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慶週五在《上海證券報》撰文指出,如果中國央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意味著緊縮,那就意味著通脹在2011年之後還可能會持續。
吳慶表示,中國在過去十多年中的貨幣供應量增速遠遠大於經濟增長速度,但預期中的通脹卻遲遲沒有來臨,從而導致中國逐漸放鬆了對通脹的警覺。
吳慶說,緊縮性貨幣政策從降低廣義貨幣供應量(M2)開始傳遞到降低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在中國有將近兩年的時滯;因此,即便現在連續動用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也不能撼動明年的通脹水平。
為抑制通脹,中國今年先後兩次加息、六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為緩解輸入型通脹壓力,中國6月19日承諾將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從而在事實上結束了為期兩年的人民幣釘住美元的政策,此後人民幣累計升值3.4%。
中國11月份CPI上升5.1%,為2008年7月以來的最大升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来源: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