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迷魂招不得

作者:易大旗 发表:2003-10-23 06:0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身居海外,初睹电视剧《走向共和》已慢了几拍。先前未见国内有几多佳评,竟以为又是《雍正王朝》的余绪,为威权政治焚香上供,细观之下,却甚为感奋,这是部难得一见的历史正剧。

《走向共和》气魄颇大,以浓墨重彩重现了一轴晚清至民初的时代画卷。不消说,它属于文艺作品,其生命脐带却来自史实。在中国若要真正做到尊重历史,颇为不易,这就是顾准所言的“史官文化”,他指出:“所谓史官文化者,以政治权威为无上权威,使文化从属于政治权威,绝对不得涉及超过政治权威的宇宙与其他问题的这种文化之谓也。”史官文化并不独指史学范畴,但在史学研究中尤为金科玉律。中国自先秦文化始,就与古希腊的城邦文化泾渭分明,“史官文化”植根于东方专制主义,在史学范畴便是泛道德化,“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文天祥《正气歌》)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在黄卷青灯下建造道德牌坊和道德的耻辱柱,“为乱臣贼子惧”,国家之正朔就是统治政权,古今诸事的取舍与废存,都须从至尊权威的稳定着眼,此乃千秋基业也。

国人固有之历史常识,均拜“史官文化”所赐。清末民初距今人仅百年,牌坊与耻辱柱已林立其间,各色忠奸脸谱出没其里。国民政府要修自己的忠烈祠堂,以春秋笔法,令乱臣贼子惧,自不在话下。幸而国民党政权于思想文化专制上修为尚浅,无论造神或画鬼,都无甚建树。诚然国民政府也不是什么好鸟,且看国父的遗训:军政、训政、宪政,国民政府亦如慈禧太后一般虚与委蛇,能拖则拖,然而国府败走台湾之后,到底还是履行了。若论“走向共和”,国共之分野,亦在于此。

将历史公式化虽非始于本朝,但把历史“饲料化”而用以喂养下一代,却是本朝的杰出贡献。吃标准化的饲料便生就标准化的头脑,当一个自认手握绝对真理的人听到异样的声音,他的抵触是如此愤怒,觉得基本常识受到了颠覆,连自己的智慧都受到了侮辱。《走向共和》播出,一时间激起坊间滔滔劣评,正是源自这种本能反应,那简直是屋顶要塌下来的感觉,非要回到旧有的历史公式,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这才舒坦踏实,日子才过得下去。自不待言,较之过去的“史官”说词,《走向共和》的历史脉络人物造型与旧日脸谱颇有出入,而那些“盖棺论定”的定评,正是本朝意识形态“藏经阁”典籍里最初级的普及本。无可否认,这类教化积数十年之功,的确深入人心。《走向共和》对脸谱和教条的颠覆,无非是往史实那边靠拢,便已朝野哗然,人神共愤。

却说清史与秦汉、隋唐、宋元诸朝史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离今人最近,资料又丰富齐全,没有几多以讹传讹、众口铄金的空间。然而,在一个集极权之大成的庙堂上,连“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这样的泛道德主义史笔,亦难有立锥之地。毛泽东关于电影《武训传》和《清宫秘史》的御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便是头一通杀威棒,其后更是周天寒彻,史学之“党化”实属必然。恍如昨日之清末民初,卒被“史官”的刀笔大肆删削,最后统统熬炼成给当今圣朝提气补血、延寿养颜、壮阳蓄精的仙丹灵药。毛时代的中国,历史就是这样写的。在那个令人不能呼吸的年代,一群真正的“愤怒青年”写下了自己的孤愤与绝望,一位诗人对整个世界喊出:“我__不__相__信!”另一位诗人疯了,他在铁屋里呼号:“放__开__我!”这些泣血字句,便成了那个时代的碑文。

历史掀开新页,及至80年代,国人被打散的三魂七魄渐渐归位,“千年暗室,一灯即明”,思想解放运动春潮涌动,求索新知,敢说真话的人眼见多起来了。象《走向共和》对专制文化和共和宪政的正本清源,拂拭历史的积尘与现实的迷惘,其实就是80年代思想界的主流(虽则彼时尚失之粗疏与浮躁)。令人扼腕的是,乍暖还寒的政治气候,让那盏思想之灯摇曳不已,终于被狂风吹熄,直至某夜,人们在黑暗中真切地听到了血泊流淌的声音……

进入21世纪,国际格局巨变,中国何去何从?从冬眠到惊蜇,中华民族面临的正是百余年前的存亡抉择,于是政治改革呼声渐起,《走向共和》便应运而生。21世纪
是全球化、民主化的新纪元,如同19世纪工业化时代猛烈摇撼着大清帝国的根基,国族兴废存乎一念之间,而目下国家之政治腐败、社会糜烂、人心思变,亦宛如晚清。自不待言,《走向共和》触痛了大众的神经。不过,某些权力者神经末梢的疼痛,却非忧国忧民之痛,而是“慈禧”式的恼怒,惜乎世情的消长,时不我予,若要参照前朝律例悉数拿下“康党”也甚为棘手。套用晚清的宫闱与朝堂的阵营划分,围绕该剧台前幕后的纵横捭阖,谁为“帝党”谁为“后党”?实在未知其详,总之拂逆鳞者无论康党或孙党都得以全身而退,只可惜了该剧在严令之下不得重播。其实该剧既然这般“歪曲历史”,何不摊开来让史学界专家和广大民众讨论?殊不知百年国脉的律动,集权与宪政的纠葛,事关瘌痢头阿Q对“光”、“亮”、“明”的忌讳,怎容分说!

严格而论,《走向共和》当然也有若干瑕疵,但至少它的历史脉络没有大的偏差。那么“后党”之怫然不悦,原因何在?不消说,就是该剧清楚无误地揭示了中国在近代国际竞争里的惨痛失败,正在于政治变革裹足不前,宪政无门,兴国无望。在近代化起跑线上,同为封建之国,大清国比日本的起点还高,但中国的洋务运动不敢触及体制变革,而更为落后的日本实行明治维新,脱胎换骨,甲午战争,“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它标志着两国之近代化竞争中国的彻底落败。以史为鉴,本朝“后党”之羞恼交加,在所当然;而当今“帝党”能否锐意改革,引领国家真正走向共和?其实,《走向共和》已经揭示出百年前历史的轨迹,没有人民的参与和推动,玉玺朱批诏告天下的立宪改良,终是无本之木,安能长成参天大树?

《走向共和》末尾的画龙点睛之笔,就是孙中山的长篇演讲,词锋犀利,字字沥血,终不免被砍得一干二净。本朝思想专制之斧钺,远比满清与北洋政府暴戾苛猛,这又是明证。孙中山演讲抨击的是封建专制的阴魂,阐述的是共和的精神和民主宪政的原则,却无一不戳中当下集权政体的死穴。孙中山指出:“共和的观念,是自由、平等、博爱嘛,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民众,没有自由。民国应该是博爱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民众对当权者的恐惧的爱,而当权者对民众,只有口头上虚伪的爱。民国更应该是法制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行政权力一次又一次地肆无忌惮地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你不服从,就逮捕你。”

孙中山的演讲如同脱弦鸣镝,箭无虚发,句句射中了封建专制的靶心。它难道不也是现今政治糜烂、吏治黑暗的严酷现实?然而孙中山共和思想的精髓,并不仅体现在它的批判精神,孙中山继而指出:“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在这个家天下的行政中,我们根本就看不到透明的行政程序,更看不到监督之制,那些行政官员是如何花掉民众的血汗钱,民众不知道,那些行政官员把多少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你们不知道吧?我也不知道。你们都知道司法是裁判吧,这个裁判的原则是什么?是一部主权在民的共和国宪法,可民国六年来,我们根本看不到这样一部宪法,就连那部不成熟的《临时约法》也一次又一次地被强奸。”孙中山痛心疾首于中国的封建专制之癌,为此提出了“五权宪法”,即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之外,再加上考试权和弹劾权。前面分立的三权属于“间接民权”,后面两权属于“直接民权”。

三权分立无庸多加解说,连身处集权统治下的中国人大都晓得它的概念。但何谓“直接民权”?这里便要略加介绍了。如邱吉尔所言:“民主代议制不是最好的,但它比其他制度都好。”这是铁铸般的事实,但从另一角度观测,民主代议制是可能发生错误的。这样就需要在间接民权之外,赋予人民直接参政议政的权力。这种直接民权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弹劾权。民主国家的国民都有“直接民权”,如美国加州选民最近罢免州长,就是直接民权的体现。加州宪法规定:超过上次投票人数12%选民联署,即可提出罢免动议。我个人认为这个法定上限偏低,但加州素为自由主义大本营,它为美国提供了许多成功与失败的民主实验,这在下面还会谈到。说到民众的直接罢免权,美国别的州最保守的上限为40%,如果再加11%,可能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假设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得以实现的话。

直接民权并不仅限于弹劾罢免,再举一实例,美国的银行、保险公司、信用卡等金融公司多年来一直出售客户的私人资料以牟利,这是公开的秘密。美国民众试图通过立法程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诸多大财团的强力游说下,各州议会一直难以通过该法案。还是加州民众敢动真格的,他们对议会的“拖字诀”再也无法容忍,于是动用直接民权,以民间的力量收集到超过法定人数的60万人联署签名,逼迫议会立即通过了保护公民财务隐私的法案。加州一马当先,其他州也将跟进,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大财团自知败局已定,金权的影响力再大,终难抵御民众的意志。

上一个例子说的是民众的直接立法权,且看议会已经通过的法案,人民有无重新审查和否决权?两年前,911恐怖袭击事件如同雷殛,美国朝野惊怒不已,国会旋即在10月15日一边倒地通过了“爱国者法案”(参议院98:1票;众议院357:66票),该法案大大扩充了执法机关的权力,包括FBI在调查追踪可疑恐怖分子时,容许执法人员窃听电话,截查电子邮件,监控国际网络;加强管制外国移民;检查可疑人物的金融来往和个人财务。这些公民的信息资料,以前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而今公民的政治和社会活动、商业和金融,健康和医疗,甚至图书馆的借书记录,都可能暴露于联邦执法机关的“鹰眼”之下……尽管这个法案通过时附加了一个条款,它将在四年后重新讨论废存或者修正,但这个“爱国者法案”当时就已引起自由派人士的严重不安,只不过彼时民气磅礴,大势所趋,遂无力阻拦。而今斗转星移,毕竟美国民众捍卫个人自由的传统,罕有其匹,在民主国家中,个人能享有公器和公权的程度,以美国人民为最。这个暂行四年的临时法案,遂遭到越来越强烈的质疑。去年一月,密西根州安哈伯市的议会通过决议,反对“爱国者法案”,这是全美首例挑战联邦权力的地方议会。旋即跟进的是科罗拉多州丹佛市议会,它通过的决议,使得丹佛成为第一个抵制“爱国者法案”的大城市。到今年七月四日美国国庆节,全国已有130个地方立法机构(分布26个州)通过了抵制“爱国者法案”的决议。来头最大的包括三个州(阿拉斯加、夏威夷和佛芒特)和五个大城市(丹佛、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费城和西雅图)。

这一波抵制现行法律的民间运动,就是诉诸直接民权。美国民间组织反对“爱国者法案”的依据,在于该法案违反美国宪法(人权修正案),以防范恐怖主义为由,任意扩张政府的权力。且看“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如何运用直接民权----他们先以演讲和广发传单来抨击这个法案之弊,游说州、市、县地方议员,收集民众签名等等,然后依照法定途径令自己的反对意见进入地方议会的议程,力求以表决通过抵制或反对这个联邦法案的决议。美国的政体是联邦和地方分权制,如果越来越多的州、市县通过类似决议,联邦政府和立法机构(国会)就必须正视民意,推翻或者修正原法案,至少另外立一个法案来制衡原来的“爱国者法案”。即使在一些未通过反对该法案的立法决议的地方,许多民间组织和公民个体也自觉地抵制这个“爱国者法案”,例如加州的伯克莱市,公共图书馆主任就自动地每天删除图书馆归还图书的记录,删除50多部公用电脑被用客访问过的网址;又如俄勒岗州的波特兰市,市政官员拒绝和执行该法案的联邦执法人员合作。这都是美国民众公民意识的折射。

综合上述,加州重选州长,为直接民权的弹劾罢免权之例;加州民众迫使议会通过保护公民财务隐私的法案,为直接民权的创议及立法权之例;美国各地民众抵制“爱国者法案”,则为直接民权的重审及否决权之例。在美国,直接民权已深植于草泽民间,这正是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思想的体现。

中国十数年前的澎湃春潮和香港今岁的七月流火,都是民众运用直接民权的实践,其结局却迥然不同。这边厢“牵衣顿足拦道哭”,终是肝脑涂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个唯我独尊的家天下,还有何“主权在民”可言?试问它又如何能容忍孙中山“五权宪法”的共和思想?民国仅六年,国事已堪浩叹如斯,本朝建政竟逾半个世纪,夫复何言!

说到电视剧《走向共和》,纵然有为当今新政“代圣人立言”之意,但它呼吁政改,毕竟难能可贵。孙中山演讲虽被刀斧手砍去,但大脉络仍在。不过,若干弥足珍贵的历史事实仍未能被该剧所包容,殊为可惜。仅举一则:甲午战败,李鸿章赴日本谈判《马关条约》,记录在案的有如下对话。日本明治维新的主将、首相伊藤博文对李中堂说:“数年前与阁下在天津相会时,敝人曾进言:贵国之现状,实有改进之必要,想阁下尚能记忆此事。但尔后贵国晏然依旧,不图改进,以至今日,实深感遗憾。”李鸿章作答:“实感遗憾。但我国系拥有二十余省之大国,不能指望有如贵国在短期内获得异常进步。迩来虽常以素志未伸为憾,但夙愿未能一日或忘。但此次战争,反能获得两大好处:其一,证明欧洲之陆海军战术,并非白种人所专有,黄种人亦能应用,并已收到实效;其二,日本国之如此长足进步,可以促使我国从长夜之迷梦中觉醒,得益匪浅,此实为贵国促成其奋发图强,帮助其将来之进步。今我国人虽有多数怨恨贵国,而我反拟向贵国致谢。相信我国有识之士,鉴于今日之惨败,他日必有所觉悟。此次如能恢复两国和平,以唇齿相依关系,促进两国兴盛,永保东亚之和平,则足以实现两国之宿愿。”

百余年前李鸿章为中国宪政改良裹足不前而护短的理由,迄今仍为中国“国情说”之宏旨,真乃天不变道亦不变。当年中国惨败,李鸿章奉旨签定《马关条约》,为时人及后世切齿痛骂至今。然而李鸿章的“致谢”感言,毕竟内蕴抑郁隐痛,正是“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反观毛泽东却别开生面,在此录下他在1960年接见日本社会党议员黑田寿南时的原话:“过去一位日本朋友曾对我说:‘日本以前侵略过中国,这实在抱歉,如果将来日本变成中国一个省就好了。’我的回答是:‘不能这样看嘛。日本军阀过去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此中国人民受了教育。如果没有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不能觉悟,也不会团结起来,这一来我们现在还在山里,就不能在北京看京剧了。正因为日本皇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国人民来说已没有其他出路,所以才觉悟起来武装斗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创造了胜利条件。日本垄断资本行军阀给我们做了件好事,如果要感谢的话,我倒想感谢日本军阀。”毛泽东的思路是一而贯之的,到1972年他又对来访的日相田中角荣说了近似的话。追忆李鸿章之哀伤沉痛,掂量毛泽东之挥斥方遒,竟思寻出《老子》篇别样的反讽意味,句曰:“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

国非民有,政非民治,权非民享,这就是百年前的中国。故国梦回,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望中宪政枯河,依旧荒草瑟瑟。临风凭吊孙中山先生,追抚那一代先贤的情怀,端的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完)

附录:《走向共和》最后一集被删除的孙中山先生演说全文
  
我知道,你们很着急。张勋复辟了,国会又开不成了。我们本来是共和国,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的东西,这个问题不解决,专制复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嘛。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

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民国应该是博爱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又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民众对当权者恐惧的爱,而当权者对民众,只有口头上虚伪的爱。民国更应该是法制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行政权力一次又一次地肆无忌惮地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

那行政是什么呢?应该是服务于国民,行共和之政。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在这个家天下的行政中,我们根本看不到透明的行政程式,更看不到监督之制。那些行政官员,是如何花掉民众的血汗钱,民众不知道,那些行政官员把多少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你们不知道吧,我也不知道。

你们都知道司法是裁判吧,这个裁判的原则是什么?是一部主权在民的共和国宪法。可民国六年来,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这么一部宪法嘛。就那部不成熟的《临时约法》,也一次又一次地被强奸。
  
哦,对了,我今天穿的这身衣服有点古怪是吧,连裁缝都说是很奇怪的。我要说,这就是共和。这就是共和的衣服。这边,我设计了三颗扣子,共和的理念,就是平等、自由、博爱。这边也有三颗扣子:民族、民权、民生。那宪法呢,我发明了个新词,叫五权宪法。这儿装的是立法权,这儿装的是行政权,这儿装的是司法权,这三权你们都很熟悉,叫间接民权。我情有独钟的是直接民权。要让普通的民众都有直接参政议政的权力!一个是考试权,我们要把考试权还给民众。今后,凡行政用人,一定要经过考试,不管是谁。

还有一个是弹劾权。没地儿装了,不急,不急,装在这儿。为什么要把弹劾权藏在里面呢?因为它是民众的杀手锏,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杀出来,弹劾你。

我孙文此生啊,没有别的希望,就一个希望,那就是,让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