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配合北京 換取自身生存
馬政府執政後,美國學者和媒體已多次指出臺灣正快速傾中,但在「外交事務」如此嚴肅丶被美國政學界看重的刊物上出現專文,指出臺灣正「芬蘭化」,而且呼籲美國公開支持,還是首見。由於這篇文章主張廢除臺灣關係法對臺灣的安全保障,一位研究兩岸問題的美國專家提醒,臺灣應高度警覺。
吁美停止軍售 讓臺灣中立化
對於此一論點,臺灣朝野政黨看法不一。民進黨提醒,芬蘭與臺灣情境並不相同,當年蘇聯還承認芬蘭的主權地位;但中國則想吞併臺灣,馬政府親中,臺灣連芬蘭化也不可得。國民黨則表示,該主張並非主流觀點。以芬蘭化類比台海和平,是不瞭解兩岸關係,也不合乎美國目前的對中丶對臺政策立場。
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季禮( Bruce Gilley),在預定元月出刊的「外交事務」上撰文指出,芬蘭在冷戰時代以討好蘇聯的和解政策,為自己維持住不被蘇聯併吞的自治地位,以小事大的臺灣在馬英九政府上臺後,和二次大戰後的芬蘭極為類似。
季禮表示,馬英九上臺後的兩岸和解政策,使臺灣愈來愈走向「芬蘭化」,具體例證包括莫拉克颱風後,臺灣雖讓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赴臺為災民祈福,卻拒絕維族領袖熱比婭入境,馬英九本人在六四紀念日時不再批評北京,只模糊地以歷史傷痛帶過,都是不折不扣「芬蘭化」的表現。
馬拒熱比婭入境 走向芬蘭化
季禮說,「芬蘭化」的政策讓臺灣可以與中國進一步經濟整合,且可能有更大的國際空間,但也不是沒有代價,臺灣對島內的反共活動要自我約束,同時在軍事上和美國保持距離。
季禮認為,臺灣反對馬英九政策的聲音幾已消失,臺灣人已把兩岸整合看得比軍事對抗或國家安全更重要。中國堅持對臺灣的主權有地緣政治的考量,因為臺灣的地理位置關係到中國對外武力投射的能力。美國過去廿年藉臺灣關係法要保護的「台海現狀」已不存在,美軍在亞洲的安全已可透過其他軍事基地來保障,因此他主張美國應讓臺灣中立,甚至偏向中國的軌道,對臺灣的「芬蘭化」採取不介入立場。
来源:自由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