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8月15日訊】第一號公告( 2013年8月15日)
「推動中國進步獎」獲獎人共三名,每人獎澳幣3000元,共計澳幣9000元。
獲獎人:黃琦、李必豐、杜斌
評選人:艾未未、胡傑、艾曉明
獲獎人介紹:
1、黃琦(1963-),四川人,維權人士。
推薦理由:黃琦先生於1999年設立「六四天網」網站,網址:http://www.64tianwang.com/,2000年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入獄5年。2005年刑滿出獄。2006年,網站更名為「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2008年汶川地震後,黃琦因在網上撰文揭露「豆腐渣」工程,再次被判入獄三年。2011年黃琦刑滿出獄,繼續運營天網網站。「天網」每日接受公民投訴,持久地報導各地維權消息;堅持與弱勢群體同行,成為當代中國公民媒體重鎮。黃琦的新聞實踐拓寬了言論自由空間,並擴展了公民運動的社會影響力。
2、李必豐(1969-)四川人,詩人、小說家、政治犯。
推薦理由:1989年,李必豐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被判刑5年。1998年,因調查四川綿陽紡織工人的罷工,他被以經濟罪名入獄7年。2011年9月,李必豐被指資助廖亦武出逃德國,當局再以經濟罪名將其逮捕。2012年11月19日李必豐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後改判為10年)。李必豐著有數百萬字作品,但沒有機會面世。李必豐和他作品的命運代表了不可被遺忘的苦難和犧牲,他和他的作品屬於歷史也屬於未來。我們用這個獎項表達和李必豐在一起的立場並呼籲立即釋放李必豐。
3、杜斌 (1972-)山東人,攝影記者、作家、記錄片獨立製片人。
推薦理由:杜斌曾任職《北京青年報》等媒體,後成為獨立的攝影記者。他的一系列文字作品和新近完成的記錄片聚焦於中國社會最底層上訪者群體的生存狀態,展示出他們不為人知的痛苦和抗爭。詳見http://zh.wikipedia.org/zh-cn/%E6%9D%9C%E6%96%8C 杜斌堅持尋求歷史真相,揭露人權災難;他的作品打破了現實中最堅固的禁忌,體現了年輕一代獨立攝影人/記錄片工作者直面現實的勇氣和能量。
我們認為,黃琦、李必豐和杜斌在困難重重的條件下,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犧牲,他們創造性地運用新媒體技術,為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特此推薦他們榮獲2013年澳洲齊氏文化基金會第六屆「推動中國進步」獎。(艾未未、胡傑、艾曉明)
獲獎感言:
1,黃琦
非常感謝澳洲齊氏基金會今天給我頒發這個獎項。在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成立15年之際,獲得這個獎項對我和天網義工群體有著特別的意義。
自1998年中國民間維權運動啟動以來,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歷經尋人事務所、六四天網、人權中心三個階段。在體制內外共同努力下,1999年,天網憑藉全國範圍開展的上千維權案件,迅速從陸地規模化維權拓展到依據中國第一家人權網站的大規模民間維權。我們共處理數萬維權案件,幫助中國大陸、香港、美國、泰國、澳大利亞、臺灣等地人權受難者上百萬人次。
15年來,我兩次入獄服刑八年,天網義工群體有數百人次受到入獄等不同程度打壓,作為國內人權工作者群體,殘酷打壓既是時代帶來的苦難,也是時代賦予的榮耀。
在此特殊時刻,請允許我向澳洲齊氏基金會及海內外各界的長期支持表示深深感謝。正是由於我們風雨同行、榮辱與共,天網人權工作才得以延續至今。
再一次向齊氏基金會致以我及天網義工最崇高的敬意。
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 黃琦
2013年7月21 日
2,李必豐:
身陷囹圄,無法發言。由李妻電話致謝。
3,杜斌:《我們是人,不是牲畜》
我是個人。
我來了。我看了。我做了。我無愧於自己是個人。
在人類寄存的這顆星球上,其他文明的國家的人們,都在為整個人類生活得更幸福與更有尊嚴而努力著。
而在中國,我們仍在整日整夜地咆哮著、血淚著、呻吟著,依舊必須以生命為賭注,前仆後繼地去證明,我們是一個人。
我來自草根。我有一種天生的榮辱與共的草根情結。我始終關注的是人的生存境況,人與公權力之間的生死搏鬥,以及被公權力的耀眼光芒灼傷致死的那些可有可無、賤且辱、滿身污泥、沒到時間就死去的無名者。所以,我寫書、攝影、拍記錄片,是試圖去打撈和還原人的價值和尊嚴。也是為了讓人去看發生在另外一些人身上的事。
我能感覺到危險就在旁邊窺視著我。但當聽到那些無名者的哀號,我就忘記了危險。
由真實和真相衍生出來的撼人魂魄的力量,讓我面對任何暴虐的政權都毫無懼色。
殫精竭慮。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向一個看不見人存在的政權說:我們是人,不是牲畜。
我說過,我像是一尾魚,在一口逐漸升溫的沸油熱鍋底忘情地跳躍。如果我脫逃,那麼我還能派什麼用場呢?倘若,我因不可抗力,而成了一尾焦頭爛額的「魚」,我也會痛快得無話可說。
謝謝齊氏文化基金會和評委們的抬愛,將「推動中國進步獎」慷慨地頒給我。我很羞愧。我僅是儘自己作為人的一點點本份而已。
為此,我獻上自己小小的、卑微的、深摯的感激和敬意。
杜斌 2013年7月18日於北京
附:
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第六屆頒獎第二號公告
基金會鄭重宣布,本屆頒獎除「推動中國進步獎」外,增設「達蘭薩拉藏人獎學金、教學設備添置金」以及大陸以外地區「特別獎」。
「推動中國進步獎」獲獎人共三名,每人獎澳幣3000元,共計澳幣9000元。
自本屆頒獎起,藏人將作為本基金會長期關注的對象,獲得「齊氏文化基金會獎學金」以及「教學設備添置金」,共計澳幣3000元。
對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致力於推動中國進步的人士或組織,頒發「推動中國進步獎特別獎」,獎澳幣3000元。
達蘭薩拉獎學金及設備添置金
2012年9月3日,尊者達賴喇嘛在與澳洲齊氏文化基金會理事及義工一行六人分手時強調:「我們只有祈禱和希望」。寄希望於藏人下一代,藏人的下一代決定藏人的明天,基金會決定從2013年起,在達蘭薩拉藏人行政中央教育部設立澳洲齊氏文化基金會年度獎學金(The Qi’s Cultural Foundation of Australia Scholarship),和「教學設備添置金」,合共澳幣3000元。
齊氏文化基金會希望這一獎項能幫助進入更高一級學校的優秀學生 解決入學前後經濟上的一些需求,使他們安心學業,從而鼓勵年輕藏人的求學意識和奮發精神,為藏人「百年樹人」盡一點力。
(一)獎學金獲獎人介紹:
1,丹增達色
男,18歲,出生於印度比拉果比流亡藏人社區德吉拉索,在該地區中央藏人寄宿制學校完成10年級學業,繼續在印度南部門國智中央藏人寄宿制學校中選修商務系,完成了12年級的學業,高中畢業總成績為69%。
丹增達色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曾獲得過最佳男生的榮譽,愛好踢足球、閱讀小說,是一位非常坦率和樂於助人的人。
選修課程:護理
大學:阿波羅護理學院,邁索爾。
獲獎感言:
首先,我非常感謝您們給予我澳洲齊氏文化基金會年度獎學金,當我獲知自己得到這個榮耀的時候感到無比的激動和欣喜,深深地感謝您們的支持。您們所提供的獎學金給予我巨大的信心和幫助,減輕了我學習費用方面的經濟壓力,使我有足夠的時間集中精力去學習。再次感謝您們的慷慨,我一定更加努力學習,成為對我們國家有用的公民。
2,南傑卓嘎
女,19歲,畢業於西藏兒童村果巴布藝術系高中,畢業總成績為75.2%.南傑卓嘎出生於尼泊爾加德滿都流亡藏人社區。在學校期間當過班長,她的勤奮努力得到老師的讚賞。在閑暇時間,她閱讀了不少小說和校刊,還經常參加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並相信自己將成為一名心地善良的人。
選修課程:護理
大學:聖約翰.國家健康科學研究院,班加羅爾。
獲獎感言:
非常高興自己被評選為澳洲齊氏文化基金會年度獎學金獲獎人,這真是一個良好的因緣。感謝基金會的每位成員,我永遠不會忘記您們幫助藏人學生追求更高層教育的善意。我也感謝藏人行政中央教育部每年對流亡藏人學生的資助和支持,我以我整個的心來接受這份獎學金。
(二)教學設備添置金介紹:
1,背景:
流亡印度藏人學校的教育體系為學生提供免費教育直至十二年級,包括基本生活、筆記本、校服、住宿及食品等。他們將每天的開支減至最低,以使流亡藏區負擔得起,也鼓勵了父母送子女入學受教育的積極性。在世界各地的大力支持資助下,他們遍及印度和尼泊爾的在校學生人數超過了27000名。
2004年頒布的基本教育政策,進行了西藏傳統教育及現代教育兩方面結合的教育改革,使藏語教育為核心,現代化教育為必要輔助手段的「基礎教育方針」 得以貫徹。「基礎教育方針」包括了對學習範圍,基礎教育結構,學習課程,考試及管理的新探索。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目前的教育是為了達到最基本的要求:保護藏族的語言、傳統、文化及遺產。
2005年在達蘭薩拉,第一所師範學校「Meveon Tsuglak Peteon School」 在桑伯扎藏人學校名下成立。今年的捐贈由這個學校直接受益。
2,2014年學校設備購置計畫:
A,自然科學,數學,英文課程的參考書及圖書館的學生讀物:
根據「基礎教育方針」,第二語言(英語)從四年級開始。接著從六年級起,雙語教學被引入自然科學課和數學課。
B,基礎漢語參考書:
學校從六年級起引入漢語作為第三語言,學校希望學生能夠熟悉漢語的閱讀及口語。
C,需要袖珍攝像機:
每週六,學校會協調安排高年級學生去勘察學校周圍的山林河灣以獲取經驗。在此期間,學生可以用攝像機自由攝影,次日在課堂裡或者集會上展示他們的作品。此類活動有助於學生自我發現,增強內在潛力,培養他們關心自然環境。學校需要袖珍攝像機提供給學生使用。
大陸以外地區特別獎
基金會決定,2013年 「推動中國進步獎特別獎」,頒給澳大利亞作家與記者Mr. Daniel R Edwards,
Daniel R Edwards
澳大利亞作家、記者。2007至2011年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並分別在China Today(今日中國)和The Beijinger(北京人)雜誌社任職,撰寫關於中國社會熱點問題,文化藝術方面的文章,並且發表在一系列澳洲媒體上:包括The Age(時代報),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悉尼聯合早報), New Matilda(新澳洲報), The Diplomat and Real Time(外交家時代報)。在中國工作期間,Daniel 聯繫並採訪了很多位獨立記錄片製作人。
2012年8月,Mr. Edwards為墨爾本國際電影節策劃了Street Level Visions街道放映單元,挑選了一些中國獨立記錄片來澳洲放映。電影人歐寧(煤市街)和王久良(垃圾圍城)受邀前來參加電影節,並在墨爾本舉辦了座談會。
Mr. Daniel R Edwards目前即將完成在莫納什大學的博士學位的學習,正在撰寫關於中國獨立記錄片運動的博士論文,並計畫完成後整理成書出版。
Daniel R Edwards答謝詞
能夠獲得齊氏文化基金2013年度「Make a Better China」推動中國進步獎特別獎,我感到非常榮幸和謙卑。感覺謙卑是因為還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做了比我更多的嘗試,使中國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榮幸是因為我個人一點小小的貢獻得到了在這方面我非常尊敬的人的認可。
2007到2011年間,我在中國生活和工作。誠實的講,這些經歷改變了我的人生。我聽到和看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這些事情對於一個平常的澳大利亞人來講是不可思議的。然而,我也遇到過一些人,他們不僅讓我肅然起敬和倍受鼓舞,而且向我展示了在這個追逐金錢名利和其他物質成功的空洞承諾在全球日益盛行的環境下,塑造一種超越這種空洞承諾的有意義的人生。我在許多澳洲的媒體上發表了關於這些人事跡的文章。和他們的對話,觀看他們的影片,藝術作品或者讀他們的文學作品,總是讓我動容。尤其是中國獨立記錄片這個圈子,我們遇到了許多人,他們願意為說真話而承擔巨大的風險,並一直努力試圖使中國變成一個更加公平的國家。
去年,我非常有幸能夠邀請到一些電影人前來參加墨爾本國際電影節。我策劃了一個小型的中國記錄片放映單元。除了八部電影的放映活動,(許多場次都售罄)我還邀請到兩位我非常尊敬的導演歐寧和王久良前來墨爾本和本地的觀眾交流。
策劃這次電影放映單元的經歷包含了對我而言關於文化表達,尤其是通過記錄片媒體,有價值和豐富人生的所有內容。這些電影不僅為觀眾們提供了一些個人的觀點,這在澳洲的銀屏上是十分罕見的。同時電影也將當代中國人生活中的希望,恐懼,懷疑和痛苦呈現在觀眾面前。對於這次經歷的分享,我相信只會是增進互相理解——不是在以服務權力階層為最終目標的政府之間,而是在致力於為我們自己和後代打造更美好未來的普通老百姓之間。
我第一次遇見齊家貞:齊氏文化基金的創始人,是在去年的一次放映活動中。齊女士的故事,和組成中國歷史的千千萬萬的血與淚故事一樣,讓人難以置信。但是他們卻頑強的存活了下來。真正的思考在於,她不僅僅存活了下來,而是將自己的經歷化成文字,還創辦了基金會。
長話短說,我覺得和這些中國人一起工作的經歷,我從中所獲得的遠遠大於我可以回報的。然而,能夠獲得齊氏文化基金的這個獎項,我感到非常榮幸。並祝願齊氏文化基金前途無量。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通過我們大家不斷的努力,一點一點的,為了現在的人們和子孫後代,推動中國進步,使中國變得更好。
謝謝
Dan Edwards 2013,7,20.
(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 2013年8月15日)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