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在华译述初始

作者:王琮琪 发表:2003-03-04 19: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侦探小说启蒙于对西方侦探小说的译述,最早的翻译大致在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而大规模译入的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侦探故事。

1896年,张仲德译出《歇洛克呵尔晤斯笔记》,刊登于上海《时务报》,含四篇探案故事;“呵尔晤斯”是福尔摩斯最初的译音,华生则译为“滑震”。它比日本译本还早三年,当时柯南道尔在英国文坛刚崭露头角。书中诡秘情节、严谨推理及第一人称叙事为中国公案小说所匮乏,令读者称奇。1901年,董鼎、张在新又合译了《毒蛇案》、《宝石冠》、《红发会》等七篇;次年,文明书局出版了《续译华生包探案》;1903年,商务印书馆重出《补译华生包探案》,收探案小说六种。到了1904年,著名翻译家周桂笙、奚若合译《福尔摩斯再生案》,全篇有13个故事。这篇译述较为尊重原着,保持原初叙事结构,语言用浅近文言,使原语文化与本土文化保持相对平衡。其后名家林琴南亦译过《歇洛克开场》,不过叙述流畅、以白话文翻译的《福尔摩斯案全案》,那是1916年由程小青、周瘦鹃等人完成的。

翻译是一种“双文化”现象,涉及中西文化的渗透和组合,有时必须与时代大环境相适应。比如福尔摩斯在起居室枪击墙壁情节,尽管展示其个性,但对清末读者匪夷所思,何况当时为流行虚无党的时代,同福尔摩斯维护法制形象大相径庭。又如,他与华生关于注射可卡因的对话,在禁止鸦片的年代国人难以接受。为此译者作了合理的裁剪和删改,以贴合社会环境,建立有效沟通,虽不免浅薄、稚拙,亦显示良苦用心。它在中国翻译文化史上为后世保存了十分有趣而又无奈的记忆。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