保存完好,佛手公主的陵寝应该位于现在刚刚拆迁的西大望路建东旅馆。
碑文证实主人身份 公主驸马合葬于此
新出土的石碑,高约3米,宽约1米,厚约0.5米,顶部有破损,上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的碑文,碑文有“兵部尚书和硕额驸、一等忠勇公碑文”等字样。文物专家刘卫东介绍,石碑为福隆安的,再次证实该墓应为和硕和嘉公主与其丈夫福隆安合葬的陵寝。此外,此前未完全出土的龟趺也已完全出土。
“佛手公主” 指间有蹼相连
文物专家、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文物鉴定委员刘卫东介绍,据资料显示,清高宗乾隆皇帝共抚养了11个女儿,除一个养女为弟弟弘昼的女儿外,其他10个女儿都是亲生的。四女儿被封为和硕和嘉公主,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所生。由于和硕和嘉公主生下来后,手指之间有蹼相连,呈佛手状,被民间称作“佛手公主”。
和硕和嘉公主生于乾隆十年(1745年)12月,后下嫁福隆安,23岁时薨逝。福隆安姓富察氏,其父富察博恒,系孝贤纯皇后的弟弟,属于满洲镶黄旗,是当时的大学士、驻藏大臣、一等忠勇公、平定大小金川的功臣。由于福隆安娶了和硕和嘉公主为妻,因此被授为和硕额驸、御前侍卫。后先后任兵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卒,谥“勤恪”。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