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據說,想皮膚白一點,吃越黑的食物效果越好。而面對常見的黑色食品,如黑豆、黑米,我們又該如何吃呢?
現在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人們不再擔心溫飽問題,而現代忙碌的生活節奏,使人們的眼光越來越集中在養生保健這一方面。
但是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懂得如何保健,等出現健康危機了,首先想到的就是進補,吃一大堆的保健品或營養品,而說起養生保健,不少人首先就會想到參茸、蟲草、雞鴨魚肉等食物。有的人還認為越是昂貴的食材更是有益處,一說起養生就花大筆的錢來購買這些補品。但是其實,選擇生活中一些實惠價格的食品,具有養生保健、防病抗衰等功效比那些昂貴的補品更明顯有效。
而這些實惠價格食品種,選擇一些常見的黑色食品,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雖然大家都知道一點:想皮膚越白越好,吃的食物越黑越健康,但是對於黑色食物的好處,我們還是瞭解得不夠全面。下面,愛美網小編告訴你一些具體的黑色食物的功效好處以及他們的一些烹飪方法。
黑豆——補氣抗衰老
黑豆被古人譽為腎之谷,黑豆味甘性平,不僅形狀像腎,還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潤膚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患者;有「營養倉庫」之稱的黑棗性溫味甘,有補中益氣、補腎養胃補血的功能;黑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卵磷脂、核黃素等,其中維生素B和維生素E的含量都很高,維生素E的含量高過肉的7倍。其中蛋白質含量高達36%-40%,相當於肉類的2倍、雞蛋的3倍、牛奶的12倍;黑豆含有18種氨基酸,特別是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黑豆還含有19種油酸,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0%,吸收率高達95%以上,除能滿足人體對脂肪的需要外,還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黑豆基本不含膽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被人體吸收利用,又有抑制人體吸收膽固醇、降低膽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
因此,常食黑豆,能軟化血管,滋潤皮膚,延緩衰老。特別是對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有益。而中醫更是認為,「黑豆乃腎之谷」,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暖腸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等作用,同時也是潤澤肌膚、烏須黑髮之佳品。
做法:一般吃黑豆都是打豆漿喝,使用可以打五穀豆漿的豆漿機,裡面放些黑米、黑豆、黃豆、綠豆、紅豆多種原料在一起,也可以放一些打成粉末的黑豆,做出來的豆漿香濃可口。
黑米——補血益睡眠
黑米為米中珍品,素有「貢米」、「長壽米」等美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以及鐵、鈣、錳、鋅等微量元素,有開胃益中、滑澀補精、健脾暖肝、舒筋活血等功效,具有特殊的營養價值。黑米的顏色之所以與其他米不同,主要是因為它的外部皮層中含有抗衰老的花青素類色素。米的顏色越深,表皮色素抗衰老的效果則越強。此外,這種色素中還富含黃酮類活性物質,相當於白米的5倍之多,對預防動脈硬化大有裨益。
而現代醫學證實,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肝明目等療效。經常食用黑米,有利於防治頭昏、目眩、貧血、白髮、眼疾、腰膝酸軟、肺燥咳嗽、大便秘結、小便不利、腎虛水腫、食慾不振、脾胃虛弱等症。由於黑米所含營養成分多聚集在黑色皮層,故不宜精加工,以食用糙米或標準三等米為宜。
長期食用黑米,不僅可以促進睡眠,還可治療頭昏、目眩、貧血、白髮、眼疾和腰腿酸軟等症。此外,黑米對補血、止痛、治療內外傷等也有一定作用。產婦多吃黑米食品,身體可早日恢復,對少兒白髮也有很好的功效。
做法:建議平時可以煮黑米粥吃。先浸泡黑米,然後用高壓鍋烹煮。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不能丟棄,以保存其中的營養成分。一般來說,黑粳米和黑糯米用來煮粥口感最好。黑秈米煮粥時,最好配些糯米來增加黏度。
黑木耳——養顏防癌症
黑木耳具有清肺、潤腸、補血之功效,不僅是極好的防癌食品,能有效清除血管內的垃圾和致癌物質,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可稀釋大腸中的致癌物質,有助於預防大腸癌。此外,黑木耳還有調節血糖、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膽固醇等作用。吃黑木耳可增加飽腹感,有助於控制體重,保持體形。常食還有益於去除面部色斑,養顏美容。
做法:建議平時可以做些小菜,比如炒木須肉或涼拌黑木耳等。
黑芝麻——補血降血壓
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等作用,其中含有豐富的油酸、亞油酸、卵磷脂、維生素E、蛋白質及鈣、鐵等物質。黑芝麻含油量高達50%以上,尤其是維生素E的含量為植物食品之冠,不僅能防止過氧化脂質對人體的危害,有延緩衰老、延年益壽之功效,還有減少血液凝塊、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冠心病等作用。
做法:建議可以做成芝麻糊,或與核桃、花生等一起磨成粉,需要時也可放在牛奶或豆奶中一起吃。
来源:愛美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