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神韻通天 東土古風傳承(圖)



2004年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多倫多分會場的傳統腰鼓


龍騰鼓樂賀新年,神州文化傳四海。在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中,不僅有簫聲笛樂奏天音、霓裳飛旋舞春風……而且有氣勢恢弘的腰鼓隊展雄姿。

腰鼓表演場面壯觀喜慶,動作大方舒展,節奏明快灑脫,時而流暢飄逸,時而剛勁威猛,穿插交替、不斷變幻的隊形顯得生動活潑。鼓與樂珠聯璧合,人與鼓協調一致,展示出無窮的信心和力量,具有濃厚的東土文化特色,觀者無不為其神韻與感召力所折服。

中國是有悠久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自古以來「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鼓的文化內涵廣博,雄壯的鼓聲伴隨著人類的興衰沉浮。

在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為敬天拜神或者祭祀的器具,有迎神驅邪之意。在狩獵征戰活動中,鼓也被廣泛地應用。

相傳神農氏有「土鼓」,黃帝有「革鼓」,征戰蚩尤時,在涿鹿之戰中擂響八十面夔牛皮鼓,鼓聲「似像雷霆」。《呂氏春秋》中記載說,早在公元前2357年,「堯命質以 麋,置缶而鼓之。」意思是說,堯曾命令用鹿皮作面,蒙在陶缶上,作為陶鼓來敲打。

古代的將士,視鼓為戰爭中必不可少的裝備,遭敵突襲時,以鼓報警;作戰失利時,鼓聲作為求援訊號。兩軍對壘時,則擊鼓助威、鼓舞士氣。取勝後則鳴鼓慶賀。

相傳鼓作為樂器是從周代開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之首。俗可以是民間的歡慶鑼鼓,雅可以進入廟堂祭祀和宮廷宴集。從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銅鼓,一直發展到種類繁多的現代鼓,鼓成為最為人們喜愛和廣泛應用的樂器之一。

腰鼓作為鼓樂的一種,起源於何時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但是從敦煌壁畫樂舞圖及詩詞中可以看出,腰鼓在唐代已流傳。唐代使用的鼓種類繁多,如:銅鼓、節鼓、腰鼓、正鼓、和鼓、齊鼓、擔鼓、羯鼓等等。

此外,從陝西省甘泉縣雨岔鄉和安塞縣招安鄉出土的宋代古墓腰鼓畫像磚,舞姿動態感強,人物栩栩如生,可以證實腰鼓在宋代已盛行。推算起來,至少有近千年的歷史。

莫高窟220窟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洞窟,窟中的樂舞圖是馳名中外的壁畫傑作。畫面上的樂隊規模宏偉,奏樂者形象生動逼真,好像使人們傾聽到優美、明朗的旋律,觀賞到急遽騰旋的舞蹈、歌舞表演。

其北壁「東方藥師淨土變」中間有舞伎四人,兩側有樂隊。左側十五人,所奏樂器有羯鼓、毛員鼓、答臘鼓、拍板、橫笛、尺八、篳篥、笙、貝、豎箜篌等,另有一人耍盤歌唱;右側十三人,所奏樂器有腰鼓、都曇鼓、毛員鼓、拍板、方響、橫笛、篳篥、排簫、箏、阮咸,也有一人耍盤歌唱。

這個時期的樂舞畫面一般都在經變故事壁畫的中下部,幾乎在所有佛座前面都繪有伎樂歌舞的場面,中間有舞伎婆娑起舞,兩邊有樂隊管弦齊鳴。畫面結構謹嚴、對稱均勻、色彩絢麗。畫中的形象都是神仙境界中的「菩薩伎樂」、「天宮伎樂」、「飛天伎樂」、「天王伎樂」等。

壁畫中有很多奏樂飛天和奏樂舞伎,如橫笛飛天、排簫飛天、拍板飛天、羯鼓飛天、五弦飛天、箜篌飛天、腰鼓舞伎、答臘鼓舞伎等,都是當時各種樂器演奏技巧高度發達的藝術化的反映。

敦煌莫高窟156窟北壁出行圖題名為:「宋國河北郡太夫人宋氏出行圖」,畫面是行進中的樂舞雜技表演。中間四名女舞者,身著花衣,相對起舞,她們長袖飄動、姿態優美。樂隊六人,所持樂器有拍板、腰鼓、雞婁鼓、笙、橫笛、琵琶等。前面有一力士,頭頂高桿,桿上和橫木左右有人表演各種姿態的技藝。旁邊有人擊拍板、大鼓伴奏。

此外,腰鼓也在民間盛行,農民在插秧、鋤草的田間勞動中擊鼓唱歌,已有悠久的歷史。《唐詩紀事》:「……耕者,曝背烈日中耘田,擊腰鼓以適倦」,「農舍田頭鼓,王孫筵上鼓; 擊鼓兮皆為鼓,一何樂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願我天翁,降之以雨。」  
    
宋代詩人範成大的「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徹涼州花自開」的詩句證實,腰鼓在整個西北邊塞線上流行。在〈宋史〉《教坊四部樂》中記錄的宋代燕樂樂器將腰鼓與篳篥、笛、羯鼓、楷鼓、雞婁鼓、蔭鼓、拍板等並行提出。

元代詩人及畫家王冕「錢塘紀行」一詩中寫道:「紫霞蒲萄動春浪,腰鼓騰雷盤錦杖。千官景從軒冕入,歌聲婉轉青天上。」從詩人的詩句中可以想像腰鼓威風凜凜的氣勢。

明清時期,腰鼓曾在鳳陽花鼓、花鼓燈和淮北花鼓戲中應用,這種廣泛流傳的民間歌舞起源於安徽鳳陽。清代初期顧見龍曾畫有《花鼓》演唱圖,畫中一對農家夫婦,男敲鑼,女打鼓,二人對舞。

清代中葉以來,花鼓廣泛流行於中國各地,形成不同的表演形式。晉南花鼓流行於山西萬泉、新絳、聞喜等地,分高鼓、低鼓、多鼓等形式,動作靈巧多變。而流行於山東禹城、樂陵、德平等地的花鼓舞,舞者不僅用棰擊鼓,還用棰尾系的一根長60厘米的穗子擊鼓,並配合各種舞姿表演。

腰鼓現在是中國西部、關中地區流傳的民間文藝形式,主要用於民俗節日、慶祝豐收、盛大集會、迎賓喜慶等重大場合。奏者多在行進中演奏或邊奏邊舞,動作複雜,花樣變幻多端,人數眾多,隊形多變,腰鼓隊過街表演時用鼓、鑼、鐃、鈸和鎖吶伴奏。

陝西安塞縣素有「中國腰鼓之鄉」的美稱。今天安塞不論男女老少,都能挂鼓揮腿,表演一番。腰鼓手們的裝束一律著古代將士的便服,或黃或紅包頭,素色衣服,顯得整齊壯觀、氣勢磅礡。奏時用綢帶系鼓,縛在舞者腰間,雙手各執鼓槌,交替擊奏,並伴有舞蹈動作。表演形式可分為文、武腰鼓。文腰鼓輕鬆愉快、瀟灑活潑,武腰鼓威猛剛烈、粗獷雄壯,動作幅度大。

腰鼓一般分兩種表演形式,一種是路鼓,在行進中表演,步伐有「走路步」、「十字步」、「左右側蹬腿」、「三步一停」、「四步一望」等。另一種是場地鼓,可分為單打、雙打、對打、多人打,人數可以多至數百人、上千人。

誕生於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歷史悠久,格調古樸,被譽為「天下第一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豪邁的動作變化與剛勁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出北方人憨厚、樸實、熱情、開朗和堅強的個性。

民間認為安塞腰鼓之所以獨領風騷,是因為它在黃土內地得以完整的保留和發展。專家認為,中國黃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之一地域就在安塞。安塞的文化背景也不是偶然的。

據民間傳說,安塞取於「安定邊塞」之意。據史書記載和古代歷史地理狀況分析,安塞在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在幾個朝代都是中原文化區與遊牧文化的交流地帶。以後安塞在很長時間內處於封閉和半封閉狀態,這就自然成了保留古代文化的特殊地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