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为何逃睡在外?

发表:2004-09-28 18:0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为什么加拿大的学生们不像中国学生那样喜欢逃睡在外,反而纷纷要挤进“围城”?比较一下中西宿舍的制度和文化的差别,答案已经尽在其中了
新学期伊始,各地高校刮起了一阵禁租风,媒体也因此爆发了一场学生是否可以在校外租房的争论。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的我,将这一风波告诉这里的国外朋友时,他们都大惑不解地耸耸肩:为什么你们中国学生不喜欢住校园?我们这里要申请住校园里的宿舍,都要排队等缺位呢!

从表面看,原因似乎很简单:中国的大学宿舍条件太差,缺乏个人自由和隐私等。不过,细细推敲,似乎又不是最主要的,国外的大学宿舍也多是两到四人共享一个单元套间,自由和隐私也未必不受影响,那么,他们竞相申请入校居住,究竟图的是什么呢?

这一谜底直到我最近住进加拿大的校园,才真正有了经验性的体会。简单地说,人不同于独往独来的虎豹狮象,是一个群居性的动物,需要一个社群。而大学宿舍对于西方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栖身之地,而且是一个自己所喜欢的社群。

从我入住的第一天起,社群(community)这个词就一直不绝于耳。我访问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采用的是英国式的住宿学院制。我居住的是圣约翰学院。要想成为其中的一员,不比申请一份奖学金容易。你要在申请时证明,你有什么能力或志向,可以为圣约翰这个社群做出贡献。

在中国的大学里面,一切以系院为中心,学生宿舍只是一个睡觉休息的地方。住客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更没有集体的认同感。再加上一种半军事化的兵营管理,何时息灯,何时关门,男女大防,一切皆由学校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住集体宿舍,犹如经受福科所说的集体规训。所有的规则都是外在的、禁令性的,学生不得参与其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你到哪个大学,哪幢宿舍,皆是一律。

而在国外,一个学院,就是一种风格。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历史传统。比如,圣约翰学院就以融合东西方多元文化为其特色,北美、欧洲、亚裔、南美和阿拉伯的学生济济一堂。而UBC的另一些住宿学院,或者以基督教为背景,或者以环保著称。选择学院,就是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社群、选择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英式的寄宿制度,过去所培养的是贵族的阶级品味和集体荣誉感,如今世俗化以后,虽然不再有传统的等级色彩,但独特的社群精神犹如学院的徽记一样,依然成为寄宿生活的核心所在。它背后的理念是,大学不仅是传输知识的场所,而且是造就博雅之士、培养公民文化的摇篮。大学是未来社会的缩影。一个民主的、宽容的、自主的理想社会,是从大学时代的日常生活中开始实践的。

以我半个多月的亲身感受,可以将英式的寄宿制度概括为三个词:自治、自律和互助。所谓自治,是说学院所有重要事务,都由学生们参与决策和管理。由行政人员和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膳食委员会,分别管理和组织学院的日常生活、学术探讨和公共伙食。虽然住宿的学生来自文理工商医不同的学科,但每周都有跨学科的专题学术讨论会,都由学生自己组织,是为熏陶博雅的情怀。

自治是否成功,须取决于自律。二者互为前提。自律不仅是一个法治的观念,而且需要社群的认同。圣约翰从学生入住的第一天起,就给你一种宾至如归的家园感,让你对这个集体产生认同甚至自豪感。当大多数成员都将学院视作自己家的时候,自律就自然形成了,而少数越轨者就会受到很大的无形压力。

最后是互助。社群的形成取决于成员之间自觉的、积极的互动和交往。学院实行的是包餐制,这在中国早已被认为是落伍的、反个性的包餐,在这里却发挥着独特的交往功能,学院的饭厅成为了学生们自由交流的公共空间。学院里还有世界各种语言的学习班,授课的老师就是学院的学生,没有任何报酬,但他们都乐于为社群服务,做一个快乐的义工。

通过学院的EMAIL群,我读到了许多刚刚离开学院的老生们对圣约翰的留恋之情,留恋学院的美食、留恋圣约翰的文化氛围,留恋在这里的同学师长们。为什么他们不像中国学生那样喜欢逃睡在外,反而纷纷要挤进“围城”?比较一下中西宿舍的制度和文化的差别,答案已经尽在其中了。

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与其下达一道道禁而不止的通令,不如重新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们不喜欢他们的宿舍?我们对大学生活和大学理念的理解,究竟还停留在什么样的年代?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2025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