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笈一:“笑”傲江湖--打中取乐
成龙曾多次表示,他跟李小龙最大不同,在于他拍摄的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功夫片,他的功夫片更注重“喜趣”,如果说李小龙的功夫更多是在弘扬国家民族的浩然正气,那么成龙则带有明显“插科打诨”的味道,因此有人把成龙这种独特的招式称为“谐趣式”的武打片。成龙10岁到于占元师傅的中国戏剧学校学京剧及武术。成龙的第一部电影是《大小黄天霸》,后来做武术执导与替身。顽皮、灵巧、拼劲十足的个性,敏捷的身手,将喜剧元素加入到功夫技巧中的特点,令观众拍案叫绝。成龙的武术功底比不上李小龙,有时给人飘和虚的感觉,但他把特技融入其中,以惊险和幽默大获成功。据说,成龙在戏校学习时,就很淘气,经常用桌子、椅子、小茶具与师兄弟“捉迷藏”,逗得大家前仰后合,长大拍戏以后,他就有意识地把这种通过小道具制造喜剧效果的方式用在武打中,所以我们会发现在他手中,哪怕一根树枝,一个茶杯都像极了生命一样十分顽皮。
秘笈二:伤痕累累--不用替身
成龙1972年就正式签约电影公司,从《蛇形刁手》破空而出,成龙从影近30载。在拥有铺天盖地的鲜花、掌声的同时,还拥有了另一件“收获”,那就是浑身上下的累累伤痕。自从进入动作片时代,成龙拍片一部比一部玩命,当他动辄从飞奔的火车上一跃而下,或者从几十层的高楼上破窗而出时,他的“医药箱”除了止痛散和云南白药之外,还得添置大器械。最让人胆颤的是几年前,成龙在国外拍片时严重伤及脑部,当即昏迷不醒,需要马上动手术,这一变故吓呆了同行的所有成员。
秘笈三:一个好人--伸张正义
《一个好人》这部电影名字,可能反映了成龙在电影中最标准的角色。他没有刻意去扮演救世主,也没有到黑帮里装“酷”。那些拯救世界的,在黑帮里乱砍乱杀的角色慢慢都从银幕上销声匿迹了,但成龙留了下来。成龙从1972年出道,至今已近30年,依然在银幕上屹立不倒,其中的秘诀大概就是“一个好人”!成龙在电影中刻划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很普通的人物。这些人物都与我们贴得很近,绝不会使人产生高高在上的感觉。在成龙的电影中观众看不到那些被人诟病的暴力场面。虽然成龙的影片都是动作片,可是打斗场面都妙趣横生,绝不血腥。这使得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孩子们去看电影。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