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學術界仍充斥抄襲剽竊不法行為

發表:2004-02-09 17: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央社臺北九日電)中國大陸科學協會今天坦承,當前中國大陸科學界充斥抄襲剽竊他人成果、偽造篡改實驗數據等七大學術不端行為。

中新社報導,中國科協今天在北京舉行第六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該協會科技工作者道德與權益工作委員會的工作匯報中披露出上述信息,並對這七大學術不端行為進行具體闡述。

一是抄襲剽竊他人成果。在論文、研究報告、著作等科研成果中抄襲剽竊他人的實驗數據、圖表分析甚至大段的文字描述。這種現象存在於少數科技人員特別是少數碩士生、博士生和剛參加工作的青年學者中。

二是偽造篡改實驗數據。在實驗數據、圖表分析中,隨意編造數據或有選擇性地採用數據證明自己的論點,這比抄襲剽竊他人成果造成的影響和後果更惡劣。

三是隨意侵佔他人科研成果。利用職權在自己並無貢獻的論文或成果上署名,把他人科研成果據為己有;將通過會議、評審等過程獲得的特殊信息和思想隨意傳播;在論文被錄用或成果獲獎後任意修改作者排序和著作權單位;為論文順利發表或成果獲獎私自署上知名科學家名字;為完成科研任務或求得職稱晉升,無關的同事、同學、親友間相互掛名。

四是重複發表論文。論文一稿兩投甚至一稿多投;將某一刊物已發表的文章原封不動或改頭換面後重新投到另一刊物;將國外刊物以外文形式發表的論文以中文作為原創性論文在國內發表而不註明。

五是學術論文質量降低和育人不負責任。部分學者為提高論文數量,將可用一篇完整論文發表的科研成果分為多篇投稿,降低了論文質量並破壞了研究工作的系統性、完整性;論文發表中引用文獻註釋不明確;部分教授為完成科研任務招收幾十名甚至上百名研究生為自己工作、掛名發表大量論文,而無法全面有效教育培養研究生,使研究生素質大面積滑坡。這些情況造成科研資源包括生產資料資源、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六是學術評審和項目申報中突出個人利益。在專業技術職稱評聘、科研成果評審等過程中,因人情關係、利益驅動等原因,不能正確評價他人成果,利用職務權力和學術地位,走關係、拉選票,導致結論失去客觀性、準確性和公正性;與自己無利益衝突情況下,盡量抬高對他人的評價,濫用「國際先進、國際領先、國際一流水平」等詞語;與自己有利益衝突情況下,貶低前人或他人成果,自我誇大宣傳。

七是過分追求名利,助長浮躁之風。部分科技工作者特別是一些有一定學術成就、在學術界有一定地位的人員,兼任太多社會和學術職務,整天忙於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重複獲取各類資源,真正用於科研時間很少。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