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鍈」殉職30年 學童系黃絲帶追思

作者:簡群育 發表:2007-10-06 15: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臺灣花蓮縣鳳林鎮公所昨冒風雨擴大舉辦「鍈」三十週年追思會。三十年前,張箭、鄧玉鍈兩老師冒著風雨涉溪上課溺斃,昨天現場也因強臺將至而風雨交加,宛如當時情景。小朋友冒雨在橋上繫上黃絲帶,追念、遙想當年兩位老師冒雨上課的精神。

橋斷冒險渡溪

張箭與鄧玉鍈是鳳林鎮山興國小(已廢校)老師,民國六十六年九月底黛納颱風過境,將連接山興裡與鳳林鎮市區的山興便橋沖毀,接連幾天仍雨勢不斷。十月六日上午,張箭與鄧玉鍈老師心系山興國小的學生,仍與其他老師冒險涉水渡溪,不料,張箭、鄧玉鍈雙雙被暴漲的溪水沖走殉職。

兩位老師的殉難震驚全國,政府才興建了一座跨越花蓮溪的水泥橋,取名箭鍈大橋,並在橋頭興建箭鍈公園紀念。今天是「箭鍈」逝世三十週年,鎮公所昨辦追思會,巧的是,強臺柯羅莎即將來襲,追思會現場風雨不斷。不少耆老說,昨天的天氣,就像三十年前張箭、鄧玉鍈殉難時的景象。

建橋防悲劇重演

山興國小後因學生不足廢校,學區學子並入大榮國小。昨天,鳳林鎮公所安排大榮國小學生由箭鍈大橋西端徒步走向東端的山興裡,沿途撒下花瓣,並在橋的中點處繫上黃絲帶。儘管雨勢不斷,學生們依舊穿著輕便雨衣,在老師帶領下徒步前行,頗有感念當年殉難老師的意味。

參與追思會的張箭大兒子張立何與鄧玉鍈的父親鄧連友、胞兄鄧明星也到場,他們感謝各界對於「箭鍈」殉職後的相關作為。鄧連友說,喪女雖然沉痛,但也因此有了大橋,悲劇不再上演,讓後世重新瞭解生命的意義。

十月六日是紀念「箭鍈」兩位老師的日子,若當時沒有意外發生,十月六日對於張箭與鄧玉鍈,也是相當特別的日子;當天是張箭結婚十週年紀念,也是鄧玉鍈二十一歲生日。

夫妻合照成張箭遺願

張箭在民國五十六年結婚,育有兩子一女。六十六年九月底,因黛納颱風帶來豪雨,山洪將橫跨花蓮溪的便橋沖毀,直到十月上旬天氣始終大雨不斷,由於學校第一次月考快到了,為了學生課業,六十六年十月五日晚間,張箭跟妻子蔡清妹說:「明天是我們結婚十週年紀念,下班後,我們帶孩子到相館照張合照。」沒想到,十月六日竟一去不返,合照成了張箭未完的遺願。

鄧玉鍈喜帶紅蛋出門

鄧玉鍈老師殉難時才二十一歲,她的父親鄧連友從日治時代就是教師,全家幾乎都從事教職。鄧連友說,鄧玉鍈原在鎮裡的幼稚園任教,六十六年九月才到山興國小當代課老師,月底,黛納颱風帶來的山洪將便橋沖毀,到山興國小上課,必須涉溪,鄧連友不放心,卻拗不過女兒的堅持。

鄧連友說,當年十月六日那天,就是愛女的二十一歲生日,一大早,鄧玉鍈高高興興地出門,並準備了紅蛋與學生分享,沒想到生日卻成了忌日,鄧連友每每憶起,不勝欷歔。



来源:自由電子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