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游”生意火爆

发表:2002-08-21 18: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十几分钟三五景点几十无钱

  今年的暑假旅游最火的恐怕要数“校游”了,全国各地的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北京,看完传统的景点后,参观清华和北大两所大学校园成了必不可少的项目,即使在原有的旅游计划开支上增加一些费用,家长们还是愿意让孩子领略一下名校风采。然而,就在“高校游”接近尾声时,不少外地游客反映,今年暑期一些“黑车”给他们的“高校游”留下了遗憾。

  -“黑车”拉游客

  6月18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颐和园东门,大批游客正陆续从园子里进出,门口不宽的马路上车辆拥挤,刚出公园的游客中很多人对地形很陌生,不知道游览下一个地方该去哪里坐车,不知所措地在门口右侧聚集了一片。

  这时,不知从哪儿冒出了十几辆汽车,一溜儿排开把马路堵了一半。这些车中,一些是挂着正规标识的出租车,而一大半是没有标识的面包车和小轿车,几辆人力三轮车也不失时机地见缝插针,停在空隙地。这些车虽然五花八门,却有一个共同点,每辆车车顶上或玻璃缝隙上都插着一块牌子,内容也异曲同工:清华、北大高校游,海底世界、影视城游览。

  游客们大多只是看,很少有人要坐车。司机们似乎着急了,扯开嗓门吆喝起来:“清华北大两校游,不用买门票,一车到底了。”有的司机干脆跑到人群中游说。记者也被其中一位司机“盯”上了,“朋友,接下来去哪儿玩呀,清华、北大还没去吧,我这车专门跑高校游,游玩之后,我免费送你到海底世界。”

  记者:“高校游多少钱?”

  司机:“一个学校50元,两个100元,不用再买门票,全程导游解说,两所大学的所有景点全部参观。”

  记者:“大学还卖门票吗?”

  司机:“当然要门票了,好几十块呢,不过我们和学校都有协议,直接开车把你送进去。”

  -向外国游客要140元

  一位开着“捷达”的司机缠着两名外国游客上车,语言不通,外国游客和司机比划着谈价。司机伸出两个手指,外国游客摇头,司机又在一张纸上写了个数字,外国游客还是摇头。司机大有一副赔本也要做这单生意的决心,又写了个数字,外国游客好像同意了,上了车。司机准备上车,旁边一位司机叫他:“什么活,多少?”“捷达”轻松地说:“去学校,一个70。”

  记者又询问了其他一些司机,高校游的开价几乎一致,100元游两所大学,并且最好是一次游两所大学,单独去一个学校还不行,询问其原因,司机含糊回答,既然来了,把两所大学都看了,省得司机再来回折腾拉客。而人力三轮车只管送到大学门口,价格是20元,并称,这是最便宜的价格,公共汽车要倒两次车才能到,打“的”最少也要20元。

司机坦言:高校游最实惠

  接近中午,颐和园门口的游客越来越多。司机们情绪高涨,吆喝的声音也此起彼伏。晚来的车只能停在远处,车主跑到人群中揽客。司机们都在推荐高校游,怪不得高校游这么火,很多原本没打算去的游客都准备去。

  司机全程导游的“高校游”到底如何,记者决定亲自体验一下。

  和一个开面包车的司机谈妥40元游北大,并坚持不去清华。司机看记者很坚决,也只好跑一趟。路上,记者询问司机:“为什么司机都不愿只游一个学校?”

  司机:“也不是不愿意,主要是北大和清华离得近,好不容易在这里占个好车位,谁不想拉个好活多赚点,跑一趟北大来回折腾一个小时才收了40元,我再回去找活,又得等半天。”

  记者:“这车是公家的还是你个人的?”

  司机:“我自己的,在颐和园拉活我都干了好多年了,去年才开始高校游,今年最火,主要清华和北大离颐和园近,所以我们愿意拉高校游,实惠。”

  -游北大竟然不见未名湖

  面包车路过北大西门,记者发现,从西门进出的人不少,根本不需凭门票进入。

  过了北大西门,司机将车从北大西侧门开入学校,这个门也没有人卖门票和收门票。可见司机们所说的高校门票几十元纯粹是谎言。

  而所谓的全程导游解说,其实就是司机边开车边和你聊天。路过北大勺园,司机竟然一句话不说,开车就走,很快就到达了北大图书馆,按照事先的承诺,司机应该带记者去图书馆参观,没想到,司机指着图书馆说,这就是图书馆,今天不开放。

  开车继续走,过了图书馆,拐个弯,就应该到北大著名的未名湖了,司机却向南一拐朝大讲堂开去,到了大讲堂门口,司机说,可以在这里照相,记者下车还没照两张,司机就开始催促上车,记者说想进去看看,司机却说这里不让进,还是走吧。

  接下来的速度就更快了,穿过几个宿舍楼,面包车就从西南门出来了,整个游览过程10分钟,北大校园游就结束了。

  记者:“怎么没看见未名湖。”

  司机:“刚才进来的时候看见的那个水塘就是呀。”

  记者:“哪个水塘?”

  司机:“就是西门旁边的那个水塘。”

  记者索要发票,司机说从来没准备发票。

  -“供电抢修车”载客“清华游”

  出了北大,记者来到清华大学西门,门口停了几辆面包车和人力三轮车,车主在向进清华的游客推荐校园游,不用门票。

记者进入校园,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迎上来,“校园游,一车80元,全程导游解说,带你去清华12个景点,省时间省力气。”

  记者:“什么车,这么贵?”

  “胖师傅”:“就是那边的面包车,舒适凉爽,边走边看风景。贵?现在最便宜了,五一的时候,一个人就得50元,现在不管你几个人只要80元。”

  清华大学的校园班车就停在旁边,一人1元钱,“胖师傅”赶紧在旁边说:“这班车不到景点,只是去教学楼和宿舍,你上我的车,保证让你看到所有景点。”

  看记者还犹豫,“胖师傅”主动降价,“50元,怎么样,时候也不早了,拉完你这趟,我也该收工了。”

  坐上车,记者发现在汽车风挡玻璃前有一块“供电抢修”的牌子,难道施工车也来“高校游”?

  记者:“这车怎么还挂供电抢修的牌子?”

  “胖师傅”:“你不知道,车上放这个牌子,到哪里都少麻烦,其实这牌子是我一个朋友的,他在里面工作,借我用的。”

  -15分钟清华游收了50元

  清华游开始了,“胖师傅”一人司机兼导游,介绍的很详细,游泳池门票多少钱,清华超市里的东西如何便宜……路边的建筑一个不拉地全介绍:财务处、保卫部等等。其实这些部门都在路边,挂着牌子,不用介绍,谁都看得见。到了二校门,著名的大礼堂应该进去看看吧,“胖师傅”说:“汽车不让进,再说,也没什么好看的,还有很多好看的。”

  转眼到了中央主楼,车调个头,又折回来,“胖师傅”说,那边是东校门,咱们现在去西边。

  一路西行,很快看到了篮球馆、跳水馆。远远的,“胖师傅”指着说,这些建筑多美呀。可还没等你再看一眼,车已拐弯进了宿舍区。

  接下来的行程就更快了,可“水木清华”、“古月堂”、“图书馆”等著名景点,记者连影子也没见着,而“胖师傅”也压根儿没提。

  车过气象台,就看见路边的近春园。这次“胖师傅”来了兴致,一边开车一边说:“朱自清知道吧,他的《背影》、《荷塘月色》就是在这里写的。瞧,这满塘的荷叶,多美呀,著名的清华名景荷塘月色就是这里。”话说完,车子回到了清华西门,记者看表,“清华游”总计用时15分钟。

  下了车,交了50元钱,“胖师傅”说:“我喜欢你这样的游客,不麻烦,一会儿就游完,不像带小孩的家长,什么都想看,那得多长时间。这样吧,我也不多收你钱,再给50元,我带你到北大游一圈。北大和清华的建筑不一样,我还全程给你解说,我对北大更熟悉,家就在北大里面住,你要不去多遗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