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臨終時 為何在身體邊留4碗水?(組圖)

作者:禾子編輯整理 發表:2024-08-23 10: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畫像(圖片來源:網絡)

1942年,62歲的弘一法師預感大限將至,他將弟子們都叫到身旁,反覆交代:「待我裝龕之時,請務必在龕的四個腳下,各墊一隻裝滿清水的碗。」弟子們雖然不解但還是默默地照做了,等到弘一法師圓寂後,大家朝四只碗中看去,頓時明白了師父的用意,不禁淚灑當場。

晚清奇才 半生紅塵 半生輝煌

1880年,李叔同出生於天津。他一生中用過100多個名字,但只有最後一個名字讓世人記住。父親李筱樓經營錢莊和鹽務,富甲一方。

李叔同是李筱樓68歲時的老來得子,前面幾個子女都夭折了,所以李叔同生來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5歲那年,父親去世,章中堂大人李鴻章前來弔唁,看到李叔同後,嘖嘖稱奇不已,大讚:「此子今後必成大器!」

果不其然,李叔同從小展現出過人的聰慧,6歲就能背下《昭明文選》,13歲時書法和篆刻聞名於鄉。

李叔同
弘一大師、李叔同1898年攝於天津(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後來到了上海,他廣交文人雅士,日子過得好不愜意。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開創了上海書畫公會,聚集了一群有著共同興趣和愛好的人,他也本以為自己可以繼續享受著這美好的生活,但是事與願違,接下來一連串的打擊,令其痛心。

李叔同的母親去世了,由於不是正室,李叔同在母親下葬時和大家族的人產生了紛爭,這對李叔同是一種壓抑和折磨。

這樣一位有錢又有才的男子,身邊自然少不了紅粉佳人。

早在天津時,16歲的李叔同就結識了當地名伶楊翠喜。而且她氣質非凡,每天找她的男人絡繹不絕,她又精通音律,可是李叔同家裡世代經商,家境優越,也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他的家人絕不同意他跟梨園美女結婚,也不同意拿一大筆錢去贖回楊翠喜的自由身,這段感情就活生生地被拆散了。她後來被賣入官家,兩人的緣分戛然而止。

在上海,李叔同又結識了詩妓李蘋香,花前月下相處了一段日子。

只不過,到頭來也只是遊戲一場,正如他自己所說:「奔走天涯無一事。何如聲色將情寄,休怒罵,且遊戲。」

雖說後來在家人的安排下,李叔同娶了從未謀面的俞氏為妻,還生下2個兒子,但李叔同和妻子沒有感情,婚後的生活也是很不順。結婚時,李叔同的哥哥給他送來了30萬元的賀禮。可是李叔同拿著賀禮去買了一架鋼琴,此後李叔同表現出了過人的音樂天賦。後來的李叔同成為了中國話劇的奠基人和西方樂理傳入中國的第一人。

25歲時,李叔同到日本留學,邂逅了一名日本女孩誠子,後來成為他的第二任妻子。誠子的身份很神秘,連全名都不曾公開。

李叔同雖風月故事不斷,但不曾落下藝術追求,甚至可以說撐起了民國文藝界的半壁江山。

他在戲劇、音樂、書法和繪畫等領域,都有很高的造詣,還教出了漫畫家豐子愷、國畫大師潘天壽、音樂家吳夢非等,桃李滿天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然而,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卻讓名利雙收的他選擇遁入空門。

那天,李叔同坐在屋內,忽聞窗外響起摯友許幻園的聲音:「叔同,咱們後會有期。」

他打開窗戶,卻發現外面空無一人,只剩滿天飛雪。

原來許幻園破產了,前來告別,最終卻沒有見面就走了。李叔同感懷至深,創作了流傳至今的《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1915年的一天,當時已成居士的李叔同與自己的好友夏丏尊一起聊天,兩人談到人生的追求,李叔同說:「才也罷、名也罷,情也罷,半生繁華半生風流,人生的意義不應該只是這樣。」

夏丏尊快人快語:「你這樣在杭州做著居士,始終與紅塵牽連,不是很徹底,乾脆去做了和尚,倒爽快些!」

就是這麼一句話,讓李叔同猶如醍醐灌頂一般,大受震動。於是,他有了剃度出家的心思。

1918年的正月十五,到杭州做了六年居士的李叔同,開始準備皈依佛教。他跑到了杭州的虎跑寺,請師傅為他剃度,取法號弘一。

他走得突然而決絕,甚至沒有知會在天津和上海的兩位夫人。

得知李叔同出家的消息,妻子俞氏帶著2個兒子找到弘一法師所在的寺廟,即使他們在寺廟外跪了3天3夜,弘一法師也始終沒有見她們母子三人。

誠子聽到消息後,匆匆從上海趕來。西湖邊上,她含淚呼喚:「叔同——」

對方卻空淡回應:「請叫我弘一。」

「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

「愛,就是慈悲。」

「慈悲對世人,為何獨傷我?」

弘一法師沉默一會,最終沒有回答一個字,緩緩轉身離去。

誠子淚如雨下,她知道恩愛了10年的丈夫,不會再回來了。

出家前,李叔同曾給誠子留下一封信:

「為了那更永遠、更艱難的佛道歷程,我必須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間累積的聲名與財富。這些都是過眼雲煙,不值得留戀的……

人生短暫數十載,大限總是要來,如今不過是將它提前罷了,我們是早晚要分別的,願你能看破。」

他前半生不缺錢,不缺物,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各方面也擁有了很高的造詣,想要尋找心靈的一份安定和淨土是他下一步想要的追求,他能從佛家中找到這個境界,那看破紅塵,皈依佛門就是他必然的選擇。

「人生猶似西山月,富貴終如草上霜」。這是李叔同在出家之前寫下的詩句,足以可見,他早已經對生活有了超脫的見解了。

從此,世上再無李叔同,只有弘一法師。

簡單和放下

弘一法師苦心向佛,過午不食,僅有的一餐也極其簡單:一碗米飯、一盤鹹菜和一杯白開水。

好友問他:「你不覺得嫌菜太鹹了嗎?」

他答:「鹹有鹹的滋味。」

又問:「那白開水不嫌太淡了嗎?」

他答:「淡有淡的滋味。」

如此苦修23年,最終弘一法師成為律宗第11世祖,與虛雲、太虛、印光大師並稱為「民國四大高僧」。

弘一法師並非關起門來,兩耳不聞窗外事。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對日軍侵華極為憤慨:

「吾人吃的是中華之粟,所飲的是溫陵之水,身為佛子,於此時不能共紓國難於萬一,能無愧於心乎?」

那時,他每次開講佛典都會掛起一條橫幅,上書「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

最後一份善念

1942年,弘一法師62歲那年,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於是讓弟子在他死後,在用來火化自己的佛龕的四個角落放一碗清水,避免有小蟲被燙死,弟子們得知後淚流滿面,傷心不已。

弘一法師
弘一大師舍利塔(杭州)。(圖片來源:Gmbsfd/維基百科)

弘一法師圓寂火化後,據說留下1800多顆舍利子。弘一法師的一生,真是一個傳奇!

弘一法師圓寂後,弟子們看到,在他龕周的四個碗裡,浮游著很多小蟲。這時大家才明白,因為有了這一碗清水避難,蟲子才不會爬上遺體被無辜燒死。

這是弘一法師留給世界的,最後一份善念。

他憐憫眾生,這才是獲得了真正的超脫。弘一法師豁達的胸襟和放下的生活態度,讓他覓得禪趣,佛法精進,普度眾生。據悉弘一法師曾留下三句話,令問者動容,但其深意有幾人知曉?

第一句:「人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堅持的時候,而是放下的時候。」

第二句:「這個世界沒有天大的事,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自己。」

第三句:「遇見,是因為該還債了。離開,是因為已還清了。」

《人生沒有什麼不可放下》

李叔同被譽為中國一代全才和怪才,堪稱「二十文章驚海內」的藝術匠人。

而人們敬仰的,是他那份放下的智慧。

想來人這一生,忙忙碌碌究竟為了什麼?有人為錢權名利夜不安睡,有人為愛恨情仇痛不欲生……

可到頭來會發現,我們真正能握住的東西屈指可數。

其實,人的一生能夠平安健康,已經是莫大的福氣,其它都是錦上添花,終將成為過去。放不下、捨不得,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

弘一法師正是看破了這一點,才能散盡千金,舍名斷愛,青燈古佛度餘生。

正如他所說的:世界沒有天大的事,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自己。

細細品味弘一法師「半生紅塵半生僧」的豁達人生,或許就會明白「放下」的智慧。

正所謂,「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

人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堅持的時候,而是放下的時候。

讓我們重溫弘一法師的著作《人生沒有什麼不可放下》中的名句,體味弘一法師的慈悲為懷。

1、水到絕境是風景,人到絕境是重生。

2、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3、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氛消。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身,則夢寐恬。

4、公生明者,不蔽於私也。誠生明者,不雜以偽也。從容生明者,不淆於惑也。

5、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6、人生不強求,放得下,才能輕鬆,前行,心變了一切都變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