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波:致重庆公民第四书 --重庆,请带头废止教育产业化

作者:作者:杨银波 发表:2003-10-29 01:0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3107万重庆公民:

见信好。重庆的17年,广东的这一年,是我接触重庆农民和重庆农民工最多的18年。11月1日,《人与人权》将发表我的《广东底层民工访谈录》,在这篇5000多字的访谈录里面,你们会看到一些诸如“吃得又简单,厂里头管得又严。这算啥子厂?!他妈的黑社会!黑吃黑”这样的话,但那还仅仅是重庆弱势者中强烈控诉的亿分之一!中国现在有12107万农民工,农民工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在飞速增长,其中被称之为“川军”的民工数量居全国之首,我们重庆的“重庆崽儿”、“重庆妹儿”又居“川军”之首。从饱受教育之苦、税负之苦、迁徙之苦、保障之苦、资源之苦、表达之苦、挣钱之苦、地位之苦的农民,转变为饱受就业之苦、择业之苦、办证之苦、遣返之苦、清退之苦、健康之苦、工资之苦、歧视之苦的农民工,我们的生死存亡、冷热寒暖岂有丝毫实质性的改善?概而言之,我们从来都是饥寒交迫的奴隶!

奴隶自我改造之第一要着是教育;奴隶苦大仇深之第一负担也是教育。2002年重庆的高校新生有7.09万人,研究生有0.44万人,成人高校新生有4.79万人,可是这些高校子弟里面有多少是农民的孩子?为甚么重庆市统计局不敢公布?一个参加高考的重庆农民孩子,能不能与一个参加高考的重庆城市孩子拥有进入高校的同等机会?我现在告诉你们:假如每个重庆城市孩子都能顺利地上大学,那么16个重庆农民孩子里面就只有一个孩子能上大学。也就是说,2002年重庆的7.09万名高校新生里面,很可能只有0.417万名重庆市及其他省的农民孩子!以此类推,那么在20.01万名重庆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2.21万名重庆成人高校在校学生和27.06万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在校学生里面,岂不是总共才只有3.49万重庆市及其他省的农民孩子?敢问重庆市教育局,国家高等教育资源常年如此“高度不公平”地分配,你们为甚么不反抗?为甚么不帮重庆市及其他省的农民孩子代言?

现在我国农民每年负担的教育经费就达300亿~500亿元,比苛捐杂税还要多,重庆作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为甚么不带头废止教育产业化?难道在重庆市政府看来,工业、建筑业、农村经济、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旅游业、消费市场、对外开放、财政、金融、保险、文化、卫生、体育、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移民、扶贫等等,能比教育更为基本吗?难道你们真的认为重庆教育要花多么巨大的一笔钱吗?比起各项工程的大手笔投入,请问,花在重庆教育上的钱又占得了多少份额?现在连重庆市统计局都承认了,惭愧地说“城镇就业压力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农民收入增长仍比较缓慢,部份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那么这个根源呢?你不从“考虑大多数”、“照顾弱势者”的立场上全面而又广泛地发展人才、保留人才,你的资金、技术、市场到哪里去找?难道你们就甘愿让一大批重庆农民和重庆农民的孩子痛苦地离开人才培育地,跑到外省去“锤炼”吗?

重庆可是一个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大型直辖市啊,重庆农村有着巨大的人才市场。可是1986年9月11日,中央出台《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说“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投资,以乡、村自筹为主”。城镇中小学就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建设,农村中小学就由农民自筹资金,到现在还是这么搞,在起跑线上就大划不等号,这是甚么道理?现在重庆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普通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2%,你们认为这多么让人自豪吗?这些接近100%的入学率的背后不知有多少重庆农民对当地学校、教育局进行检举、控告、激斗,又不知有多少家庭被搞得爹不认爹、娘不认娘。这个话我要讲出来:这个接近100%的入学率是用重庆人的抱怨、汗水乃至鲜血来“浇灌”的!

还有这个,2002年重庆市用于危房改造工程的款项投资就达到3.1亿元,这又是甚么意思?甚么叫“投资”?你们“回收”的是甚么?之所以出现危房,那是因为当地经济贫困、施工建筑粗制滥造,谁去扶持?谁去监督?谁在牵头盘剥血汗钱?农村保障制度迟迟不铺开,却还要来先“投资”再“回收”,请问居心何在?现在重庆“享受”低保的城镇人口有72万人,占全市城镇人口的6.4%,有20个统筹地区实施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2年,重庆新建的街道老年服务中心就有40个,新建的社区老年服务站就有180个,全年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就高达43亿元,发放率达到100%。然而农村呢?政府对受灾农户和贫困农户减免的税费才不过5140多万元,仅占城镇社会保障费用里面“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一单项的1.195%!可怕呀可怕,重庆农村与重庆城镇真是有着天壤之别啊。我刚才说了,“奴隶自我改造之第一要着是教育;奴隶苦大仇深之第一负担也是教育”,现在重庆农民的苛捐杂税比2001年减了29元,减负41.8%,你们以为这是伟大成就吗?拆东墙,补西墙,这边减了,那边增了,请问:重庆的教育经费减了吗?重庆农民的负担真的比2001年“减负”41.8%了吗?这个“减负”的“负”难道仅仅指的是苛捐杂税的“负”?

让我们来仔细算算。重庆市统计局硬要说重庆农村的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了2098元,那好,就说成是2098元。在这2098元里面,减去农业税以外的负担200元、生产性支出629.4元(209830%)、自留口粮折合200元,剩下的1069.4元就是重庆农民的人均可支配生活消费现金,一家三口可支配的生活消费现金就是3208.2元。但是现在重庆高校普通专业的一年的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资料费及零用钱等,加起来就有10000元,请问重庆农民孩子要读大学,那每年6791.8元的钱到哪里去找?何况这还指的是“人均”性质的一般农民家庭?何况这还指的是“普通专业”(非艺术类)性质的农民大学生?何况就以我杨银波为例,我当年念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我的父母为了我就在贵州、云南、四川那危险重重的建筑队、广东那黑暗无边的农场打工整整10年!可怕呀可怕,“狗日啥子时候是个头儿哦”(重庆永川老年民工陈世汉语)。

教育本来就是政府本身的职责,它发掘出来的是人才、科技、文化、意识等社会根本动力,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行业。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资本应当取之于社会其他行业,因为说到底,其他行业的财政回收都源之于当年那些从教育里面走出来的人才力量。你作为一个政府,你不能对社会的根本动力进行无情的戕害、漠视、任其自流,你不能用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毁掉这种动力;否则,政府管辖之内的社会资源就将难于创造、频于浪费,整个社会的资源就将面临集体崩溃的下场--更严重的是,对于青年、少年一代来讲,抛弃政府、目无政府的意识就将迅速扩散,你这个政府就根本无法生存。因为经验证明,国家机器如军队、警察、监狱等,对无政府主义者实行强行统治、强行制约、强行压榨,或者官方机构、官方媒体对无政府主义者散步谎言、粉饰太平、设法收买,对其人心背向的转变是起不到根本作用的。政府要生存,就请先把教育搞好吧-这样,也许还有得到怜悯和继续活下去的可能。

(源自《议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