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坦福癌症研究院的科學家在近30年的調查研究中發現:長期缺乏蛋白質,可導致上消化道上皮細胞分化異常,促使癌變;而飲食常高脂肪,脂肪易於在大腸、胰髒等的細胞周圍聚集,形成厚脂肪膜,影響細胞分解,致使上皮細胞增生,也會導致癌變。
癌變是一項長期的可逆性「工程」,在此「工程」之中,只要有段時間中斷,整個 「癌工程」就得重新開始。因此,科學家提出對策:不斷改變食譜,品種儘可能多樣化,做到營養平衡,比例恰當;特別應改掉固定不變的飲食習慣,提倡吃「雜食」。
此外,由於不同地區的土壤、水中的微量元素成分和含量不同,導致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也不相同。所以,專家建議不要長時間固定吃來自同一地區的食物;不同地區的糧食、蔬菜、水果等食物應進行交換。此舉有助於具有防癌作用的微量元素硒、鉬等的攝入均衡,從而減少某些癌症的發病機率。
来源:新民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