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之声消息,法兰克福汇报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这项协议的主要内容:
“协议的核心是降低关税。内地对来自香港的四千种商品,例如钟表和首饰,最高课以35%的关税。去年,香港向中国大陆出口了价值410亿港元的货物。官方统计,此次达成的经济合作协议将每年给香港省下二十亿至四十亿港元,创造九千个就业岗位。”
文章接着说,看起来这是一条好消息。但是香港的经济并非自“非典”爆发后才衰退的。今年第二季度,香港的失业率急剧上升,达到8.3%,这首先是经济体制造成的,“非典”又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此外,上海和广东两大经济中心的兴起,尤其是广东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生产玩具、服装等,造成千万个香港企业失去了生产机会,再加上房地产业肥皂泡的破灭,使香港经济积重难返。法兰克福汇报的文章认为,大陆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协议并不一定能见效:
“面对这样的形势,越来越多的人怀疑,此项协能否象颇有争议的特首董建华喋喋不休所说的那样,真能给香港带来转机。与目前香港三十万失业人数相比,新创造的九千个就业岗位只是杯水车薪,不足为道。降低关税的作用也许被抬得过高,因为百分之百在香港生产的产品只有130亿港元,而服务行业的出口不断增长,现已达到3650亿港元。
比降低关税更为重要的做法应该是保证港人能自由进入大陆的经济生活,例如允许他们拥有企业或成立银行。虽然在中国大陆生产钟表的大多数港商在问卷调查时都表示,如果关税下调,他们还是愿意在香港生产,但是是否因为有了经济合作协议企业就大规模地返回价格高昂的香港,仍然很成问题。”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