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嘆服的「應變詩」的「傳世之作」

作者:李定國 發表:2007-12-07 02: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國古代有幾首「應變詩」十分精彩,流傳至今已有幾百年,堪稱「傳世之作」,給後世留下了長久的佳話。
  
  

「龍」變「鳳」
  
  君王昨夜降金龍,化作嫦娥下九重。料是人間留不住,翻身跳入水晶宮。
   這是一首流傳甚廣且人們所熟悉的一首「應變詩」。說是有一次明代大學士解縉陪明成祖朱棣游御花園。朱棣對解縉說:「你聽說宮中昨夜有生了小孩這大喜事 嗎?那麼,你為這事做一首詩吧!」解縉遵命即吟了第一句:君王昨夜降金龍。皇帝馬上插進去說:「是女孩!」解縉聽了立即改口續句:化作嫦娥下九重。皇帝又 出難題道:「那孩子已經死了!」解縉又轉口應道:料是人間留不住。皇帝緊接著又說:「已經投到水裡淹死啦!」解縉又脫口而出,吟道:翻身跳入水晶宮。這首 詩雖然廣為人知,但是因為一連「三變」解縉都作了快速的「回應」,十分難得。皇帝本來是信口胡說,編出來的話題,而且這話題變幻莫測。好一個機智的解縉卻 能隨機應變,湊出這樣一首詩來,使朱棣由衷地嘆服他的敏捷才思。
  
  

「蛋」變「桃」
  
  皇上賜我一隻桃,既無核來又無毛。老僧帶你西天去,免在陽間受一刀。
   傳說乾隆下江南時,來到常州天宇寺遊覽。他乘著酒興來到禪房,故意賜給方丈和部分和尚很多雞蛋,要他們七步之內做詩並將雞蛋吃下去。乾隆以此來試探他們 是遵守「不准吃葷」的佛規,還是聽從皇上「開葷吃蛋」的聖旨。皇上這道難題使得全寺800多僧侶萬分緊張地盯著70多歲的方丈。只見老方丈微微一笑,手托 煮熟的雞蛋吟詩一首:皇上賜我一隻桃,既無核來又無毛。老僧帶你西天去,免在陽間受一刀。吟完便把雞蛋一口吞下去,乾隆哈哈大笑。從此,天宇寺的和尚也就 可以開葷吃雞蛋了。
  
  

「白」變「黑」
  
  遠望天空一鶴飛,硃砂為頸雪為衣。只因覓食歸來晚,誤落羲之洗墨池。
   這一首詩,也是發生在乾隆下江南時。說是有一天黃昏,見天際飛來一隻白鶴,他要隨行的文人學士即興賦詩。有位叫馮誠修的即開口吟道:「遠望天空一鶴飛, 硃砂為頸雪為衣。」乾隆聽後,即出了個難題道:「我要吟的是黑鶴,不是白鶴。」眾人一聽,個個瞠目結舌。馮誠修卻不慌不忙地順勢吟道:「只因覓食歸來晚, 誤落羲之洗墨池。」好一個機智的馮誠修,竟將墨汁把白鶴染黑向乾隆「交差」。乾隆不禁哈哈大笑。
  
  

「紅」變「白」
  
  雞冠本是胭脂染,今日為何淺淡妝?只為五更貪報曉,至今卻戴滿頭霜。
   據《花史》載:明代翰林學士解縉,文思敏捷,才華出眾,但為人驕傲。明成祖深愛其才而厭其傲。一天,明成祖到御花園觀賞花景,見滿園鮮紅的雞冠花中,獨 有一株是白色的,覺得很稀奇,因此,就把它摘下藏在衣袖裡,想以此白色雞冠花治一治解縉的傲氣。明成祖走到翰林院,召集翰林學士們作雞冠花詩。解縉不加思 考地就提筆寫了第一句:「雞冠本是胭脂染。」明成祖看了問道:「雞冠花儘是紅的嗎?」解縉脫口應道:「是!」明成祖笑了笑,隨即把衣袖中的白色雞冠花擺出 來,心想看你解縉怎樣寫下文,不料解縉卻不慌不忙地又寫出了第二句:「今日為何淺淡妝?」明成祖見未治住他,就緊迫著問:「你說為何?」解縉毫不遲疑地寫 出了最後兩句:「只為五更貪報曉,至今卻戴滿頭霜。」明成祖禁不住連聲感嘆:「妙!妙!妙!」
  
  

「白」變「紅」
  
  玉質亭亭清且幽,著些顏色在枝頭。牧童睡起朦朧眼,卻認桃林去放牛。
   《七修類稿》載:明代有人請一位行占卜之術的巫師(箕仙)為他家的梅花做詩,箕仙便寫一句:「玉質亭亭清且幽」,這句詩開頭顯然是詠白梅了。這個人看了 馬上說:「我家的梅花是紅梅。」箕仙於是續了一句「著些顏色在枝頭」,這便把第一句的白色改成紅色了。接著又繼續寫道:「牧童睡起朦朧眼,卻認桃林去放 牛。」這便把紅梅完全寫出來了。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著名畫家金農(冬心),曾經為友人解窘而臨時吟出了一首「白」變「紅」的詩:
  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記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
   據說,有一次某大鹽商在自己家裡宴客,將金農(冬心)請來尊為首座。主人提議行酒令,要求每個人說一句古人的詩句,其中必須有「紅」、「飛」二字,否則 罰酒。一些老的和有經驗的鹽商一個個都過了關。可輪到一個年輕的鹽商時,他見別人一個個應對如流,自己說什麼也想不出合適的詩句。眾人見他答不出,要逼著 他認輸,喝酒。他在萬般無奈之下,竟然冒出一句:「柳絮飛來片片紅。」
  「嘩!」一陣大笑。「柳絮怎麼是紅的呢?荒唐!荒唐!……這是杜 撰!喝酒!喝酒!」眾人亂成一片,只有金農一言不發,他想:這個小鹽商看上去挺憨厚,我應該幫他一把。於是,他咳了一聲,表示有話要說。眾人一看金農要發 言,靜下來。只見金農緩緩地站了起來,說道:「難得這位小兄弟知道這首詩,這是元代詩人的佳句,意境好,意境好!」眾人聽了半信半疑,其中有一個人大著膽 子對金農說:「冬心先生,您能否把這首詩讀出來讓我們見識見識?」金農微微一笑說:「不妨,不妨,聽我道來:‘廿四橋邊廿四風,憑欄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 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如何?如何?」眾人聽了,疑團頓解。其實,這哪裡是元代詩人的詩,實在是金農急中生智,自己杜撰出來為那位小鹽商解圍的。那小 鹽商愣在一邊,金農向他微微點頭,示意他不要露出破綻。宴會自然還在繼續。第二天,那小鹽商來到金農家致謝,並奉上一千兩銀子作為答謝之禮。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