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骗子从良自曝“老年健康讲座”骗人内幕

发表:2005-02-27 16:0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新民晚报消息: 本报热线不断接到老年读者来电,称被骗去参加一些健康讲座,并高价购买了被吹得天花乱坠的保健品,事后才发觉上当受骗。记者经过多方努力,昨晚终于寻找到一名幡然醒悟的某保健品公司职员小张,愿意自曝家丑,提醒广大老年人不要再上当受骗。

  遍地撒网

  小张于去年底经朋友介绍进入某公司推销广东某厂生产的松珍胶囊。每天工作的内容就是按照公司收集的一份老年人通讯录,打电话邀请他们参加该公司举办的活动。但是员工从来不会在电话中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目的,打的幌子是邀请对方参与录制电视节目或者参加“百对夫妻健康形象征集”等活动。

  如果对方比较警觉,怀疑他们是在推销保健品,公司人员会矢口否认,最多只会承认该活动出于经济原因,的确接受了保健品厂商赞助并允许厂商在活动中介绍产品,但是决不强迫消费者购买。总之,“先把对方骗过来再说”。有时,如果销售员与对方交谈几句后发现苗头不对,就会立即挂断电话。由于该公司的电话总机永远是无人接听的,所以即使对方有来电显示并将电话回拨过来,他们也不担心受“骚扰”。

  滥竽充数

  说是为了保护老年人健康而举办的公益活动,实际上活动目的只有一个--推销产品。所以,每次3个多小时的活动时间里,除了短短几分钟的健康游戏,其他活动都牢牢扣紧这个主题展开。

  首先,一名“医学专家”会粉墨登场,在介绍保健知识的过程中隐晦地宣传产品,因为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可信度。但是,老年顾客们不知道,该公司除了一名教授偶尔会受聘来客串几次外,他们在绝大多数时间见到的所谓“医科大学毕业生”“高级营养师”其实就是该公司负责财务或者后勤工作的普通职员。

  羞答答的宣传之后,赤裸裸的推销就开始了。几十名身着白衬衫、红领带,让人无法辨识身份的推销员会各自铆牢目标,用三寸不烂之舌游说消费者购买产品。经过前面的一番铺垫,再加上现场气氛热烈,容易使人冲昏头脑,因此,屡屡有家中经济条件较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出于一时冲动购买。

  夸大其词

  小张所在公司代理销售的松珍胶囊是健字号产品,说明书上注明的功效仅有2项,即调节血脂和延缓衰老。然而在该公司的内部培训资料中,其功能却被夸大为降血脂、降血糖、防治糖尿病、清除体内垃圾等。销售员接受这种夸大其词的培训后,又会进行添油加醋的发挥,将产品功效吹得天花乱坠。

  牟取暴利

  小张告诉记者,2004年12月和今年1月,他所在的公司分别在上海各区的酒店里举行了十几场活动,虽然事先各销售员都会电话邀请几百名顾客,但真正出席的只不过寥寥数人,所以每场活动一般仅有一两百人参与。而其中真正会掏钱购买的人数极少,例如小张,从去年11月至今他只做成过5笔生意。

  生意清淡至此,公司怎能生存?奥秘就在这种保健品的暴利中。该胶囊为1箱6盒、每盒3瓶装,每箱售价3408元,可以服用半个至一个疗程。3408元中,究竟有多少是成本?小张透露,最多不会超过20%!因此只要能抓住一个顾客,公司就能赚上一大笔。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