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幫孩子找到真正的「好朋友」(圖)



(網路擷圖)

李偉文的一對雙胞胎女兒今年進入大學就讀,無論在女兒孩童階段、青少年時期、或者如今邁入成年,父女間就像朋友一樣可以無所不談,甚至李偉文也從不需要為女兒太擔憂;然而沒有人是天生的好父母,李偉文說:「當現代的父母親,除了愛孩子還不夠,還需要有方法。」這個方法,其中一項就是幫孩子找到好朋友。這聽來簡單,其中卻有一套李偉文的獨門哲學。

孩子的好朋友從小父母就要幫忙找

李偉文說,這個時代大部分父母對孩子有兩個擔憂:一怕孩子沈迷線上遊戲,二怕孩子交到壞朋友。「但如果只是一味跟孩子說不可以玩線上遊戲,卻沒有培養孩子其他更有趣的興趣,這樣不公平。同樣的,如果我們只說這個是壞朋友,不可以跟他來往,卻沒有協助孩子找到優質的好朋友、我們信任的好朋友,這也不公平。因為每個人都有交朋友的需求,人一定要有朋友。如果我們沒有努力幫孩子找到好朋友,就沒有資格挑剔孩子的朋友。」

那麼要如何幫孩子「找朋友」?李偉文建議,在孩子還小時,父母就可以帶著孩子參與自己生活圈的活動,和其他家庭的孩子相處,比如社團、教會,或是親戚、同事間的聚會,這群孩子從小學才藝、補習都可以一塊兒,重點是基本盤要夠大,如此才能找到父母信任、孩子也喜歡的朋友。

好朋友不要同班同校?

「有一個附帶的建議,最好不要找同班同學,甚至同校都不要。」乍聽之下讓人感到疑惑,李偉文分析道:「因為孩子間會互相比較。孩子不像大人想像的那般天真無邪,成績、受歡迎程度……,都能比較,這樣就無法用單純的狀態去相處。但假如今天不同校、不同班級,根本沒有什麼好比較的,所以大家都不用太早去論斷一個人,可以完全欣賞一個人真正的才華。」

李偉文繼續說:「同班同學要好就容易結黨結派,不同團體間難免有爭執、互看不順眼;或者當你把心事跟好朋友講,好朋友卻無心講出去,這時就產生許多紛爭。若知心好友不是班上同學,那他也無從跟別人泄漏你的內心話。」

另外一個考量,李偉文則笑著自言是「父母的心機」:「假如同校同班,那麼生活節奏是一樣的,可能放學就直接約出去玩了,但假如是和不同校的朋友,我們就比較有機會知道,可以認識、參與,甚至能熟悉這一群孩子。」

霸凌,父母只能束手無策?

李偉文說,他寧可孩子在班上獨來獨往,不一定要和一群人特別要好,而好朋友則是來自學校以外的生活,和學校同學保持單純一點的學習夥伴關係。「這有個好處,當我們已經幫孩子找到一群知己好友後,孩子在學校也不怕被霸凌。被霸凌的孩子內心的創傷是很大的,當然有肢體霸凌時,父母一定會介入,可是許多時候是‘關係霸凌’,長期受到排擠;這也是許多父母最束手無策的事情。」

李偉文解釋,「人是群居動物,地球上所有的群居動物都有個特性,只要跟別人不同,就代表死亡。很多人認為,就算孩子被排擠,可是我們大人給他很多的愛,為什麼孩子的創傷還是存在?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他知道他跟大人是‘不同群’,孩子的‘同群’是與之同樣年齡、同樣狀態的一群人,這是大人無法取代的;可是因為學校生活遭受排擠,讓孩子在唯一能融入群體的管道中被排擠了。」

李偉文說,他是凡事思考如何能夠「預防」的人,因此他選擇在孩子的生活中幫孩子找好朋友,「每個人都有交朋友的需求,而當孩子在生活中已經有一群很要好的朋友,一方面有正向互動,與人相處有良好的應對,同時也會相當有自信,就算跟班上同學不一樣、沒有太深的融入,他也不會恐慌,因為他已經有一群要好的朋友了,不會有落單的感受。」李偉文家沒有電視,兩個女兒從小不看電視,也沒有聽流行音樂,因此許多時候同學間聊這些話題時兩個女兒也不清楚,但雙胞胎女兒在學校人緣還是很好,李偉文歸功於孩子在生活中已經找到好朋友了。

青少年的困惑我們懂嗎?

另外李偉文也點出了不少現代父母的困境:不知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拉近距離。「當孩子還小時,只要平時有些關心,多數都能和孩子相處不錯。可是一轉眼兩三年,很多父母卻突然發現孩子怎麼變得那麼酷、都不理人,看到孩子和朋友有說有笑相當開心,但是你問他講什麼,他又回:‘沒事!’這讓很多父母感到十分挫折。」李偉文直言:「我們根本不瞭解孩子在這個階段內心的恐懼是什麼、煩惱是什麼。」

當孩子漸漸長大,無論是開始追求獨立而不再事事聽從父母、或者經常與朋友相約、外出行蹤難以掌握,父母因此感到越來越不放心,便開始對孩子教訓許多「道德八股」,偏偏這些道德八股,往往不是現實中一定合用,甚至許多是大人自己也不相信的。「比方父母才在家中抱怨某某人,但是當某某人電話打來時,大人卻又親切客氣。青少年最痛恨虛偽的人,在這個階段總是正氣凜然,想的都是正氣、義氣,此時眼中看到的大人說一套、做一套,便認為父母很虛偽。」親子間的「不信任」於焉產生:父母不信任孩子的獨立,孩子則不信任父母的看法。

用「看電影」當工具拉近親子距離

李偉文分享他的獨門祕訣──「看電影」。「想跟孩子分享,就要在心最柔軟的時候,耳根子就聽得進去。而‘看電影’是沒有門檻的,影像可以直接作用在人的情緒上,只要挑對電影,同時欣賞、就能同時經歷感動。」李偉文建議可以購買單槍投影機直接投影在牆壁上,比電視機還便宜,並且大螢幕可以使人更容易融入劇情之中,並將室內電話提起、避免被電話打斷,利用週末夜晚好好共同欣賞一部電影。

看電影時,還要注意幾個小竅門:「我通常會選影片中主角與孩子同樣年齡的電影,如此孩子才更能將自己的情感投射進去。看完影片後,也不要期待孩子分享,而是把握最後跑字幕的那三五分鐘,眾人還沉浸在那個氛圍時,先不要開燈,將配樂聲音關小,家長自己分享一些當年還在那個年紀時的輕狂回憶,讓他知道原來父母也曾這樣浪漫過、挫折過、煩惱過,跟他是一樣的,跟他是一國的。」李偉文叮嚀,這時父母千萬別再說些八股教條,否則弄巧成拙,孩子肯定武裝起來心想:又要透過電影跟我說教了!

「假如影片挑得對,並且父母都是分享自己的故事,幾次以後孩子也可能開始分享自己的感覺及看法。而當孩子談論他的看法時,父母可以技巧性的透過討論影片中人物的故事來深入話題,因為談論別人的故事比較自在,這時親子間就能有一些比較有建設性的對談。」李偉文認為,想要拉近親子互動,光是共同出去玩恐怕是徒勞無功的,因為現代許多家庭,儘管一同出門遊玩,卻是各玩各的,或者兀自低頭滑手機,缺乏內心的交流,「當孩子可以將內心事情與父母分享時,才是有真正的‘親子互動’。」

父母態度開放孩子懂得學習思考

兩個雙胞胎女兒甫上大學,從李偉文的部落格中不難發現,李偉文夫婦對於兩個女兒當時選填科系沒有下指導棋,甚至期待他們能有些「跳脫」的選擇。如此的態度,看來相當寬容灑脫,對此李偉文表示:「當父母態度相對開放,孩子就會相對保守。」父母與孩子好像在天平的兩端,在開放與保守間總會取得平衡,「所以我們孩子沒有什麼太大叛逆,因為我們會不斷鼓勵他們,甚至態度比他們更開放、更冒險,這時孩子反而會自我思考。」這樣的態度不只是針對兩個女兒的生活、大學科系選擇,也包含面對孩子的感情世界。

「我女兒中學時期有收過情人節巧克力,我好開心,還跟她說‘拿來一起吃!’她不准我吃,說要還給對方!」李偉文笑著說,青少年就是「越反對越要去做,假如一開始就打壓,反而會出現‘羅密歐與茱麗葉症侯群’,產生一起抵抗外敵的悲壯情懷。」可是,難道要放任不成熟的孩子談戀愛嗎?這也不全然是李偉文的意思:「談戀愛最怕時機不對跟人不對,青少年談戀愛通常這兩者都不對。我女兒現在上大學該談戀愛了,則是擔心‘人不對’,現在很多恐怖情人嘛!教個小祕訣,如果真的覺得對方不適合、有問題,先不能反對,一開始要贊同、接納,接著平常再慢慢‘下點毒’(笑)。一開始就反對,後面很多事情反而根本講不下去;先接納了,孩子就會聽你的話,交往過程中再根據狀況不時提點一下:‘很好啊,可是他這樣做……?’」

不時用點「小心機」的李偉文,教養孩子不靠運氣,而是靠著不停學習,「時代的誘惑太多,父母光給孩子愛是不夠的,還需要用對方法。」最後他提供父親們一個小祕訣:「我們家有兩個習慣,每天回家我一定會問問孩子:‘今天有什麼好玩的?’用這簡單輕鬆的語句來開啟話題;另外一個,則是每天在孩子睡前十五分鐘,跟孩子窩在一起聊聊天,這時候心也最放鬆、柔軟。一開始執行時,不曉得聊什麼,可以講故事。媽媽們,就把這個機會讓給爸爸吧!」



来源:Baby home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