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新华社将公开文告评赵紫阳功过 让赵"入土为安"

发表:2005-01-22 03: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香港明报1月22日报导,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遗体告别仪式具体安排快将落实,有消息指,尽管中共内部不会改变对赵紫阳既有的评价,但为尽快让赵“入土为安”,避免社会动汤,将同意通过官方媒体,以公开文告方式,尽量突显赵紫阳一生的功绩,减少或避免出现负面评价。赵紫阳家人21 日表示,相信双方很快会找到解决办法,而举行告别仪式的时间“很快就会有结果”。

而法新社21日引述外交消息人士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赵紫阳逝世前两个星期,曾到医院探望过这位老上司。

据了解,中共中央办公厅连日与赵家接触,商讨告别仪式细节,包括将于告别仪式后,由官方新华社公布的文告内容、告别仪式规格(参加仪式的官员级别,以及其他可以出席的人员)等。其中,由于文告将涉及对赵的功过评价,而成为赵家与当局相持的焦点。中办曾多次以“口头文本”形式与赵家交换意见,但一直未获得赵家同意。

据悉,当局的原则是,对赵紫阳参加革命以来,包括在改革开放前期的工作评价可以讨论,但对六四事件中赵紫阳所犯的“错误”,中共中央早在十三届四中全会已作结论,这结论是不可改变的。但为使安葬问题尽快解决,当局现在同意在文告中,尽量彰显赵紫阳的功绩部分,减少或避免负面评价,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正趋向接近。

另外,出席仪式的人员亦是双方讨论的要点。有消息指,赵家并不很在乎官方出席人选,但希望当局尽量同意让亲友、旧识及社会人士参加,因为有不少理应出席者,由于“六四”的缘故,有可能失去与赵紫阳见最后一面的机会,这在情在理都说不过去。有消息指,当局已同意,赵紫阳的前政治秘书鲍彤可见赵紫阳遗体最后一面,作为告别,但是否属实及以何种方式“见面”,目前无法证实。

香港苹果日报的报导说,对于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逝世的消息,香港两家亲北京报章早前只刊登了新华社的简讯,但21日突然转,报道了民众到赵府吊唁的情况,并透露当局曾派人协助赵紫阳的家人布置灵堂。

一直忽略赵紫阳消息的香港《文汇报》,20日晚突然派记者到赵紫阳家采访。报道称,赵家院门上原来悬挂的红灯笼已卸下,红漆大门敞开,走出来的时候,正碰见一中年人要进来,询问之下,他说他只是一名普通人,“来看看而已”。怎么看待赵紫阳?他非常“官式”地回答说:“他犯过错误,但也有贡献”。有没有想过来这会不受限制?他一笑说:“政府这样的安排很好。”

《大公报》报道,该报记者20日晚在赵家附近碰到一名八九年出生的学生,记者问他赵紫阳是何许人也?学生说不知道。报道又就宰涎羧ナ蓝灾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