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留加学生看九评 --中共不亡,国难未已

作者:宇文娇 发表:2004-12-30 10:0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我是八十年代生人,高中就入了党。记得中学时代一次读关于文革的资料,觉得毛泽东不过世,文革就不能结束,真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啊。这个念头一产生,把我自己都吓了一跳。那个时候也就囿于将民族的苦难归咎为统治者个人的过失。读了《九评》,才知道了这苦难的真正根源,正是:中共不亡,国难未已!

我们这一代人对共产党的认识是极其肤浅的,不怎么喜欢,但也没什么仇恨,不过更多的是无所谓。至于入党,因为学生时代入党好像还不是太容易,所以也就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反正我入党的时候心中没有理想,只有欲望;没感到光荣,只感到虚荣。尽管入党的时候班里同学做欢欣鼓舞状说什么“群众队伍又清洁了一步”,但其实他们还是有些羡慕的。这也是因为入党确实可以带来些好处,比如我一进入北京大学,就因为党员的身份,很快在院学生会被委以重任。

据说以前计划经济下分配工作的时候,学生党员总是被优先考虑的。现在大学生毕业工作一般都自己找了,这种吸引力就下降了许多。不过对于有志于做国家公务员,甚至在国家各大部委工作的学生来说,党员的身份无疑还是有优势的。令我惊讶的是,有的国企也很看重这个。临近毕业的时候,我申请了北美的大学;为了以防万一,我同时在国内的一家大型国企找了一份工作。我在简历里没有提我的党员身份,因为我觉得都这年头了,哪个企业还在乎这个啊?后来负责招人的老总襄理和我闲谈起来(那时我已经被录用并在收到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后又把这份工作给辞了),发现了我是党员,他说:“我们老总要是知道你是党员,就更不想放你走了。”我心里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位老总虽然五十多岁,但在美国进修过,面试我的时候用的还是英语,没想到还看重这个。于是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太不拿豆包儿当干粮”了。

正巧这时候我妈让我问问院里的党委书记,出国以后怎么保持党员身份。我妈的想法是万一以后回国发展,这个身份还是挺有用的。我本来没把这当回事儿,我们这一代不像我们的父母,把什么户口啊、劳保啊、政治面貌啊看得很重。不过有了中信的这件事,我决定还是问问吧,反正也没坏处。我们院党委书记六十来岁,被我询问时在电话里踌躇了半天,最后告诉我她不知道怎么办,让我去问校党委。我心想每年院里出国的学生党员不在少数,以她的工作经历居然不知道,看来我恐怕是第一个这么“爱党”的。而且从她的语气里听不出感动,反而有些懊恼和尴尬,好像一个大人突然被一个小孩子问到了一个敏感而始料不及的问题。我后来也没去问校党委,反正我对我下枰菜阌懈鼋淮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